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成立之初,骨干志愿者们就商量提出,既然做环保公益,保护绿水青山,就要做点实事,要有个实体,为子孙后代留点什么。
保护绿水,邵阳有两条母亲河,资江与邵水在城区中心交汇,从2021年5月份起,"滩主制"自愿认领无薪净滩一心只为一江碧水,2022年6月被评为湖南省"十佳生态环境公众参与案例",至今一直延续不断,已成为享誉三湘乃至全国的志愿服务项目品牌。
保护青山,协会在2022年冬天最终选定在佘湖山打造公益林。困难始终有,办法总比困难多。没有启动资金,发动志愿者自发爱心认领
从没开垦过的处女地,冬茅草扎根占地盘疯狂生长远超你想象,杂树盘根错节顽强生长,铁马鞭草丛生乱石安营扎寨。这一切都是公益林前期拦路虎,那一个都不是好对付的。
会长李志明本来乃一之乎者也教书先生,哪曾吃过这样的苦。终于,一个星期之后双胸胀痛手不能抬,大医院核磁共振后医生告之剧烈运动肌肉拉伤休养半个月即可自行恢复。一个星期之后再上佘湖山挥锄斩杂草,只为心中那一片公益林。
六十岁出头的老苏(苏少平),虽乃农民出身却心系公益,更是吃得苦霸得蛮耐得烦,天天上佘湖山挖荒垦地,心心念念那一片公益林。
最难忘,2023年植树节那天,山高坡陡带土球的桂花树苗,由于车子无法上山,只好靠肩扛手抬运上山。与共和国同龄、原湘中制药厂退休干部程楠、王桐华夫妇硬是白首不让青年,一趟又一趟扛树上山,别人劝他他总是说没事:"你们年轻人比我辛苦得多!"
双双年近七旬的副会长朱加援、杨润君夫妇干劲一点不比年轻人差,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全然不顾。
女汉子"西湖龙锦"是个全能的运动达人,骑车、跑步、游泳、爬山、老年门球样样出色,还把队友们叫来帮忙,一棵又一棵扛苗上山。
同样是女汉子的"好老师"(郝亚飞)是学校负责人,2023~2025连续三届公益林植树,都是她带领全校行政人员和学生参加义务植树。
2023年夏秋冬连旱,新栽的树苗直喊渴渴渴。协会秘书长胡浴明不顾年事已高,从联系山脚下农户供水,到采购增压水泵、水管、储水罐,再到翻山越岭每一棵树浇灌,再加一大袋滴灌保苗。三伏天酷热难奈往往一直干到路灯已亮才下山。
随着一期二期三期,公益林面积越来越大,管理起来是个不小的问题。游步道旁边总不能让它杂草丛生漫侵道路,树苗根部总不能让杂草与树苗夺食,梅树林开花最佳观赏期是春节前后,总不能让杂草占山为王人不能近身。三伏天锄草,可不是个轻差使。别的不说,大热天爬上山气喘吁吁大汗淋漓,何况挥锄除草这个体力活,汗流满面衣裤湿透是常有的事也是必然的。
交警部门退休干部朱耀葛每次天不亮就起床,六点左右就上了佘湖山锄草。毕竟不是专业干体力活出身,连续两个星期之后,朱耀葛病倒了,还一再说等我好点了再和你们一起上佘湖山。
汤志强个不高,单瘦,摆弄一辈子纺织机械精密零件的双手,拿起锄头除起草来特别能吃苦。
从小随父亲在军营里长大、工厂工作一辈子从没干过农活的曾健乾,锄起草来像模像样,汗如豆珠全然不顾挥袖直擦继续干。
还有退休厂长周大宣、退休女工罗霞等,汗水如春雨浇灌,公益林越来越茂盛。众人拾柴火焰高,佘湖山越来越美丽,城市绿肺人人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