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艺术,自古以来便是人类情感与思想的载体,它如同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穿越历史的长河,见证着时代的变迁与文化的演进。在中国这片古老而充满活力的土地上,艺术家们始终肩负着探索与创新的使命,他们以独特的视角、敏锐的感知和无畏的勇气,不断突破艺术的边界,试图在时代的浪潮中掀起一场场未完成的艺术革命。
“破界”一词,恰如其分地概括了中国艺术家们在艺术创作道路上的不懈追求。他们打破传统与现代的界限,跨越东方与西方的文化隔阂,融合不同艺术形式与媒介的壁垒,以全新的理念和手法,重新诠释艺术的内涵与外延。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仅挑战了既有的艺术规则,更引发了观众对于艺术本质、社会现实以及人类精神世界的深度思考。
然而,这场艺术革命并非一蹴而就,它是一个持续演进、不断深化的过程,充满了未完成的探索与未知的可能性。艺术家们在探索的道路上,始终保持着对未知的好奇与敬畏,他们深知艺术的边界是无法穷尽的,每一次的突破都只是新的起点。正是这种未完成的状态,赋予了艺术永恒的魅力与活力,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们前赴后继,投身于这场伟大的艺术革命之中。
此次“破界——中国艺术家未完成的艺术革命线上特别展”,旨在通过线上展览的形式,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更多的人能够领略到中国艺术家们的创新精神与独特魅力。在这里,你将看到来自不同年代、不同背景的艺术家们的作品,它们或以传统技法为基础,融入现代元素;或以数字技术为手段,展现传统意蕴;或以跨学科的方式,探索艺术与科技、哲学、社会学等领域的融合。这些作品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星辰,照亮了艺术的夜空,也为我们指引着前行的方向。
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展览,能够激发观众对于艺术的热爱与思考,让更多的人感受到艺术的力量与魅力。同时,也期待更多的艺术家能够加入到这场未完成的艺术革命中来,以他们的智慧和才华,为中国艺术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共同书写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艺术华章。
让我们一同走进这场“破界”的艺术之旅,在未完成的艺术革命中,寻找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
北京墨真书画院编辑
贾立学题《破界》
贾立学(清茶、悟三),北京邮电大学副教授,退休。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北京市美协会员、北京市女美术家联谊会理事、北京国画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女画家协会会员。主攻国画山水。编著高校教材《线构造型基础》(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5);《造型基础》(人民邮电出版社2017);参编《中学美术》1册、《小学美术》1、2册,(人美出版社1995); 有《中国当代美术名家三——贾立学画集》(天津美术出版社2009)。有4篇论文发表。有《盛世春天》《笑看沧海变桑田》《神游天地山水间》等3幅作品被人民大会堂收藏,有《京郊景象》被首都博物馆收藏。
《造型基础》是艺术设计领域的核心课程教材,由贾立学编著,人民邮电出版社2017年出版。该书的理念是将传统意义上的艺用人体解剖学、绘画透视学、构图学、速写、默写知识有机融合 , 将线构速写作为造型基础能力培养的主要形式。同时也介绍线面结合速写、面造型速写、剪影速写、钢笔淡彩速写、彩铅、卡纸、装饰性速写、粉画速写等丰富多样的形式。
该书将传统意义的速写理念在艺术造型的培养模式里面做了破界尝试:提出画人物速写必须同时画出跟他相关的8个造型的理念:即按顺序画①草图、②形态线造型 (初级火柴人造型 )、③动态线造型 (高级造型火柴人 ),④体块人造型、⑤骨骼人造型、⑥速写造型,⑦简笔造型;⑧线稿造型。
这8个造型背后,是将传统意义上的人体解剖学、绘画透视学(含构图学)、与速写及默写有机融合的物化形象,是观察方法、分析方法、表现方法的破界整合。这样的训练秩序是将高考前的素描能力,首先转化为笼统的①草图造形能力,解决以往大量学生学完素描、速写却不会画笼统的、符合比例动态的草图的问题;其次发展成抽象概括的火柴人能力②形态线造型③动态线造型,解决对人物比例动态形态的即概括又简洁的认知问题;再去刻画④体块人造型,解决学生对人体立体透视形的观察、分析和概括表现能力的问题:再去刻画⑤骨骼人造型,解决学生对人物从外在服饰衣纹,到从体面起伏凹陷,来理解肌肉对外形的影响、骨骼对结构动态的影响的专业认知,提高对结构组合、透视推理知识的认知能力;再去描绘⑥速写造型,有前面的5个造型垫底,速写在比例动态结构特征等方面会得心应手的刻画和表达。详略得当。再画⑦简笔造型,解决简练概括的表达最主要的特征和最传神的简笔漫画,达到了会取舍的创新状态。最后画人物的⑧线稿造型,将自己对该人物的角色预设,从脑子里落实到形象上,夸张、变形、添加符合身份的服饰、道具,使他从一个没带有身份的普通人,脱颖而出,成为数字化创意人物形象。赋予他故事和灵魂。通过这样从①——⑧的模式的多次训练,产生了造型能力符合现代数字化及AI能力培养的最佳路径。适和数字媒体艺术及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学效率的最大化实现。是对泛美术基础能力培养最有效模式。能应对当下社会形势的需求。该探索获得了出版社的高度认可和支持。教材提供了现代造型理念融合视角。
她在山水画中国梦的创作中,做了破界尝试,全幅分三段用线隔开:上段把兵马俑长城放进山体,把孔子老子孟子韩非子墨子的形像做为雕塑的质感画出来,成为立在山头的石像,代表中华文化像不朽的山峰,在中国人民心中不可撼动的地位。中段用无彩的灰色塑造山体,用圆明园建筑碎块和冒着浓烟的致远号船舰,表示近代百年屈辱的历史。下段用彩色的山体房屋绿树鲜花,表达盛世春天的美好。人们在乘船游玩,垂钓,河边洗衣,有套蜻蜓的儿童。一片中国崛起的祥和气象。她在其它幅山水画中加入鹭鸶、天鹅、新型动车等元素,做山水画的破界尝试和探索。走出了自己的山水画之路。
贾立学 中国梦 97X180cm 2014甲午年
贾立学 雨中山川更醉人 97X180cm 2007丁亥年
贾立学 初冬 180X97cm 2023癸卯年11月
贾立学 山谷晨光 97X180cm 2024甲辰年
贾立学 山间迷雾 97X180cm 2023癸卯年
贾立学 春漫燕山 97X180cm 2025乙巳年8月
贾立学 燕山春晓 69X168cm 2025乙巳年
贾立学 心随天地远 69X138cm 2025乙巳年8月
贾立学 金秋十月醉燕山 69X138cm 2022壬寅年
贾立学 雨润春山 69X138cm 2024甲辰年(中)
贾立学 绿色的田野 69X138cm 2024甲辰年3月
贾立学 春回山泉谷 69X138cm 2024甲辰年2月
北京墨真书画院于2013年在北京成立,2020年在天津成立分院,是一家专注于学术研究,组织开展大型书画展览、全国采风、公益事业以及国际交流活动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