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日前和宋然魁大哥合照,背后的“康乐”是作者15年前写的)
一定要写写宋大哥,一定,必须的。
这是我日前回铁岭匆匆忙忙中拜望宋大哥之后作出的庄严决定。
我心心念念的宋大哥叫宋然魁,在铁岭市委老干部局副局级调研员岗位上退休,今年虽然已经81岁了,依然可以用“身体硬朗、精神矍铄”两个词形容。宋大哥对于我的到访,显得特别高兴,把我当亲弟弟一样待,让我十分感动。让我想起来,在职期间走访老干部时,老干部那种高兴劲儿和极其热情的样子。看来,人到耄耋之年,盼望着有人到家里看看,尤其像宋大哥这样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工作几十年的老同志,更需要组织的关怀或后辈的看望。
我所以一定要写写宋大哥,是因为宋大哥为铁岭老干部工作做出了重要、不可或缺的贡献。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和新世纪初,是老干部工作比较困难的时期,解决离休干部离休金和医药费拖欠和建立离休金、医药费和财政支持的“三个保障机制”,需要老干部工作部门为市委市政府领导和相关单位提供大量详实的材料。已经成为铁岭市委老干部局副局级调研员的他,仍然工作在第一线,并为此付出了大量心血和汗水。宋大哥精通业务,老干部政策又特熟,是全市,甚至全省公认的“活电脑”“政策通”“老黄牛”。可以说,没有他的辛勤努力和默默奉献,当时的铁岭老干部工作就会受到很大影响,因为基础数据和情况绝大部分是他提供的。在他办理完退休手续,离开工作岗位的最后一天,宋大哥仍记录下铁岭老干部局当天的大事,并把他多年积累的资料完完全全、清清楚楚地交给了我。啥叫画圆满句号?宋大哥才真真正正的是。
我之所以一定要写写宋大哥,是因为大哥退休后仍在延续工作期间的好习惯。大哥在职时,把《辽宁老年报》自1987年创刊以来刊发铁岭的稿子剪裁下来粘贴成一个个册子,而且,每篇稿子发表的时间都标注得清清楚楚,在他退休前复印了几套,其中一套送给了辽宁老年报,让时任总编李元大为惊叹,深表敬佩。
(宋大哥裁剪粘贴的《辽宁老年报》合订册子)
没想到,大哥退休20年,一直在坚持。日前,当我看到他裁剪粘贴的2021至2024年的册子,在这个册子的封皮上,大哥清晰地写着“1987年5月至2020年12月累记1645篇”。到2024年12月,《辽宁老年报》共采用铁岭人写的稿件1767篇。更让我激动万分的是,我这几年发表在该报上的《故乡的方向》、《从“增开银发旅游专列”说开去》、《故乡的雪》等文章都在这个册子上。宋大哥说,在报纸上,看到你祥云的文章,觉得特别亲切,想象着祥云的样子,身体怎么样,在干啥呢,啥时候能来看我。听大哥一番话,我的眼泪在眼圈里滚。
(宋大哥剪裁下来的作者文章)
我之所以一定要写写宋大哥,是因为他这些年一直在坚持学习。在他的案前,放着《人民日报》、《辽宁老年报》等几种报纸。他说,人的头脑,如果不往里装好东西,就得装不好的东西。啥是好东西?当然是最新最权威的报纸上的新闻和好文章。只要坚持读报,思想就不能落后,头脑就不能生锈。我问他,看微信吗?他说,不看,也不会。其实,论他头脑的清晰度,微信是一定会的。
(宋大哥在专心致志地读报)
我之所以一定要写写宋大哥,还因为他有一套最实用最接地气的养生经验。几年前我去他家时,他跟我说,自己个的身体啥样,自己必须了解。只有真正了解了,才能做到自我管理和保养。比方说,应该吃什么药,啥时候吃,需要吃多长时间,自己都要清楚。再有,你的身体状况适合吃什么东西,不适合吃什么东西,都要清楚,都要掌控好。这次,他又强调了上述观点,并把他记的几个用药小本子拿给我看。好家伙!太详细了!宋大哥还给我看了他随手记的小本子,其中有弘一大师的一段话,他说,这段话很好,应该拍下来。
(宋大哥亲笔记下的弘一大师名言)
我所以一定要写写宋大哥,因为在他身上有很多值得学习和效仿的地方!
2025年8月25日早
作者:卢祥云,铁岭市委老干部局原副局长,多年一直是辽宁老年报特约记者,勤于思考和写作,在报刊和网络发表千余篇文章。喜爱书法和《红楼梦》,现正用书法抄写第二遍《红楼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