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念保尔,桐庐的璀璨星辰!
作者:申屠梅祥
2025 年 7 月 23 日的晌午,
命运的阴霾,猝然降临。
心梗,这无情的恶魔,
刹那间,残忍地夺走了你鲜活的生命。
我的挚友,周保尔,
你就这样毫无征兆地离去,
只留下无尽悲恸,
如汹涌潮水,将我彻底淹没。
夜,漫长无边。
往事如电影般,在我眼前不断放映。
每一幕,都镌刻着你的印记;
每一段,都饱含着我们的情谊。
那些过往,如滔滔江水,涌上心头,
令我彻夜难眠,泪水潸然。
我怎能忘却,
你为推广“桐庐味道”所倾注的心血。
创办年刊,那是你梦想的舞台,
你于其上精心勾勒桐庐美食的绚丽图景。
你那极富创造性的思维,
恰似熠熠星辰,照亮了桐庐餐饮文化的苍穹。
你倡导在餐饮协会内成立“美食文化委员会”,
从县作家协会挑选那些满怀奉献精神、写作功底深厚的志愿者。
自 2019 年成立起,
在你的引领下,
这个委员会仿若一艘巨轮,
于美食文化的海洋中破浪前行。
那一场场全行业厨艺大赛,
是你为桐庐美食搭建的竞技擂台,
选手们于此各展神通,
让桐庐的美食文化焕发出蓬勃生机。
开展全县美食文章及视频比赛,
评选出十三名美食达人,
你戏称他们为美食行业的“十三太保”;
评选桐庐“八大碗”,
那是你对家乡味道的深情探寻,
让这些传统美食成为桐庐餐饮的标志性符号。
还有那独具匠心的“一桌好菜研究院”,
以及“江鲜第一城”等新奇构想,
经你精心运作,
“桐庐味道”不仅在餐饮界声名远播,
更成为桐庐县一张耀眼的金名片。
我们同是桐庐南乡人,
熟悉的方言,
是我们沟通的桥梁,
更是情谊的纽带。
我们常围坐一处,
热烈探讨挖掘地方文化。
为使环溪村、荻浦村成为全国美丽乡村样板,
你我曾在“今日桐庐”大展身手,
连篇累牍地挖掘、发表爱莲文化和孝义文化,
这两大文化成为江南古村落景区的主框架。
你也因此成为我无话不谈的良师益友。
与你交往,真正应了那句南乡方言“金腔巴呷哺”,
意即滋味绝佳。
你对江南时节的执着付出,
使其成功跻身省级非遗项目,
你作为传承人,实至名归。
还有那得以恢复的古宴席“十六回切”,
在你的努力下,
被誉为桐庐的满汉全席,
成为桐庐文化传承中的璀璨明珠。
桩桩件件,数不清的往事,
如珍珠般串联起我们的回忆。
如今,你虽已离去,
可你的精神与贡献,
早已深深烙印在桐庐这片土地。
保尔,我的挚友,
你是桐庐美食文化天空中最耀眼的星,
虽已陨落,但光芒永恒。
我会带着对你的思念,
继续守护我们共同热爱的这片土地,
传承你未竟的事业。
愿你在天堂一切安好,
那里,想必也有你热爱的美食与文化相伴。
作者简介
申屠梅祥,笔名:上下求索,浙江桐庐人,中国散文网专栏作家,杭州市文旅向导员,桐庐县作家协会、杭州市诗词楹联学会、桐庐县诗词楹联学会、桐庐县老干部诗词协会会员。
荻浦乡村(公益)图书馆常务馆长,《世德之家》村刊常务主编。早年供职于中国煤炭工业部33处,于2005年回故乡定居。他热心公益,为挖掘、传承弘扬古村文化,十几年笔耕不辍,发动组织荻浦《申屠氏宗谱》续修,引进杭州心远公益,以众筹方式创建《荻浦乡村图书馆》志在推广阅读,教育低龄儿童,为传承弘扬古村文化,推动创办《世德之家》村刊。
(图文供稿:申屠梅祥)
《新京都文艺》
欢迎原创首发佳作投稿!
投稿请加微信:874376261
投稿邮箱:874376261@qq.com
来稿请附个人介绍、自拍照片
以及注明作者微信号等通联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