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抗日风云谱诗文集》《抗日风云谱诗书法长卷墨迹》首发仪式在趵突泉公园的济南惨案纪念堂成功举办铁鞋访四海 泣血祭国魂
——赏析书法家张振国先生旷世之作《抗日风云谱诗书法长卷》
编者按
在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中,抗日战争是永不褪色的血与火的一页。当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的钟声即将敲响之际,我们隆重向读者介绍一位来自孔孟之乡、齐鲁大地的书坛巨匠张振国先生,他以步履丈量山河,以笔墨重铸英魂——先生历时五载跋涉十余省市,先后创作出《抗日烽火祭》和《抗日风云谱》诗书法长卷。其中《抗日风云谱诗书法长卷》用一万三千字,二十八章的恢宏篇幅,在六十八公分高、五十米长的宣纸上,完成了对民族记忆的崇高礼赞。
创作之路,是艰辛的文化苦旅。2015年,他初访南京、台儿庄、北京等地抗战纪念馆,翌年又赴芦沟桥寻访后,以《抗日烽火祭诗书法长卷》奠下基石;并毅然将此三千六百字,长十四米的长卷捐献给所在单位。三年后,他为开拓视野,深入创作再度北上东北沈阳,长春,哈尔滨和大连等地,南下长江流域,足迹遍及南昌、德安、武昌、宜昌,成都,重庆,芷江,南京和上海等十座抗战历史名城。四次只身寻访,倍尝艰辛,烈日风霜中探访战场遗址,浩瀚史料里甄选历史细节,归后一年半的伏案创作,无数次的笔墨锤炼,终将烽火岁月凝于笔端创作成功内容更丰富,记叙更详尽的《抗日风云谱诗书法长卷》。此长卷不是一般的艺术创作,而是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朝圣。
长卷问世之日,即是社会共鸣之时。2020年5月,《抗日风云谱诗书法卷》甫一亮相便引发巨大回响。文化界誉其“超越书法本身,兼具历史深度与文学高度”,友人赞其“以满满正能量传承革命精神”,领导称其为“浴血抗争的生命史诗、扬我国威的历史鸿篇”。在抗战胜利八十周年之际,全国主流媒体纷纷专题报道,让这部融合史识、诗魂与书艺的巨作成为全民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
张振国先生以文化自觉扛起历史担当,用书法艺术重构民族叙事。他不仅复原了抗战的历史经纬,更激活了集体记忆中的精神基因——那种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渗透在长卷中字里行间,墨迹中每一抑扬顿挫,都是对先烈们的深切缅怀;每一章节,都是对和平年代的珍贵警示。堪称“中国当代爱国书法家第一人”,他让书法从审美艺术升华为民族精神的载体。
这份五十米的长卷,是写给历史的情书,也是献给未来的宣言。它告诉我们:有些记忆必须用灵魂书写,有些精神当以世代传承。张振国先生的壮举,已然在时代画卷上挥就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作品欣赏:
张振国,字鉴泉,一九四七年生于济南。少时受父亲张雪锋先生熏陶,学书习诗。稍长拜著名书法家张立朝先生为师,从唐楷入手,后遍临诸体,现已自成风貌。书法平实而坚毅,严谨而重法度,一丝不苟。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内涵,更展现出一种独特的生命状态和审美要求。现为中国书协会员,山东民盟书画院常务理事,中国孔子国际诗书画研究院副院长,山东东岳书画院顧问,垂杨书画院特聘艺术家,滨州市文化馆资深研究馆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