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朝杯”抗战胜利暨商河解放80周年征文247
一马三司令的民族大义
马拥军
随着抗日战争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到来,一些媒体、团体或个人来到北旺村马耀南故居,寻找“一马三司令”的抗日足迹,宣传他们的革命事迹和精神,作为马耀南的嫡孙,我深感欣慰。但是,也发现在实际宣传中有以偏概全的现象,我觉得有必要为了更好地宣传英雄,和大家进行一些相关探讨,觉得在宣传“一马三司令”抗日事迹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宣传“一马三司令”抗日事迹,要有区别于一般战斗英雄事迹宣传的认识。宣传战斗英雄事迹时多从其勇敢顽强的特点方面介绍,而“一马三司令”的抗日事迹,他们身上所展现出来的民族大义应是宣传的核心内容,宣传时突出其民族大义则更为重要,更为恰当。当然,他们都经历过具体战斗,也展现出了勇敢顽强,我觉得相较于民族大义,勇敢顽强只是其次。二、宣传“一马三司令”事迹的重点,是宣传其获得的荣誉或宣传人们对其的赞誉,还是宣传其事迹,会使人们受到教育的感受不一样的。获得的荣誉或人们的赞誉是平面化的,平淡的,而事迹则最能感动人,宣传其事迹才更容易使人受到教义。三、“一马三司令”的核心革命精神是以自己的民族觉醒和民族担当,为反抗侵略,为民族解放,自发组织当地民众武装抗日,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积极寻找并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举行抗日武装起义。在宣传中其自发的民族觉醒和民族担当,不应被忽视掉,应视此为其革命精神的重要光辉一点。

(马耀南)
马耀南被后人称赞为“抗日先驱”,当之无愧。早在他组织抗日武装起义前的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于12月12日在《益世报》发表署名《中华民族自卫团誓约》一文表达抗日意见。呼吁全国民众组建“中华民族自卫团”,并制定组织章程。文中指出:“今兹不幸,内争不息,民不聊生,倭奴乘机入寇,既霸占我满洲,复出兵长江,对我整个民族施以极大之威胁,全国同胞愤强日之横暴,惧国亡之无日,谨以至诚,急起团结,同赴国难,共御外侮,灭此强寇,还我故土。”13日,他又连续撰文《对日宣战是中华民族当前唯一之出路》表达自己的抗日主张。他坚决地反对国民党妥协派在日寇占领东北时“开门揖盗”的行径。他指出“强权即公理,弱国无外交”,中华民族在面对强敌时,“战则存,不战则亡”。
1937年“七七事变”后的8月2日,马耀南在《战时应组织民众》一文中发出呼吁,“今日已达民族存亡之最后关头,全国民众除去速报必死决心,兴败一拼之外,别无出路”。文中特别提到“全国知识分子急应执干戈以卫社稷,发挥最大组织力,领导民众抗战”。主张对日寇“大决战与游击战并用”“尽全民族之力作殊死战,作持久战,决心壮烈之牺牲,绝不坐待暴日屠杀”,如此坚持下去,一定会达到完全消灭日寇的目的。
这些发表在当时报刊上的文章,集中体现了马耀南面对强敌入侵、民族存亡,坚决走武装抗日道路的决心和思想反映,是他在长山中学组织发动抗日武装起义行动的思想来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他看到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不计前嫌,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盛赞“中国共产党是拯救中国的唯一领导力量”,由此更加坚定了他心向共产党的决心。
马耀南是黑铁山抗日武装起义的主要领导人,并任起义军司令员。抗日起义前,他的人格魅力也成为他领导抗日武装起义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在那内忧外患的时代,社会世风日下,人人寻求自保,他所表现出来的刚正不阿、担当作为,成为当时长山县的“一面明镜”,一种表率。当地民众受他的影响,在他的鼓舞、感召带动下纷纷加入抗日队伍,使抗日队伍迅速发展壮大,在清河区域形成良好的抗日局面。起义后,他为加强起义部队建设,健全了部队各级编制,同时非常重视部队后勤保障工作,比如成立被服厂、后方医院等,这对起义部队初期的稳定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历来十分重视培养军政人才,起义后不久,抓住战斗间隙即成立“鲁民军政训练队”,对排以上干部进行培训,此后在对敌斗争不同时期又对部队进行了多期培训,提高了部队战斗力、凝聚力;他对巩固抗日根据地,扩大抗日影响力,有自己的远见,亲自主持建立了邹平县抗日民主政府,这可以说是山东省自抗战以来建立的第一个抗日民主政府,民主政府建立并领导各级抗敌后援组织,对促进当地抗战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这些努力,都是马耀南抗战思想、治军思想的具体体现,也体现出了他非同一般的领导才能。当然他亲自领导指挥的具体战例还有不少,在此不一一列举。
从历史进程和影响方面来看,他领导抗日部队依托长白山区创建抗日根据地,并不断发展建立清河平原抗日根据地,为后来渤海抗日根据地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牺牲后,清河军区、清河行政公署为继承先烈遗志,鼓舞部队斗志,激励干部群众投身抗日斗争,相继成立耀南剧团、耀南学校,后又设立耀南县,受到当地干部群众的敬仰,受到我党我军和政府的充分肯定,被誉为鲁北五百万民众抗日的一面旗帜。

(马晓云)
马晓云、马天民是黑铁山抗日武装起义的重要组织者。他们组织发动起来参加抗日起义部队的人员分别被编为第七支队、第一支队,马晓云任第七支队司令,马天民任第一支队司令。在起义军当中“支队”是独立作战的武装力量,规模较大,当时人们习惯性地称呼这样武装力量的首领为“司令”,这就是“一马三司令”的由来。马晓云,曾参加过东北军任过“副营长”,在抗战前是“联庄会”会长和“恒兴厚”线庄副经理。马天民,是马家在长山县城开设的“恒盛栈”商铺经理,并任长山县商会副会长。“七七事变”后,他们在大哥马耀南的安排下各自利用自己的人际关系,组织发动起义人员,参加抗日武装起义。起义后,马晓云、马天民对敌斗争方式各有所长,凸显了他们各自的人物特征,宣传时应突出他们的主要事迹,而不应是只讲他们身上发生的一、二次战斗或牺牲时的情节,否则,他们的抗日精神展现不全面。
纵观马晓云一生经历,可以说他是一位智勇双全的人,他为人侠肝义胆,在社会三教九流中,有很广的影响力,他利用这些关系发展交通线,组建情报网,组建特务队,并为筹集抗日所需的物资经费到起到了重要作用。在马耀南司令牺牲后,当部队士气低落,军心不稳之际,司令部决定把主力部队撤往南部山区进行整训,为了坚持敌后抗战,三支队司令部选择马晓云留守一线,组建山东纵队第三支队独立团,并任团长,领导敌后抗战斗争。他领导独立团开展平原游击战,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灵活机动地打击了敌人。为培养抗日军政干部,组织选派他与另外十余人去延安抗大学习。临行前,在鲁中抗日根据地受到徐向前司令员和朱瑞政委的接见,两位首长详细听取了马晓云对独立团组建和清河地区抗日斗争情况的汇报,并非常重视这些对敌斗争经验,让马晓云把这些对敌斗争经验写成书面材料报告给山东纵队司令部,还特别安排了一次支队以上干部和地方干部参加的会议,由他介绍了独立团在清河地区开展平原游击战的经验,得到了与会干部的广泛好评。到延安后,党中央为此又专门听取了他的汇报。
马晓云在延安抗大培训结束后回到山东,正值山东日伪猖獗,抗战处于最艰难时期,他被任命为清西军分区副司令员,兼任清西行政公署专员。随着抗日形势严峻,部队一改过去“地方主力化”为“主力地方化、便衣化”,有利于开展抗日斗争。马晓云经与部队领导研究当前对敌斗争形势,认为应先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他不顾个人安危主动请缨深入敌占区开展工作。首先整顿特务队,把特务队分为长枪队与短枪队两部,长枪队便于集中火力从外围对敌开展行动,短枪队则便于隐蔽贴近敌人开展行动。其后恢复情报网、交通网。针对汉奸猖獗的情况,制定惩恶除奸计划,根据党的政策惩治罪大恶极的,震慑无大罪恶的,对日伪军起到了杀一儆百、以儆效尤的作用。抗日部队对敌施行“反蚕食”“反包围”,粉碎了敌人的“铁壁合围”,逐步扭转了抗战局面。

(马天民)
据熟知马天民的人们对他的印象和评价,他乐观大方,有主见,思维敏捷,性格开朗、豪爽、健谈,幽默,有高尚的品行和工作能力,文武兼备,心底无私,“大家都愿意与他交朋友”。他投身武装抗日起义,不为名不为利,只为舍生取义。起义后,他以民族大义,顾全大局,大公无私的思想境界让出兵权,甘作深入敌穴,出生入死,危险而又艰辛的工作,勇挑为部队筹集物资经费的重任。马天民负责经营的“恒盛栈”商铺,与大哥马耀南任校长的长山中学近在咫尺,他看到大哥为培养救国人才整日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从小视大哥为榜样的他默默支持大哥,经常拿出商铺的钱帮助大哥办学,往往借多还少。他乐善好施,常常接济遇到困难的人和生活艰难的百姓。他喜欢读书,是长山中学图书馆的“座上客”,因此与当时长山中学的师生们非常熟络,关系非常好。他的“恒盛栈”书房中常常聚集着一群和他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常常谈论政治,关心时局,后来都跟随马天民参加了抗日队伍。用他们的话说:“马天民这个人很随和,讲民主,领导方法讲艺术,又很讲原则,又不怕吃苦受累”,“从1937年夏天,就经常一个人骑自行车,顶烈日,冬天冒寒风,奔波长山各区、乡联系动员,说服亲朋和热血男儿参加抗日活动”。起义后被任命为第一支队司令。他利用自己商会副会长的影响力,为起义部队筹措物资经费做了大量的工作,为抗日部队早期的稳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不止向各方筹集善款经费,自己更是倾囊相出,陆续把店铺的资金拿出用于部队急需,以至于后来把店铺变卖把钱都支援了部队发展,至于具体数目已无从考证,也无需考证。1938年6月,部队司令部按照党的部署在进行整编时,考虑到抗日部队组建初期人员成分较杂,为保证整编顺利,需要抽调部队精干力量组建一个“拳头”部队为特务营,以此保障整编行动顺利进行。司令部选中了马天民领导下的第一支队,马天民顾全大局毫不犹豫地服从司令部安排,把第一支队精干力量抽出组建成特务营,交给司令部指挥,其他力量组建成独立营并任营长,这是马天民第一次任独立营营长。独立营在开展对敌斗争的同时,肩负为部队筹集各项物资经费的重任。
当司令员马耀南牺牲后,部队出现严重减员与军心不稳的情况,副司令杨国夫特别召见马天民,委以重任,命令马天民把其领导的独立营重新组编,这是马天民被第二次被任命为独立营营长。独立营此时肩负特殊任务,召集失散、离队队员归队,筹集部队急需的物资经费并搜集枪支弹药补充部队急需。此时,日寇为控制占领区疯狂对我军民进行扫荡,施行“三光政策”,恩威并用,拉拢意志不坚定的人员,重金悬赏通缉我军知名将领。马天民在一次执行任务中被汉奸出卖,不幸壮烈牺牲,残暴的日寇为镇压民众,动摇我抗日部队军心,残忍地把马天民的头颅割下,悬挂在长山县城广场旗杆示众。后来,渤海区党组织和政府为纪念马氏三兄弟为革命做出的丰功伟绩,把长山县改名为耀南县,把长山县第三区改名为晓云区,把当时的桃园乡改名为天民乡。
“一马三司令”,这一称呼是当年当地百姓对他们兄弟三人领导抗日的赞誉,随着时间的远去,这一称呼由最初人们对他们的爱戴转变为对他们的敬仰。伴随时代的久远,又赋予了它另外一种含义,每当人们提起这个名字,总会想起那段峥嵘岁月的抗战史,这一名字也已逐渐演变为一种情结,一种思绪,每当说起这个名字就会想到他们身后那群为民族独立解放而英勇献身的英雄们。“一马三司令”在国家危难,民族危亡关键时刻,毁家纾难,以对祖国人民的赤胆忠诚和满腔热血,以壮烈牺牲之决决,同赴国难,实现了他们人生的铮铮誓言,在人们的心目中,树起了不朽的丰碑,人们在不同时期以各种方式去缅怀纪念他们。新时代又该如何更好地去宣传他们的事迹,弘扬他们的革命精神,激励人们为民族复兴而奋发有为,成为一道新的思考题。
作者简介:马拥军,汉族,1969年11月生,中共党员,函授大专学历,退伍军人,著名抗日英烈马耀南之子马立修之四子,现为周村煜鑫电器商行经理。在部队服役期间因工作积极突出,荣立师政治部三等功一次,受到嘉奖二次。多年来热心红色文化宣传,多次参加各级政府单位举办的红色文化主题活动,对相关文艺作品提出意见或建议,参与电视剧《一马三司令》制作,为该片监制人,是周村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会员,近日又接受央视直播间栏目关于“一马三司令”抗日事迹的采访。
链接
“今朝杯”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
暨庆祝商河解放80周年主题征文启事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商河县解放80周年和济南今朝酒业创办80周年。为弘扬伟大抗战精神,铭记历史,讴歌新时代,特举办“今朝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暨庆祝商河解放80周年主题征文活动。
启事如下:
一、活动主题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暨庆祝商河解放80周年
二、组织单位
指导单位:济南市文联
济南市作家协会
主办单位:山东省写作学会
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商河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承办单位:商河县作家协会
商河县教育体育局
商河县退役军人事务局
协办单位:山东麦德森传媒集团
济南飞鹤玻璃制品工艺制品有限公司
山东新合成包装有限公司
独家冠名:济南今朝酒业有限公司
三、征稿体裁
本次征文限诗歌、散文两种体裁。突出思想性、文学性、时代性。散文要求3000字以内,诗歌要求50行以内,古体诗和新诗均可。
四、稿件要求
所有作品必须原创首发,若发现抄袭或一稿多投者,取消活动参赛资格;
来稿须注明“今朝杯征文”字样,文后注明作者200字以内简介、单位、电话等信息;
投稿一律用真实姓名,化名重复者不予评审;
散文限每人1篇,诗歌限2首。
五、征稿时间及邮箱、微信
2024年10月3日起至2025年8月31日
散文投稿联系人、电话、邮箱、微信:
王连勇13210500123(微信同手机号) shwynj431@163.com
诗歌投稿联系人、电话、微信:
廉德忠 15553168276(微信同手机号)
六、作品刊发及评奖
本次征文将为应征作品在《都市头条·济南头条》设立专栏刊发推介,择优在其他报刊媒体推荐发表,获奖作品将有机会入选《商河文艺年鉴(2024)》。
七、奖项设置
分设成人组和学生组,其中,散文诗歌分别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优秀奖15名,学生组另设优秀组织奖1名。获奖名单将在《都市头条·济南头条》发布。
八、颁奖
所有获奖者将在泉城济南举行隆重的颁奖典礼,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2024年10月3日







茶水分离 市树市花,扫码聆听超然楼赋
超然杯订购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
丛书号、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