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小飞,现为司法工作者,中国法官文联文学专业委员会会员。文学爱好者,喜欢用文字书写人生,多年来坚持一手法学,一手文学,笔耕不辍,获“妫川文学青年”称号,系北京老舍文学院基层作家小说培训班学员,在《法治日报》《人民政协报》《北京日报》等报刊杂志上发表散文、小说数十篇。另有多篇文学作品获各种奖项。

生活需要仪式感
因为妻子在金融机构上班的缘故,结婚以后我和她达成一个不成文的“契约”,我的工资卡由她保管和支取,她给我留点零花钱,家里的日常开销也由她管理。我工作比较忙,而且生性散淡,天生不爱操心,乐得做“甩手掌柜”。妻子则张罗着一大家的大事小情,十几年下来,大家都习以为常了。
很多时候,我们一家人出去游玩或购物时,都是妻子一个人跑前跑后在张罗着。比如看见什么想买的书籍,我会习惯性地朝妻子来一句:“来,媳妇,替我交钱,我要买这本书。”即使我要出差,也是妻子帮我在网上在线支付替我订购车票。孩子们看见心仪的玩具,也会很自觉对妻子说:“妈妈,给我买玩具。”他们不找我要钱,因为他们也知道,在家里爸爸不管钱,妈妈管钱。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们一家人心安理得的享受着这一切,而我也以这个为借口,几乎没给妻子买过什么礼物。
有时候,妻子也会抱怨,说谁谁的丈夫又给他的妻子买什么好看的衣服、背包或者新上市的化妆品,我都会随口来一句:“都老夫老妻了,谁还讲究这些,再说我的工资卡都在你那里,你想买什么就自己买吧。”妻子听后,想了想也就默然不语了。时间久了,妻子觉得没意思,就不再说什么了。这些年,我还真没看见妻子给自己买什么像样的衣服和化妆品。
去年中秋节,我们一家人去逛商场,妻子看中一套秋装,想买又觉得有点小贵,试了一遍又一遍,自己决定不下来,就征求我的意见。看见她为难的样子,我心里觉得好笑,又觉得有点发酸,就鼓励她说:“这套衣服就像为你量身定做的一样,你穿起来很好看,就买下来吧!”妻子听完我的话后有点吃惊,但还是嫌贵放下衣服准备要走,都走出好几步了,但眼睛还像拉丝了一样,回头看了好几次。
我前几天刚好收到一笔稿费,就对她有点显摆地说:“买吧,今天这衣服我给你买,就当中秋节礼物送给你了。”妻子显然怔住了,呆呆地站在原地不动,好像不认识地盯着我看。
等我付完款,把装有衣服的购物袋交给妻子时,她才反应过来,对我说:“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结婚这么多年,你还是头一回正儿八经地给我买衣服呢。”妻子的一席话,说得我耳朵发红,心里惭愧不已。
在回家的路上,我感觉妻子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整个人变得神采奕奕,眼神都比以前有光泽了,走路脚轻步疾,说话语气也温柔多了。我突然意识到自己以前没有重视日常生活中的仪式感,导致生活单调乏味,实在大错特错、得不偿失。生活中有些仪式感,并非无中生有的矫情,也并非可有可无,而是生活中的必需品,是不可或缺的。有时候,一支小花,一杯温水,一句关心的话语,便可胜过人间无数。只是,我们很多人有意或无意地选择了忽视。
到了家里,妻子的高兴劲还没过,给我一个大大的拥抱,激动地说:“谢谢你陪我过了一个有仪式感的中秋节,我觉得我真是一个幸福的女人。”
听了妻子的话,我动容地对她说道:“这么多年了是我做的不够好,忽略了你的内心感受。仪式感如同日常生活的调味品,有了仪式感,日子才能过得平和而充实,精致而美丽。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要赋予生活更多的仪式感。”
妻子听了,眼角含泪,朝我点了点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