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彩,海南司法行政系统退休干部,先后从事人民教师、人民警察,喜欢诗文化,喜欢书法,其硬笔书法作品入选司法行政书法作品选集。
儋州书事
文/王云彩
元符三载寒露时,东坡在桄榔庵的残垣上题诗。墨痕将九死南荒的孤绝,酿成奇绝冠平生的豁达。当岭南的槟榔花落满陶砚,一川文脉正破雾而出。一一题记
可还有老槐数着更漏?
青铜钟锈蚀处,
绿鸟衔来的可是大宋的月光?
那饱蘸星霜的笔锋,
在宣纸上犁出不屈的河流。
卵石在词牌间跃动,
东坡肉泛起油光,
夜航船载着半部《易》书靠岸。
木屐的齿痕已熔成编钟,
任他个宦海沉浮,
敲不响文明退场的丧钟。
椰壳碗盛着银河的残酒,
东坡醉鼾声惊起庭前清荷。
月光纺织机咔嗒作响,
把调歌织进书院的传说。
两枚相偎的相思豆,
在火山口长成年轮。
当五指山的晨雾漫过,
明信片上的邮戳,
正烙着——盛世中国。
知者理事赏评:
墨痕南荒,文脉千秋。
当王云彩先生带着寒露的凉意漫过元符三年的儋州城,他在残破的桄榔庵石壁上看见了那行未干的墨痕。那不是寻常的题诗,而是一道横贯九洲的精神闪电,将南荒九死的孤绝淬炼成奇绝冠平生的豁达。
老槐的落叶在青铜钟锈迹里簌簌作响,月光透过锈孔投下斑驳的宋时月色。那饱蘸星霜的狼毫正在宣纸上犁开一条银河:被贬的墨迹化作卵石,在词牌格律间跃动溅起浪花;夜航船载着《易》卦的星霜破雾而来,木屐齿痕熔成编钟的青铜——纵然宦海沉浮,文明的火种仍在儋耳大地铿锵作响。
椰壳碗盛的不是酒,是银河倾泻时打碎的琉璃光。东坡的醉意惊醒了庭前清荷,月光纺织机将调歌声织进蜀锦纹理。当两枚相思豆在火山灰中刻下年轮,五指山的晨雾正为文明续章:明信片上的邮戳不是终点,盛世中国在此烙下新的文化胎记。
清平乐•云彩忆东坡
云光漫卷,彩墨书华卷。桄榔庵里诗笺展,字字奇情万丈。
东坡笔走龙蛇,海南天地风荷。九死余生平野,人间一阕清歌。
嵌名词。
词中云光漫卷、彩墨书华呼应儋州苏轼故居文化意象。上阙以桄榔庵、诗笺构建历史场景,下阙用东坡、海南点题,末句“九死余生”的孤绝,对应“清歌”升华豁达,进而呼应盛世中国。
潘江妹,知者理事平台编辑,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海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海南省诗词学会会员,海南省司法系统文学艺术联合会会常务理事,海南诗社秘书长。
著有诗集《思念》《醒海》《2008 中国》(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执行主编《与天涯一海南诗社四十周年诗选》《彩雀吹潮》《文论所以然》《陵水人家》《春山秋水一寸心》《泛舟联海》《南苑沧桑》《偶感成联》《浪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