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南君
前些日子,一通来自旅法青田籍侨领卓旭光先生的越洋电话,带来了振奋人心的消息——历经36年的苦苦寻觅,他那同祖父而异祖母(其祖母为波兰人)的姑妈及两位堂弟,终于在波兰与他取得了联系。更令人欣喜的是,他们计划携手回国寻根认祖,并热情邀约我在杭州相聚,共叙这份珍贵的亲情。听闻此讯,我既为这个离散多年的家族即将团圆而由衷欣慰,也为能够见证并分享这份跨越国界与岁月的深情而倍感荣幸。

卓旭光与姑妈和两个堂弟的合影
我与卓旭光先生相识相知已有二十余载。多年前,我率团访问法国时,承蒙他的盛情款待,宾主相谈甚欢,自此结下深厚友情,此后这份情谊在岁月中始终真挚醇厚。在长期的交往中,他时常向我讲述海外家族的奋斗故事:从离乡背井时的茫然无措,到异国打拼的艰难困苦,再到一步步在陌生土地上站稳脚跟,直至事业有成,每一个细节都浸透了艰辛与坚韧。而每当谈及往昔,他总会流露出对在波兰失联亲人的深切牵挂——那位同祖父而异祖母(其祖母为波兰人)的姑姑,以及两位堂弟。多年来,他通过各种渠道坚持不懈地寻找,却始终无果。随着时光流逝,这份寻亲的愿望愈发强烈,成为萦绕在他心头难以释怀的执念。
故事要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说起。彼时,浙江青田,一位30出头的卓姓青年,因家乡交通闭塞、土地贫瘠,生活难以为继,无奈踏上远赴欧洲的漂泊之路。1939年,他与兄长同行,从上海登上轮船,历经六十多个日夜的颠簸,终于抵达法国马赛。随后,又乘坐火车辗转至巴黎。本以为巴黎是能寻得生机的去处,兄弟俩本是作为劳工输出,承担着修建地铁等繁重苦役,却不料生计依旧艰难,最终只能靠摆地摊谋生。然而,命运无常,兄长不幸离世,连尸骨都无处寻觅。
为谋生计,他辗转前往波兰,投奔在那里的舅舅。初到异国,他只能靠在街头巷尾补鞋维持生活。但凭借着聪慧与勤劳,他逐渐从补鞋匠成长为制作皮鞋的老师傅,精湛的手艺在当地声名远扬,街坊邻里都口口相传:“想要鞋子舒适耐穿,一定要找那位中国师傅定制。”
彼时的他,在国内早已有了结发妻子。然而,战火纷飞、归途阻断,加之异国谋生的重重困境,让他与家乡亲人音信隔绝。在漫长的岁月蹉跎中,孤独与生存的压力如影随形。无奈之下,为了在异乡立足,他才与一位波兰姑娘结为连理,开启了另一段人生篇章。
二战的硝烟弥漫时,卓旭光祖父毅然加入波兰军队,与德国作战。因作战勇敢,曾立过功。不幸的是,他被德军俘虏,在那场残酷的囚禁中,许多人失去了生命。幸运的是,因为他长着一张东方面孔,中国驻德国大使馆出具证明,证实他的中国人身份,这才得以死里逃生。回到波兰后,波兰议会还为其颁发了1945荣誉和自由勋章证书。长期的牢狱折磨让他疾病缠身,肺部严重受损,经过多年治疗才逐渐康复。即便如此,他依然坚守着制鞋的营生,在波兰的多个城市留下了打拼的印记。
1950年代初,他曾回到中国。看着家中困苦的境况,他倾囊相助,坚持让后辈读书,用自己的积蓄资助家人。那些年,国内物资匮乏,他从波兰寄来衣物、手表、食用油,在寒冬里为家人送来温暖,在饥馑时带来希望。这些珍贵的物资,不仅是生活的保障,更是跨越山海的牵挂。

卓旭光与波兰的亲人喜极而泣
改革开放后,卓旭光的祖父与国内亲人重新取得联系。1980年代初,祖父邀请卓旭光携妻子一家前往波兰团聚。彼时,卓旭光的哥哥早已在巴黎定居,考虑到巴黎经济更为发达,发展机遇也更多,便极力劝说他们前往巴黎。因此,卓旭光在祖父家中仅短暂停留两三个星期,便转道奔赴巴黎。
初到巴黎,语言障碍与通讯不便成了横亘在卓旭光与祖父之间的阻碍,双方联系逐渐减少。1990年祖父离世后,后续因搬家更换电话号码,两家人的联系彻底中断。此后多年,双方都在努力寻找彼此,却因一个令人惋惜的误会屡屡失之交臂——祖父护照上的卓姓拼音(zhuó)被误写成“Cho”,使馆在协助查询时,由于拼写错误难以匹配,甚至一度误将其认为越南姓氏,始终未能找到正确线索。
时光的齿轮不停转动,那份跨越山海的思念与牵挂,在岁月的沉淀中愈发浓烈。卓旭光的姑姑回忆道,父亲临终前半小时,不再用熟悉的波兰语交流,而是喃喃说着家人们听不懂的中文。尽管字句难以理解,家人们却都读懂了老人眼中的深意——他在叮嘱后辈,千万不要忘记寻找故土的亲人,更不要忘却自己流淌着华夏血脉的根脉。
此后数十载,家族成员从未停止过寻亲的脚步。姑姑曾满怀期待地踏上中国上海,试图找寻亲人的踪迹,然而遗憾的是,这次寻亲之旅并未收获结果。但即便如此,他们依旧没有放弃。或许是这份跨越时空的执着打动了命运,去年,一位中国留学生到堂弟家中借宿。堂弟见到来自中国的年轻人,不仅主动减免房租,还激动地倾诉:“爷爷是中国人,我们都有中国血统!”说着,他小心翼翼地拿出珍藏的老照片,讲述着家族寻亲的漫长历程。
留学生被这份跨越国界的血脉深情深深触动,当即联系国内的家人,借助网络的力量发起寻亲。在无数热心人的帮助下,这场跨越数十年的寻亲之旅,终于迎来了转机。当卓旭光先生接到一通来自广东的电话,听筒里传来‘你波兰的亲人在找你’的消息时,他瞬间红了眼眶——他知道,一定是远在波兰的姑姑和堂弟们,依然记挂着这份血脉亲情,从未放弃寻找。
接到电话的那一刻,身在国内的卓旭光内心翻涌着难以平复的激动。他立刻着手安排行程,决定启程返回法国,与家人一同奔赴波兰。他匆忙收拾行囊,向妻子和4个女儿诉说这个令人振奋的消息时,家人们眼中闪烁着期待的神采。
几天后,一家六口从巴黎戴高乐机场启程,搭乘前往华沙的航班。机舱内,舷窗外的云海翻涌如卓旭光难平的心绪,三十多年的思念与期待在胸腔里反复激荡。尽管这段航程不过数小时,可对他而言,每一分钟都漫长得仿佛跨越了又一个十年。当舱门缓缓开启,东欧特有的清冽空气扑面而来,卓旭光一眼就望见接机人群中白发苍苍的姑姑,以及两鬓微霜的堂弟们——姑姑眼角的皱纹里藏着岁月的故事,堂弟们挺拔的身姿上沉淀着时光的痕迹,这份跨越国界的重逢,终于从记忆里的碎片化作眼前真实的画面。
卓旭光与波兰的亲人喜极而泣
四目相对的瞬间,所有跨越时空的思念与等待都化作了无声的语言。卓旭光快步上前,与姑姑紧紧相拥,泪水夺眶而出。妻子和女儿们也纷纷围拢过来,一家人抱作一团,哭声与笑声交织在一起。那滚烫的泪水,饱含着多年来的牵挂与思念,此刻终于化作幸福的甘霖,滋润着每个人的心间。这一刻,血脉亲情在跨越千山万水后,终于得以紧紧相连。

卓旭光祖父在波兰的安葬地

卓旭光与家人为祖父扫墓
在波兰,他们一行先后前往爷爷生前生活过的华沙,以及波兰第三大城市罗兹。在肃穆的墓前,家人们献上鲜花,寄托对爷爷无尽的思念与缅怀。

波兰议会为卓旭光祖父颁发的1945荣誉和自由勋章证书
伫立墓前,往事与当下在众人心中交织。当得知卓旭光在巴黎凭着自己的努力,与国内开展纺织品贸易,事业蒸蒸日上;他的四个女儿同样出类拔萃,一个执掌企业,一个成为银行高管,另外两个也在律师行业崭露头角。而年逾八十的姑姑,曾身为医生,如今依旧身体硬朗、精神矍铄;两个堂弟也各有所成,一位是医学博士,在学术领域深耕,另一位则是大企业高管,在商界游刃有余 。家族中后辈们的优秀与蓬勃生机,让众人心中满是欣慰,他们深知,这份跨越国界、代际的荣光,足以告慰爷爷的在天之灵。
在华沙的三天时光里,每一刻都浸润着浓浓的亲情。姑姑轻轻摩挲着泛黄的老照片,回忆如潮水般涌来:“父亲总忘不了中国的亲人,闲暇时常常对着亲人的照片发呆,一看就是大半天。”“妈妈也很理解父亲,总是催着父亲往国内寄东西”,卓旭光也陷入了沉思,缓缓说道:“在五六十年代最困难的时候,家里总能收到爷爷从异国寄来的外汇和食品,那是支撑我们熬过艰难岁月的温暖希望。”
他又想起初到波兰与爷爷相见的场景:“当时爷爷紧紧握着我的手,满是沧桑的脸上写满郑重,他说自己和波兰妻子结婚实是生活所迫,叮嘱我们千万不能重蹈覆辙。”往事与思念交织,话语间既有重逢的欢笑,也有感慨的泪水。离别之际,大家眼神里满是坚定,当即约定,要在最短时间内一同回到中国,完成认祖归宗的夙愿,让分隔多年的血脉,在故土的怀抱中重新紧紧相连。

卓旭光家族大团圆
两个月后,卓旭光夫妇与姑姑、两个堂弟及一位侄女携手踏上归乡之路。我有幸在杭州见证这场跨越山海的团圆。宴席之上,当我说出“欢迎你们来到爷爷的故乡”,话音刚落,身旁那位身高一米八几的堂弟瞬间红了眼眶。魁梧的身材微微颤抖,泪水夺眶而出。事后他哽咽着说:“终于到了爷爷日思夜想的地方,这么多年的心愿,总算是了了。”望着他们轮廓深邃、完全是外国人模样的面庞,却在提及祖辈故土时流露着炽热的情感,我忽然懂得,跨越国籍与肤色的界限,血浓于水的亲缘始终是心底最柔软的牵挂。此言一出,在场众人无不眼眶湿润,满含感动与欣慰。
当我提及卓旭光如今担任省侨联副主席、省政协常委,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时,姑姑的眼中泛起了骄傲的光彩。这位向来不沾酒的老人,竟主动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她感慨道:“要是孩子他爷爷还在,知道孙子有这般出息,不知该多高兴!”那一刻,席间流淌着血脉相连的温情,跨越时空的思念与当下的骄傲,在此刻交织成最动人的团圆图景。

姑妈堂兄弟等亲人在青田老家同卓旭光父母,兄妹相见。
回到中国后,他们首站便奔赴爷爷的故乡青田。在青山环绕的祖坟前,众人虔诚地献上祭品,焚香叩首,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祭祖仪式。此后的行程中,他们游览了碧波万顷的千岛湖,攀登了奇峰罗列的黄山,又漫步于繁华璀璨的上海街头。
从江南水乡的灵秀,到国际都市的摩登,处处展现出的蓬勃生机,都让他们深刻感受到这片土地的魅力与活力,也为爷爷的祖国感到由衷的骄傲。旅途中,他们对种类丰富、品质精良的中国商品赞叹不已,纷纷表示要将这些好物介绍到波兰。兄弟俩更是迫不及待,计划一返回波兰,便着手将这一想法付诸实践,搭建起两国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桥梁,为“一带一路〞出一份力。
这场跨越36年国界的团圆,不仅是一个家族血脉的重逢,更是无数海外游子眷恋故土的缩影。岁月或许能模糊容颜、阻隔音讯,却永远无法斩断刻入基因的寻根执念。从战火纷飞的年代异国求生,到和平岁月里跨越语言与地域的执着寻找,卓旭光家族的故事,承载着中国人对“家”最朴素也最坚韧的信仰。如今,他们带着波兰亲人踏上故土,将海外的思念与国内的期盼紧紧系在一起,用行动续写着亲情的篇章。相信这份跨越山海的深情,将在未来的时光里,化作连接中波两国文化与商贸的纽带,让更多人见证血脉与乡情交织的力量,让游子归乡的故事温暖而动人。(作者 杨晓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