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组诗之一
作者:陈昌华 朗诵:谢东升
音乐合成:杨建松

仰望昆明风和日丽的万里晴空
凝视驼峰飞行纪念碑的碑文
30块纪念碑的60面花岗岩上
镌刻着3300个烈士的英名
穿越胜利80周年的纪念日
至今还在惊天地、泣鬼神

来自异国的2200个盟军士兵
把青春的热血洒在了华夏大地
他们和1100名中国战友一起
把年轻的生命献给了中国天空
他们什么都没有留下
唯一留下的是那道壮丽的彩虹

这条始于1942年6月的航线
开辟于中国抗战黎明前的时分
日军切断了仅存的滇湎公烙
大批国际援华物资寸步难行
在这山穷水尽无路可行之即
“驼峰”航线横空出世应运而生

西起印度的阿萨姆邦
东跨喜马拉雅、高黎贡山、横断山峰
穿越萨尔温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怒江
进入云南高原、四川上空
800公里长的“驼峰”航线
每一米距离都凶险万分

航线飞过的地区
都是海拔四五千米的高峰
最高海拔在七千米以上
名副其实的死亡飞行
明知前方是万丈深渊
哪怕粉身碎骨也不眨眼睛

航线不仅地势险峻复杂
还有最恶劣最可怕的气候降临
突然袭来的暴风雨和猛烈的湍流
每小时200公里的横风和严重结冰
每一次飞行都要祈祷上帝保佑
每一次归来都是九死一生

650万吨的总运输量
每斤每两都有生命称重
150万小时的总飞行时间
分分秒秒都用鲜血凝成
通往胜利的每一步征途
都有战友倒下的身影

三年多损失了563架飞机
其中有107架失踪再无音讯
中国航空也有100架飞机
只剩下52架侥幸生存
日日夜夜都有噩耗传来
共有超过1500名机组人员献身

这条举世瞩目的“驼峰”航线
战鹰碎片飘落在深山峡谷冰川雪峰
每当天气晴朗的日子
会在阳光照射下闪烁光明
是在呼唤壮士归去来兮
是在向长眠的英灵默默致敬

八十年前的“驼峰”还是那样巍峨
八十年前的航线还是那样刻⻣铭心
它们迎来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纪念日
它们完成了最为悲壮神圣的历史使命
它们竖立起顶天立地的丰碑
它们见证着千秋万代的永恒

2025年3月11日

作者:陈昌华,一个老三届/新三届。曾任洛阳市文联副主席,《宝安风》杂志社社长。现任深圳市出版业协会企业报刊专业委员会荣誉会长,深圳《湾区诗歌》社长。出版诗集、文集四部。主编各类著作五部。打进好莱坞的第一部中国电影《砚床》制片主任。创办《人间诗舍》《九州风雅颂》《永远的老三届》等公众号。

朗诵:谢东升,播音指导。中宣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朗诵播音专家团成员,中华文化促进会主持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执委,中国诗歌学会朗诵演唱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会长,武汉市全民阅读促进会副会长,中国电视主持人三十年年度风云人物奖、金话筒百优奖得主。

音乐合成:杨建松,网名铁马豪歌,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理事兼副秘书长,省朗协融媒体工作专业委员会主任,湖北省朗协语言艺术研究与实践基地副主任,武汉市老干部朗诵艺术团副团长兼艺术总监。《都市头条》铁马豪歌平台四年阅读已逾一亿九千多万;湖北省第三届“荆楚朗诵之星”。

作者:陈昌华,一个老三届/新三届。曾任洛阳市文联副主席,《宝安风》杂志社社长。现任深圳市出版业协会企业报刊专业委员会荣誉会长,深圳《湾区诗歌》社长。出版诗集、文集四部。主编各类著作五部。打进好莱坞的第一部中国电影《砚床》制片主任。创办《人间诗舍》《九州风雅颂》《永远的老三届》等公众号。

朗诵:杨建松,网名铁马豪歌,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理事兼副秘书长,省朗协融媒体工作专业委员会主任,湖北省朗协语言艺术研究与实践基地副主任,武汉市老干部朗诵艺术团副团长兼艺术总监。《都市头条》铁马豪歌平台四年阅读已逾两亿多;湖北省第三届“荆楚朗诵之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