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空高远,清秋静美!
作者:谢述连
时值清秋,天空是经年沉淀的蓝,那蓝是掺了水晶浆液的,蓝得剔透,蓝得空灵。仲夏的浓艳褪去后,碧空露出本真的质地:高远,疏阔,甚至带着一丝沁凉的锋利。云絮是偶然路过的旅人,以漫不经心的姿态掠过,将天空切割成几何画布——一块湛青,一方灰白,一道若有若无的金边。
登高时仰望,那蓝色似乎能渗入眼瞳,将心底的杂糅荡涤殆尽。古人说:“秋水共长天一色”,而清秋的孤绝,恰在于碧空无需依傍秋水,它自成一方澄澈的宇宙。偶尔有雁阵划过,翅尖划破宁静,却让寂寞更显辽阔。
秋风是带着凉意的,却裹挟着稻谷的芬芳。田间地头,沉甸甸的稻穗低垂着头,在金黄的阳光里摇曳生姿。农人古铜色的脸庞上沁着细密的汗珠,镰刀划过处,稻秆便发出细微的“嚓嚓”声,似在轻语着丰收的秘密。远处,几株枫树早已按捺不住性子,将攒了一夏的热情化作满树的红,那红艳得娇羞,红得炽烈,像是要把整片山林都点燃。
落叶是大地写给天空的情书。不必红枫泼墨,寻常的银杏、梧桐也有自己的语言:银杏扇状的金箔,在光线下簌簌作响,像摇落的佛偈;梧桐的枯叶蜷曲成小船,载着整个夏天的故事,泊在青石阶前。风起时,万千叶片同时举起手掌,接住阳光的碎片,而后安静地覆上泥土——生死轮回的仪式,竟如此轻盈。
最爱行人踩过落叶的脆响。那声音不似春花的娇嫩,亦非冬雪的沉压,而是带着木质根系般的坚实,像岁月轻叩门扉。一叶知秋,而读懂一片落叶的私语,便读懂了时间如何将热烈酿成静默。
清秋的静,是剥去蝉鸣与暴雨后的底色。晨露在蛛网上凝成珍珠,山岚迟缓地爬过稻田,连钟楼的秒针似乎也迟疑三分。这种静美不是凋零的前奏,而是万物以退为进的智慧——用沉默积蓄力量,用空旷收纳回声。
清秋的傍晚来得格外温柔。夕阳将云絮染成橘粉色,如少女腮边的胭脂,又似打翻的颜料盒,在天空肆意铺陈开来。归巢的鸟雀掠过天际,在霞光中拖出细长的影子。晚风徐徐,送来若有若无的桂花香,丝丝缕缕,沁人心脾。街边的路灯渐次亮起,橙黄的光晕里,飘着几片不甘凋零的梧桐叶,打着旋儿落在地上,发出细微的“沙沙”声。
夜渐深,清冷的月光洒满庭院。竹影在窗棂上婆娑起舞,蟋蟀在墙角低吟浅唱。案头,一册尚未读完的书静静地躺着,书页间夹着几片银杏叶,叶脉里还藏着夏日的阳光。沏一壶清茶,看茶叶在杯中舒展沉浮,氤氲的热气里,恍若看见时光的流转。
清秋之美,美在其通透与静穆。它不似春的喧闹夏的炽烈,亦不似冬的肃杀。它是沉淀后的从容,是繁华过后的淡然。在这高远的碧空下,浮躁的心渐渐平静,所有的烦恼与忧愁,都化作天边的一缕云烟,消散在浩渺的秋风中。
行走在清秋的画卷里,每一步都踏着诗意。抬头是天高云淡,俯首是落英缤纷。这般的静美,足以让漂泊的灵魂找到归宿,让悸动的心重新变得柔软。清秋以它独有的韵味,在四季的更迭中书写着永恒的诗行。
2025年08月26日
作者简介
谢述连(笑章爷),江西兴国人,中共党员,经济师。曾在多种报刊杂志上发表过多种类型的文章,多次获得各种奖项。退休后喜欢摄影和写作,容易触景生情,喜好借景抒情,用景物抒发不一样的情怀,用素笔书写不一样的人生,不唯书而书,只为抒而书。
(图文供稿:谢述连)
《新京都文艺》
欢迎原创首发佳作投稿!
投稿请加微信:874376261
投稿邮箱:874376261@qq.com
来稿请附个人介绍、自拍照片
以及注明作者微信号等通联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