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朝杯”抗战胜利暨商河解放80周年征文255
一副担架,千里驰援
——日照人民护送青岛市委书记陈振麓的生命接力
刘运昌

大卜落村党支部
内容提要:1938年秋,原地下党的青岛市委书记、患有肺结核病的陈振麓同志,在连云港孙家山对日寇战斗中病情加重,党组织把他安排到日照县巨峰区卜落子村(今为日照市岚山区巨峰镇)休养治疗,11月他的病情进一步加重,12月,卜落子村民用担架一步一步将他抬到济南救治,终因病情恶化不幸去世。从网上获悉纪录片《英雄陈振麓》已拍摄完毕,斩获“最佳作品奖”。

一、烽火青春:从学子到战士
陈振麓,1913年生,山东平阴人,其家族在济南开办商号。1936年9月,他和李欣同时考入国立山东大学(时山东大学位于青岛),进入理学院生物系学习。两人入校后住在同一宿舍里,大学普通物理课又是在一起上的,因此有了彼此了解和亲近的机会。据李欣回忆:“陈振麓虽然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看起来却像个庄户人。他个儿不高,身体结实,疙疙瘩瘩地一副黑脸蛋儿,待人非常诚恳、热情、朴实。”陈振麓在山大民先队员教唱歌、演戏、练操、学武术,讲游击战术。
七七事变后,1937年9月,根据中共东北军工委(简称“东工委”)指示,成立了中共青岛特支,由李欣任书记,陈振麓任组织委员,王艺任宣传委员。特支受东工委直接领导。特支成立后,在山东大学发展了一些“民先”队员入党。
1937年11月底,王艺根据上级党组织指示到崂山毕家村宣布,撤销青岛特支,成立中共青岛市委,由陈振麓任书记,王景瑞任组织部长,李西山任宣传部长,王焕章任职工运动部长,李明海任武装部长,王艺任秘书。这是抗战时期第一届青岛市委机关,直到解放,市委机关一直驻在郊区。
1938年1月10日,日本海军由青岛崂山东头登陆侵入青岛。中共青岛市委与高密游击队工委合并,改称中共鲁东南工委,伍志刚任书记,邹鲁风、赵志刚、陈振麓、董坤一、王景瑞、李明海、李西山、王焕章、王艺、李欣为委员。伍志刚带领80余人到东北军第57军112师万毅所在部工作。在张文海的主持下,秘密成立112师党的工作委员会,陈振麓被派到万毅的667团工作。
青岛市委书记陈振麓在日照县巨峰区卜落子村开展革命活动。1938年5月初,万毅团长率所部返回连云港并驻防在孙家山一带,准备迎击日本侵略军的登陆进攻。5月20日黎明,日军开始在连云港强行登陆,万毅身先士卒,亲临前线,率部抵抗。8月2日,日军出动舰艇40多艘,载千余人,炮五六门,飞机4架,疯狂向云台山大桅尖发动进攻。最激烈的战斗持续四十多天,敌人伤亡惨重,粉碎了地在连云港的登陆企图。
陈振麓所在667团参加了这次战斗。战场上,硝烟弥漫、尘土飞扬,陈振麓本来就患有肺结核病,在饥饿和硝烟的共同作用下,他的肺结核病更加严重,已经到了晚期,不得不退出战场。党组织把他送到日照县巨峰区卜落子村医治。当时,以开药房为掩护的叶强民在卜落子村行医,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叶强民选择在此工作,是因为他的姥姥家是西卜落村,便于掩护其工作。
二、病躯撑起信仰
叶强民精心为陈振麓治疗。陈振麓支撑病体,陈振麓同志在卜落子村养病期间,丝毫也没有放松为党工作。他利用一切机会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培养积极分子,很快在卜落子村发展了一批党员,建立了中共卜落子村支部。党支部建立后,经过宣传发动,当地群众逐渐领悟到翻身求解放的革命道理,增强了坚持抗战到底的信心,为日后中共日照县委、县民主政府进驻幽儿崮一带山区开展抗日斗争,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有力拱卫碑廓革命根据地。
当年陈振麓在巨峰卜落子村时,曾教育和影响了一批进步青年,叶强民就是其中的一位(化名叶香坡,1899—1985),今日照市东港区涛雒镇栈子村人,新中国成立后任山东省卫生厅中医药处处长。他的子女在他的影响下都参加革命工作,成为高级干部或医生。其弟弟叶子芳,1940年1月于大卜落村,由叶强民介绍下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脱产从事革命工作,任涛雒区副区长。1947年9月7日,被顽军16团李衍修部杀害。
1938年11月,陈振麓同志的病情突然恶化,大口吐血,卧床不起。为了找一个条件比较好的医院进行治疗,叶强民耐心地说服了陈振麓。这时,他才用颤抖的手写下了家庭地址和他父亲的名字:‘济南市东关十亩园十号,陈冠弼。’不久,陈冠弼老先生便来到卜落子,研究如何接陈振麓同志回家。
三、生死接力:二十昼夜的担架长歌
由于日军控制铁路,不运送病号,叶强民便请人做了一副担架,雇请韩列贤、金为安、李世荣、韩窑等人抬送。当担架启程时,村子里的男女老少都赶来送行。他们为陈振麓同志的高尚品德感动得流下了热泪,为盼望他早日康复而频频祝愿。
他们在陈振麓同志的一位表叔陪同下,经莒县、沂水、莱芜、泰安等地,历时20余天,将陈振麓同志送到济南家中。
沿途风霜严寒和颠簸震动,陈振麓同志到家后病情更加严重,经齐鲁医院内科主任诊断,为肺结核后期。因病重医治无效,陈振麓同志于1939年1月逝世,终年26岁。
四,不朽丰碑
弥留之际他仍低声吟唱着《国际歌》,即是在临终之时还高喊“起来!”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视死如归的崇高信念。
85年后,平阴烈士陵园英名墙上终镌“陈振麓”三字。2024年冬,迁葬仪式上,国旗覆骨灰,国歌震长空。
最近笔者从网上获悉,青岛市相关部门为再现当年中共青岛特支的活动,牢记历史,不忘初心,拍摄了《追寻——青岛特支在崂山》纪录片,影片并已上映。纪录片《英雄陈振麓》也拍摄完毕,鲁网2025年2月24日讯《英雄陈振麓》获“最佳作品奖”。如果在该片中能再现当年日照人民不畏艰难,抬陈书记去济南的那段感人的细节,寒风中艰难前行,步行八九百里;再现陈书记临终吟唱《国际歌》“起来!”的感人镜头,对于弘扬历史,缅怀先烈将会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

参考文献:《日照烽火录》第三卷,《烽火日照》《岚山文史》第七期
刘运昌,日照市人,退休教师,日照市文促会会员,山东省作协会员,长期从事本地历史文化研究,2023年出版《回眸乡野》。
链接
“今朝杯”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
暨庆祝商河解放80周年主题征文启事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商河县解放80周年和济南今朝酒业创办80周年。为弘扬伟大抗战精神,铭记历史,讴歌新时代,特举办“今朝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暨庆祝商河解放80周年主题征文活动。
启事如下:
一、活动主题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暨庆祝商河解放80周年
二、组织单位
指导单位:济南市文联
济南市作家协会
主办单位:山东省写作学会
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商河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承办单位:商河县作家协会
商河县教育体育局
商河县退役军人事务局
协办单位:山东麦德森传媒集团
济南飞鹤玻璃制品工艺制品有限公司
山东新合成包装有限公司
独家冠名:济南今朝酒业有限公司
三、征稿体裁
本次征文限诗歌、散文两种体裁。突出思想性、文学性、时代性。散文要求3000字以内,诗歌要求50行以内,古体诗和新诗均可。
四、稿件要求
所有作品必须原创首发,若发现抄袭或一稿多投者,取消活动参赛资格;
来稿须注明“今朝杯征文”字样,文后注明作者200字以内简介、单位、电话等信息;
投稿一律用真实姓名,化名重复者不予评审;
散文限每人1篇,诗歌限2首。
五、征稿时间及邮箱、微信
2024年10月3日起至2025年8月31日
散文投稿联系人、电话、邮箱、微信:
王连勇13210500123(微信同手机号) shwynj431@163.com
诗歌投稿联系人、电话、微信:
廉德忠 15553168276(微信同手机号)
六、作品刊发及评奖
本次征文将为应征作品在《都市头条·济南头条》设立专栏刊发推介,择优在其他报刊媒体推荐发表,获奖作品将有机会入选《商河文艺年鉴(2024)》。
七、奖项设置
分设成人组和学生组,其中,散文诗歌分别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优秀奖15名,学生组另设优秀组织奖1名。获奖名单将在《都市头条·济南头条》发布。
八、颁奖
所有获奖者将在泉城济南举行隆重的颁奖典礼,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2024年10月3日







茶水分离 市树市花,扫码聆听超然楼赋
超然杯订购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
丛书号、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