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官,我烤烟房里1200个夹子全没了!这个烤烟夹子还是我租的,要还呐,囊个办哦。”6月下旬,电话里湄潭县天城镇镇居民陈某的话音满是焦急。
对烟农来说,这夹子是实打实的“生产利器”——能牢牢固定烟叶,防止烘烤时移位、折叠,保证每片叶子受热均匀;还能在烤房里整齐悬挂,大大提高空间利用率。更关键的是,比起费时费力的手工捆绑,用夹子能省一半人力,烤出来的烟叶形态好、品质高,直接关系着一年的收成。
这些烤烟夹子是陈某准备烘烤烟叶的关键工具,夹子没了,一年的辛苦可能全打水漂。眼看着烟叶快到采收期,1200个夹子不翼而飞,价值4万多块不说,眼瞅着烟叶快到采收期,这节骨眼上掉链子,陈某急得心里像揣了团火。
接到报警后,湄潭县公安局天城派出所民警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可烤烟房附近,除了被毁坏的门锁和几个模糊的脚印,似乎没留下啥明显痕迹。

民警迅速将案情通报给湄潭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和侦查中心。很快,多部门联动的“寻夹行动”铺开了——天城派出所、抄乐派出所、复兴派出所的民警们分头扎进周边村子。“最近见过谁在烤烟房附近转悠不?”“有没有人拉着空架子车半夜往村外走?”一家家问,一条条记,民警们脚不沾地,走村串户把村民口中的蛛丝马迹都攒了起来。
与此同时,刑侦大队技术人员在烤烟房里仔细勘查,墙角、地面都查了个遍,最后在被损坏的门锁上有了发现:“这里有处可疑痕迹。”他们小心翼翼提取了痕迹,小心封存好。

没几天,遵义市公安局刑事技术处通过对提取的生物检材进行检验鉴定,成功有了结果。结合民警走访摸到的信息一比对,犯罪嫌疑人田某进入了视线。这些零碎线索拼到一起,田某的嫌疑越来越清晰,那把被触碰过的门锁,悄悄留下了指向他的“证据”。
锁定目标后,刑侦大队和派出所民警顺着线索找过去,最终在田某自家的烤烟地里找到了他。看到突然出现的民警,田某脸一下子涨得通红,搓着沾满泥土的手,半天说不出话。
审讯中,“那些烤烟夹子,是不是你从陈某那里拉来的?”民警开门见山问道。
田某的头埋得更低了,声音像蚊子哼:“是……是我。眼看我家烟叶也快熟了,寻思着买新夹子要花不少钱,看到陈某烤烟房那边没人,偷偷拉了回来,想着自己烤烟时能用……”

民警到犯罪嫌疑人田某的烤烟房一看,1200个烤烟夹子整整齐齐堆在那儿,一个没少。当这些“宝贝”被搬回陈某的烤烟房时,他看着失而复得的夹子:“这下能按时烤烟叶了!你们真是保住了我一年的指望啊!”
对烟农来说,这1200个夹子是收成的“保障”;对民警来说,守住这些“生产利器”,就是守住了老百姓的烟火气。
多部门攥指成拳
从门锁上的细节里找线索
在村头巷尾的走访中摸实情
让“顺手牵羊”的贪念落了空
这背后
是对“民生无小事”最实在的注解
你在乎的
我们都在守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