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广祥著作推荐
云馨禅心
一一读《静心赋》有感
文/祥云
悠悠天地,攘攘尘世,心躁者比比,而静心者稀稀。夫静心者,能安于内而不为外扰。处喧嚣而守其宁静,临纷扰而持其淡泊。
视名利如浮云,蔑荣辱若清风。于繁华中独辟宁静之隅,思无邪,念无杂,心归澄澈之境。可听风之细语,可观云之舒卷,可悟天地之妙理。
在困境时亦能平心静气,不焦不躁,以沉稳之态应对艰难。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
静心以养德,德厚而性纯;静心以明智,智达而思敏。能敛浮华之态,去骄奢之气,得平和之韵。
观古今之贤达,皆以静心为基,修己达人。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从容于世间,行止有度,取舍有则。
愿世人皆能悟静心之要,觅心灵之宁静,享人生之安然,得灵魂之升华。如此,则心宁而世和,意悠而情悦,实乃人生之大幸也。
祥云赏读:
文章以“悠悠天地,攘攘尘世”起笔,寥寥八字勾勒出宇宙的恒远与人世的喧嚣。心躁者比比对应静心者稀稀,感叹时运不齐,命途多舛,以静心为药,开解人生困顿。
静心的三重境界。
一是消解外扰。处喧嚣而守其宁静,心远地自偏。王勃笔下静心者如孤竹立石,风摧不折,展现唐人特有的刚健精神。
二是澄明内观。思无邪,念无杂。听风观云,万物与我为一,儒释道三昧的圆融。内观非离尘寰,恰在红尘炼心。好比王右军临池,墨痕映水澄腕底;又如陶靖荷锄,南山落影归眸中。
三是知行合一。文末“以静制动”“行止有度”的提点,实为对初唐浮华士风的针砭。王勃跌落巴蜀后顿悟:真正的从容,是泥淖中犹能抬眼望星辰。
全文以四六骈句为骨,对仗工整似珠落玉盘;而“不乱于心,不困于情”等散句穿插,又如溪流破冰,节奏顿挫有致。最妙处在于动词的精准——“辟”“归”“敛”“去”,将抽象心境化为可感行为,足见诗人炼字之功。
《静心赋》需反复吟诵,方略悟得非止于玄谈,乃淬炼过的生命哲学。王勃以短促年华,写就这般通透文字,千年后的今日,我们重读此赋,感悟颇深,最深沉的力量,往往来自最平静的心灵。
知者理事嵌名祥云,赋清平乐,以期共勉。
清平乐•咏静心
祥云缥缈,心若瑶台渺。
欲叩禅关闻早,一声清磬云杪。
清风暗度疏棂,蒲团坐看流萤。
若个心灯悄映,满庭碎月空明。
徐子屏书法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