因热爱而坚守,因坚守而辉煌,因辉煌而精气神。这 就是——
一个老档案人的兰台情结
李永水
(一)
这里我说的“老档案人”叫刘继唐,原邹平县档案馆副馆长。从事档案工作39年,老资格了。因为我与他分别三十多年没联系上,时间长,岁月老,老的我都想不起他来了,老的我都找不到他了。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我到邹平八四工厂工作。1990年我们厂建档案室,我兼任档案管理员。刘继唐老馆长带着他的徒弟帮我们建档,我们相识了。他专业、敬业、精业, 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他可亲、可敬、可学,给我留下了浓浓的念想。所以,自2020年秋我与老伴来邹平,照顾在高二就读的孙女,两年中四处打探老馆长的信息一直未果。 然而就在我踏破铁鞋无觅处时,却出现了得来全不费功夫的转机,一个喜讯从天而降。
一天中午,我正要吃午饭,手机铃突然响了,我打开手机, 一个声音传来:“你是李永水吗?我是刘继唐。”“什么?刘继唐?”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档案馆那个刘继唐。”对方又重复了一句。我仿佛从梦中醒来,又惊奇,又兴奋,连连回应道:“哎呀,老馆长,我是李永水,我是李永水。”“永水啊,我可找到你了。” 电话中他解释说,在一次去市文联取书时,看到《梁邹文化》杂志有一篇署名“李永水”的文章。他问编辑室的人员李永水何许人也,证实了我就是文章作者,继尔又打听到了我的电话,才有了这天中午的手机联系。我们互问了对方现在的基本情况,最后他问我:“永水,是我先去看你,还是你先来看我啊?”听听,还是那么风趣幽默。“老馆长,你这不是挖苦我吗?哪有鼻子往眼里流的道理,当然是我先去看您了。”我忙不迭应答道。“那好,咱们见面聊。”我们又互通了家庭住址,结束了这次意想不到的通话。
几回回打探不着,突然天降喜讯。每天我都有午休的习惯,然而这天我怎么也睡不着了。九十年代刘继唐老馆长帮我们整档建档工作的一幕幕又浮现在我的眼前。建档初期,我们先从财务档案建起。老馆长那时年近花甲,满 脸慈祥,一头银发。他和徒弟在我们厂一待就是十天半月。 厂里给我派了个助手,我们五个人一齐干活。老馆长一边监督指导,一边亲自操作,手把手教我们搜集资料、分类、 组卷、编目、装订。有时还得加班加点,他同我们一起熬夜,事必躬亲。我们劝他休息,劝不动,与我们这些年轻人膘着干。别看他平时慈眉善目,工作起来就好像换了个人似的,特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别人不知道,反正我是有点怕他。那半个月中,我曾两次出了差错,认为在案卷中调整修改一下便可,但他坚决地说:“不行,重来。” 没有一点商量的余地。我只好把装订好了的案卷拆开进行调整编目重新装订。看他当时的样子没有一点笑容,待验收合格了才装盒放行。事后,他又专门找上我语重心长地说:“档案无小事,事关百年大计,来不得半点马虎,咱们档案人责任重大阿!先得爱这份工作,然后才谈得上以后的专业精业,你以后会慢慢明白的。”我连连点头称是。 就从那次谈话,我才知道了老馆长的良苦用心。他不仅是我和蔼可亲的长辈,更是我诲人不倦的师长,这在我以后的人生道路上起到了标杆式的作用。后来他又去帮我们建起了党政群、产品、科技、设备以及声像、实物等档案,门类齐全,过程规范,在企业发展档案利用中发挥了巨大作用。1994年12月,山东省档案局通过专家考核验收,为我们颁发了山东省三级企业档案管理合格证书,我也被授于“档案管理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谁能说这里面不是老馆长的一番心血呢?也就是从那时起,老馆长那“只有敬业,才能专业精业”的谆谆教诲一直定格在我的脑海,我才真正爱上了这份工作。多少年后,我也遵循着老馆长的足迹,档案工作一直坚持到退休。期间我还创作了两首歌词,也算是抒发我对档案工作的一份挚爱,对老馆长的言传身教“只有热爱才有坚守,只有坚守才有辉煌,只有辉煌才有精气神”的一个报答吧!其中《我们是光荣的档案人》:
像蜜蜂花海采蜜/像老牛荒原耕耘/我们肩负着历史的重托/小小兰台洒一腔热血丹心/勤奋严谨是我们的作风/敬业精业是我们的精神/为崇高的事业永远奉献/我们是光荣的档案人//像日月编织时空/像林木留下年轮/我们肩负着神圣的使命/小小兰台洒一腔热血丹心/执着开拓是我们的追求/大有作为是我们的青春/让青葱的岁月永远闪光/我们是光荣的档案人。这首歌词与另一首《兰台颂》先后刊发在福建的《兰台世界》期刊。
(二)
我就这么回忆着,暇想着,突然一阵手机铃声把我拉回了现实。打开手机一看三个大字:刘继唐。我赶忙应道:
“老馆长,您好!”那头传来老馆长那底气十足的声音:
“永水,我到你楼下了。”我一看表,还不到两点,赶忙说:“老馆长,您稍等,我下楼接您。”说罢,我穿衣出门。到了楼下,电梯门一开,门外站着一位老者,还是满脸慈祥,一头银发。我赶忙上前紧紧握住老馆长的手,说:“老馆长,您咋来了?不是说好了我去看您的吗?”“心里想你就来了呗。”老馆长笑嘻嘻应道。我赶忙领老馆长上楼进屋,让他坐下。一时间我们谁也没说话,相互打量着对方,毕竟三十多年没见了,都想从对方的脸上寻找当年的影子。在我眼中老馆长还是原来的样子,只是头发更加雪白,满面更加阳光,足足的精气神。“老馆长,您高寿?”我打破了寂静。“90。”老馆长平静地回答令我吃惊。回想着头午电话中他那铿锵爽朗的声音,我心中顿升疑团,是什么原因让九旬的老馆长这样健康矍铄呢?“老馆长,您一点没变,反而越加年轻了,有什么秘诀吗?” 老馆长哈哈大笑:“什么秘诀啊,我94年退休,又被中兴村、黛溪办事处、水利局、广电局、交通局等7个单位聘请去干了14年,这不回家后又建起了家庭档案,日子就这么过来了。”通过与老馆长交谈,我了解了这个老档案人执着追求而又默默无闻的兰台人生。
老馆长从1956年开始由卫生工作转入档案工作,与档案结下了不解之缘。1974年邹平县县委组织部调他到县委办公室管理档案。由于工作出色,被调任邹平档案馆任副馆长,分管业务指导。工作期间,他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档案工作中去。不但把馆内的档案工作管理得井井有条,而且到县直各部门,乡镇各企业指导建档和档案管理。通过工作实践,他大胆创新,勇于开拓,创下了全县、全市乃至全国数不清的第一。短短几年编撰了30余种档案资料,引起了省档案局的重视,并先后在全省档案工作交流、全省档案“两编”交流、全省档案编研、 全省档案“双先”表彰等大会作专题发言、事迹介绍。 1988年在企业档案管理升级中,老馆长在县啤酒厂、县轻工机械厂进行指导试点,取得了良好效果,尔后在全县推广,最终邹平县近三十家企业先后获国家二级和省级档案工作先进单位,我们邹平八四工厂也在九十年代获得了省级档案管理先进单位称号。 满怀对档案事业的热爱和追求,老馆长的档案管理工作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和业绩。1991年他被授于“全国档案系统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1993年晋升为副研究馆员,并获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颁发的“从事档案工作三十年”荣誉证书,直至1994年10月退休。退休后,老馆长又在所居住中兴村建起了中兴村综合档案室,其经验被市、县档案部门前来召开现场会加以宣传推广。他撰写的《中兴村档案标准、规范、有特色》一文在《中国档案报》发表,编辑还特加编后语,称他这位 老档案退而不休,坚守兰台,“发挥着余热”,并号召有更多的老档案“到最基层帮助工作,以加强和完善基层档案工作”。中兴村档案室先后被表彰为“全省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先进单位”、“全市档案工作先进村"和“档案工作一级先进单位”。他本人也先后被授于“千名党员标兵"、“老干部老有所为先进个人”以及“全市先进工作 者"等荣誉称号。并在滨州市为离退休干部进行了为期一周的事迹演讲,引发了极大轰动和反响。《人民日报》、《中 国档案报》、《大众日报》以及山东电视台、山东人民广播电台等媒体纷纷慕名来访,称他为“因为热爱,所以坚持”,心系兰台“老骥伏枥写春秋”,是“全省档案界有影响的人物”等等。
就这样聊着聊着,不知不觉两个小时过去了。最后我邀请老馆长在我家共进晚餐,他婉言谢绝。整整一过午没喝一口水,我问他为什么,他说习惯了。平时只有服药时 用水冲服,一日三餐喝稀饭。我听了他的生活习性,看着他的鹤发童颜,工作这么劳累,生活这么简朴,而身体这么壮实,这么精气神,我的那些迷团更加重了。我决意要解开他的养生之谜,并与老馆长相约,过几天去他那里参观一下他的家庭档案艺术成就,他爽快的答应了。
(三)
几天后的10月21日,我乘11路公交车到了老馆长居住的中兴村。老馆长早已在站牌前等我了。老馆长招呼我道:“永水,受点委屈再坐一下我的破三轮吧。”还是那样幽默风趣。“委屈啥,全国劳模给我开专车,我骄傲!” 我翘起大姆指说道。在老馆长面前我没了拘谨和约束,也幽默了一回。到了他的楼下跟他上楼,“蹬、蹬、蹬”, 不用扶楼梯,步履那样矫健,我跟在后面自愧不如。进了他的客厅,他的老保姆热情地让座沏茶。后来我才知道,老馆长的妻子几年前去世,儿女们为他请了保姆,照顾他的衣食住行。我随老馆长坐了下来,环视了一下客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四大伟人巨幅照,周恩来总理出访归来,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去机场迎接那幅。而两侧分别是1961年他们全家第一张全家福和老馆长2002年四世同堂全 家福。而我们的背面是两幅书法字画。一幅是他眷弟书写的“寿山福海”,另一幅是邹平市档案局、档案馆赠送给他的“档案写春秋,兰台鉴古今”的条幅对联。这两幅墨宝不正是老馆长兰台情结精气神的真实写照吗?因为热爱所以坚守,因为坚守所以辉煌,因为辉煌所以精气神寿山福海。我们寒喧了几句,很快切入了正题。应老馆长之邀进了他的家庭档案室。区区十几平米的空间,挨墙摆放着五个档案橱。据老馆长介绍,几年中他整理组装好的档案分五大类,二十二个小类,计140多卷,约150万字。这是他从1953年就开始细心收集自己和家人的生平、业绩、 财产、实物、书信、照片、发票、工资条以及所买电器说明书等。然而最令我感动的是他收藏的1958年“五一”登上天安门右红台观看群众游行队伍演习的参观证和焰火晚会入场券。还有他不知费了多少心血整理的高80公分、长8米的家谱世系图和厚厚的600多年的道光二十三年和民国十九年的家谱复印卷,图文并茂,准确详实。“这是我们家,也是整个社会的发展变迁史。”老馆长一边如数家珍 的给我一盒盒、一卷卷翻阅,一边有声有色地介绍道。是啊,仅他自参加工作以来的工资条就一滴水见太阳般的证明了这些。1953年他的月工资是29.50元,而现在是9000 多元,七十年翻了300倍。是他个人收入的变迁史,又是他家庭生活的变迁史,更是国家的发展变迁史。在这里我仿佛听到了历史前进的足音,仿佛看到了国家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动态画卷。“老馆长,您的劳模奖章 能不能让我一饱眼福啊?”我问道。“当然。”说着打开了他的实物档案橱,从红布包着的精致小盒内拿出一枚镶有国徽图案的“全国档案系统先进工作者”金色奖章,继而又取出“先进光荣”等奖章、证书,还有一本本收录他个人业绩和成就的《中国人才大辞典》、《中华魂.中国百业 英才大典》以及《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等等。最后他又取出了一个蓝包裹。打开一看,是他收藏的“文革”时代的数百枚伟大领袖毛主席像章。顿时令我肃然起敬。敬仰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同时敬仰眼前这个精心收藏了大半个世纪的耄耋老人。我赶忙打开手机照像镜头,定格了老人手展伟人像章的精彩瞬间。
不知不觉两个小时过去了,我都站得腿肚子发酸了。说道:“老馆长,休息一下吧,您老别累着。”而老馆长呢,兴致正浓,热情更高,连连说:“没事,没事。”他指着橱柜旁摆放的十几卷(盒)档案说:“眼下正召开党的二十大,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已经绘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正在变为现实,我的档案还要继续下去,我整理完了这些你再来看。”老馆长哟,年已九旬,精力充沛,情系兰台,献身档案。真可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啊!我对几天来的不解疑团终于破解:兰台是老馆长一生的精神支撑,干出业绩是老馆长精气神的不懈追求。因为热爱而坚守,因为坚守而辉煌,因为辉煌而精气神!这就是老馆长寿山福海的养生秘诀吧。最后,我向老馆长提了两个要求, 一是与老馆长合影留念,我要把这美好的一瞬定格永恒,让老馆长敬业精业、老骥伏枥的精气神永远鼓舞我、激励我书写更多更好的精彩乐章!再是把我前些年创作的《祝福你朋友》唱给老馆长,祝福老馆长兰台情结永续,寿山福海——
祝福你朋友,祝福你朋友,祝福你又一个丰硕的金秋;祝福你朋友,祝福你朋友,祝福你又一个崭新的开头……







图片说明:
图① 全国劳模刘继堂在自家档案室
图② 刘继堂整理的高80cm、长8m的家谱世系图
图③ 刘继堂收集的毛主席像章
图④ 刘继堂档案系统劳模奖章
图⑤ 刘继堂荣誉证书。 图⑥ 邹平市档案馆赠与刘继堂的书画条幅
图⑦ 刘继堂与作者合影





茶水分离 市树市花,扫码聆听超然楼赋
超然杯订购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
丛书号、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