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右脚轻快地走下讲台,左脚又在地面轻轻踩了两下,小老师王梦瑶脸上的欣喜藏都藏不住。这生动的一幕,正是睿聪高中三和课堂里“小老师”们成长的缩影——在这里,他们早已不是传统课堂里的旁听者,而是能像大老师一样独当一面的教学主角。
王梦瑶便是其中的佼佼者。课堂上,她化身“大先生”景子沫,从容主持高三数学课,思路清晰,游刃有余。教学展示环节,她与同伴配合默契,一人主讲,一人辅助,将知识点拆解得明明白白。身旁的小老师付欣月专注地在黑板上板书,王梦瑶则紧盯展示内容,时而点头示意,时而及时补充,那份投入丝毫不输经验丰富的教师。
黑板与屏幕上定格的内容,是他们备课的心血,更是教学成果的见证。当专家走进课堂观课时,小老师们没有丝毫慌乱,反而借着检查环节认真学习、查漏补缺,把每一次观课都变成成长的契机。
这一切,都源于三和课堂独特的教学体系。如今,它已突破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和小组授课制,升级到3.0版本的“对子教学”。课堂如同进入“平飞状态”,师生互动、生生互助自然生成,无需刻意设计。即便观课者在教室走动、低声交流,小老师们依旧专心致志,仿佛外界的干扰都与他们无关——在睿聪高中,专注力不再是稀缺资源,而是每个“小老师”的标配。
更令人惊喜的是,小老师们还能引导学生根据所学自主命题,将知识内化为能力。从个体成长来看,王梦瑶的表现堪称“到位”:她不仅能流畅完成教学任务,更懂得倾听同伴、关注学生,把“像大老师一样工作”的信念融入每一个教学细节。
在三和课堂里,“小老师”们正在用行动证明:教育的本质,是让每个个体都能绽放光芒。当讲台不再专属少数人,当学习真正成为自主的探索,成长便有了最生动的模样。
作者:孟国泰、青力
责编: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