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柳草编是以柳树等木本植物枝条为主要原材料的一项传统编制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诸城柳草编”项目诸城市代表性传承人孙培金的柳草编作品古朴典雅,线条流畅,美观实用,在许多重大比赛中荣获金奖。2025年8月17日,我来到位于诸城市金查理小镇非遗一条街的孙培金柳草编工作室,拜访了孙培金。】

孙培金
采访人:孙老师您好!简单地介绍一下您的人生经历好吗?
孙培金:好的。我1961年5月出生在诸城市贾悦镇曹家沟村,先后在本村、马庄、孟疃、第二职业中专等学校任职,2007年到潍坊工商职业学院,曾担任学院总务处副主任。高级讲师。2021年5月退休。现在是潍坊市非遗保护协会会员,潍坊市工艺美术协会理事,潍坊市特艺品专委会副主任,诸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柳草编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采访人:柳草编技艺是什么时候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
孙培金:柳草编技艺2023年10月被列入诸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美术项目。
采访人:您是怎样与柳草编结缘的呢?
孙培金:说来话长。我家祖辈就擅长柳草编,传承这一技艺,到我已经是第五代了。我父母有着高超的柳草编技艺,在我五岁的时候,他们就教我柳草编了。父亲边讲边向我示范编织技法。当时,村里也没有幼儿园,玩柳草编是我最大的兴趣。记得我独立完成的第一个作品,是编织了一个小圆筐,母亲高兴极了,把小筐拴上一块红布条,挂在了院子里的晾衣绳上,家里来了客人就向人家炫耀,并且还特意炒了两个鸡蛋奖励我。这让我更对柳草编着了迷。老母亲今年将近90岁了,有时还在编一些小物件,乐此不疲。这不,前天,我拍了一个她在编织的小视频,发到抖音上,不到三天的时间,浏览量达到了145万人次。
除家庭以外,我小时候住在农村,当年,农村家庭的生活用品很多都是条编的。村子里不少人都会编柳条筐之类的用具,生产队里还有一支条编队伍,其中不乏技艺高超的人。原材料使用的是从野外采集的蜡条、柳条和从水域采集的苇子等。大人编制时,我就给他们当助手,帮着选条、递条,通过这个过程学到了若干技艺,比如起底要用几根柳条,编到什么程度适合多么粗的柳条等,时间长了,就一点一点地学会了。天长日久,家庭和环境的影响,让我对柳草编有了特殊的感情,也打下了全面、扎实的技艺基础。

孙培金创作的部分柳草编作品
采访人:柳草编制一件作品,从选材到成品需要多少道工序?要把握什么要点?
孙培金:首先是选材。要采集当年的柳条。不是当年生的柳条,往往有杈,并且不容易去皮。采集柳条的最佳时间,是每年的处暑以后,大概在八九月份。这时的柳条是 “黄金材料”,主要特点是既结实又有弹性,编出来的东西美观耐用,还能长期保持形态的流畅。
其次是去皮。柳条采回来以后,要抓紧去皮,不然干了以后,去皮就困难了。去皮的方法比较简单,可用两根筷子夹住柳条来回抽拉。
三是晾晒。去皮后随即晾晒,时间长了容易发污,就不白了。常规下,晾晒两天就行了。
四是分级。根据粗细进行分级。有时要反复多次进行分级。为什么要分级?是为了使用时根据作品的不同部位选取不同粗细的材料。
五是编制。材料在使用前,要在水中进行浸泡,泡到枝条能轻松弯曲又不断的程度。浸泡时间因条粗细而不同,细条约5至10分钟,粗条约2至3小时。然后,取出晾去表面水珠。编制过程中,起底是基础,最常用的是“米”字底。完成时要注意结的技艺。还有一个技巧是 “控湿”—— 编的过程中材料会慢慢变干,得随时喷水调整湿度,太干了容易断。这一步,经验很重要。编织过程中,常用的技艺技法主要有平编、绞编、砌编和缠编等。平编,如炕席、蒲扇等,经纬交织、互相穿插;绞编,是一种通过将材料相互缠绕、扭转形成紧密结构的编织技法;砌编,在一些编织品中常用,如箩筐、笸箩、小筐的收结时;缠编,属编织中的辅助工法,但非常重要,如篓子、大箩筐的边沿收结,提篮、筐子的把手部分,草编饭囤,草鞋的收结部分也用此法。

储酒坛
采访人:除了柳编,您还用其他的材料吗?
孙培金:除了柳条,我也会用玉米皮、茅草这些当地常见的草本植物,编一些轻便的筐子、垫子。要注意材料的“水分把控” ,湿了编完会缩水,干了又容易脆断,这要靠多年的经验慢慢摸索。
采访人:柳草编使用的工具主要有哪些?
孙培金:使用的工具比较简单,主要有镰刀、剪子、细绳、水盆、喷壶、马扎等。
采访人:从内容上说,您的作品主要有哪些?
孙培金:我的柳草编作品内容广泛,题材丰富。例如有团圆筐、元宝筐、笸箩、花瓶、花盘、斗笠、茶具、花篮、礼帽、饭笼、木匠筐、粮囤、储酒坛、灯罩、收纳罐、葫芦、蒲扇、草鞋,等等。
采访人:您的作品的代表作是什么呢?
孙培金:我的代表作品有元宝筐、团圆筐、盛世瓶、“红色记忆”系列等。

小推车
采访人:您的作品的艺术特色是什么呢?
孙培金:公众评价我的作品形态圆润、流畅,线条优美和谐,既古朴典雅,又不失现代美感。举几个例子,作品《元宝筐》,其前身为朴实无华的长方筐,曾是农村生活中的必备工具。传统上,它以蜡条为材,体型硕大,承载着丰收的喜悦与日常的便利。如今,在尊重传统精髓的基础上,我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与改良,诞生了这款既实用又美观的元宝筐,并赋予了它新的内涵。《盛世瓶》,这件融合传统与现代美学的艺术花瓶,精选优质去皮柳条,通过精心挑选与巧妙编织,展现出既古朴典雅又不失现代感的独特风貌。其形态流畅,线条和谐,寓意着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景。作品《红军鞋》,采用传统手工艺,以蒲草或稻草精心编织而成,质朴中蕴含坚韧。它既是一件生活用品,更是红军精神的象征。

盛世瓶
采访人:您这些年创作了无数的柳草编作品,您获得过哪些荣誉?
孙培金:我2024年度被评为诸城市非遗优秀传承人、潍坊市工艺美术年度先进个人。几年来,我的作品获奖无数,例如,2023年9月,作品《团圆筐》在黄河流域、大运河沿线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展示周“潍坊好手艺”工艺美术精品展中获金奖;2024年7月,作品《盛世瓶》在“匠心向党”潍坊市第二届“梦金园杯”传统工艺创新博览会获金奖;2024年11月,作品《元宝筐》在山东省老年大学非遗作品比赛中获优秀奖;2024年12月,在山东工艺美术博览会暨山东手造精品展上,《元宝筐》荣获荷花杯工艺美术设计创新金奖;2025年6月,作品《红色记忆》在“艺心向党”第三届“梦金园杯”潍坊传统技艺创新成果展中获金奖。

元宝筐、团圆筐
采访人:柳草编作品的保养很重要,您能给大家提些实用的保养建议吗?
孙培金:柳草编怕潮、怕暴晒。日常摆放要避开卫生间等潮湿之处,也不要放在太阳下暴晒。如果不小心沾了水,要马上擦干,放在通风处晾干。其实,只要保养得当,一件柳草编作品是可以长期收藏的。
采访人:您通过哪些方式推广柳草编?您有徒弟吗?
孙培金:我的儿子、孙子都跟我学会了柳草编技艺。我经常去学校、社区开公益课。我还到景区,比如到蔡家沟赶非遗大集,现场演示制作过程。我收了几个徒弟,目前,跟我学完全部流程的徒弟有1位。前几天,我在抖音上发了一个他的作品的小视频,浏览量达9万多人次了,若干点赞和好评。这是对他学习成绩的充分肯定。
采访人:最后,您想对学习柳草编的人说些什么?
孙培金:柳草编是个细活, 要下慢功夫,一步一步地来。实践的次数多了,就有经验了。柳草编,它不光是门手艺,更是人与自然对话的过程!

孙培金(中)在金查理小镇工作室传授技艺
采访人:您在金查理小镇非遗一条街的这个门店,是什么时候入驻的?
孙培金:我设的这个门店,是在诸城市非遗保护中心、诸城市食文化研究会的支持下,2025年4月入驻的。这里环境优美,并且门店的面积完全能满足编制和传播技艺的需要。非遗一条街上还有一个非遗产品展览馆,里面有众多门类的非遗作品。我在展览馆内也设立了展台,欢迎大家过来参观!
采访人:谢谢您!
孙培金:欢迎您再来我的柳草编工作室,再来非遗一条街,再来金查理小镇!


(本专栏编者,即本文采访人日月星辰,男,生于1962年8月,山东省高密市阚家镇人,退休干部。曾任诸城市枳沟镇党委副书记、诸城市水利水产局副局长等职。现任青岛西海岸新区六汪镇文学艺术联合会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