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广祥著作推荐
罗宏安 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第七届名誉理事,海南省诗词学会理事,海南省楹联学会副会长,海南省昌江县诗联学会名誉会长。
海南铁矿地质公园感吟
文/罗宏安
蛮荒琼岛蕴奇珍,诱使东瀛贼唾津。
矿历沉浮连国运,金山史鉴慰何人。
知者理事赏评:
这首诗《海南铁矿地质公园感吟》由罗宏安创作,以海南石碌铁矿的历史为背景,抒发了对国家命运与民族记忆的深沉感慨。
首句开篇点题,突出海南石碌虽地处边陲,却蕴藏珍贵矿产,是中国最大的富铁矿之一,被誉为“亚洲第一富铁矿”。
次句揭露日本殖民者的掠夺行径,隐含民族伤痛。抗日战争1939年至1945年,日军占领海南,疯狂掠夺石碌铁矿资源,强迫中国劳工开采,造成大量人员死亡,史称“石碌铁矿万人坑”。
转句由物及国,升华主题,强调资源与国家发展的深刻联系。解放前,铁矿被日本掠夺。建国后,铁矿为新中国鞍钢工业建设的重要资源。随着环保意识增强,石碌铁矿转型为地质公园,成为历史见证。
结句以留白式结尾,引发读者对历史、资源与民族记忆的思考。铁矿的沧桑历史究竟能给后人带来怎样的启示?是对侵略罪行的警醒,还是对资源开发的反思?
整首诗歌通过铁矿的视角,串联起海南岛的殖民史、建国后的工业史,以及当代的生态转型,以小见大,展现中华民族从掠夺到自强、从开发到保护的历程。
这首诗既是历史的注脚,也是对未来的叩问,体现了罗宏安诗人对民族记忆与资源命运的深刻关怀。
知者理事依韵赋七绝,以期共情。
琼崖铁矿赋
亿年熔骨铸苍岑,一脉金涛隐瘴林。
屈指倭氛劫掠日,岂知沙砾亦吞金?
诗句引用《诗经·大雅》“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喻铁矿资源承载的民族记忆如沙中金粒,历劫不磨。末句以反问作结,强调历史教训的深刻性,沙砾虽小,却因侵略者的掠夺而转化为沉甸甸的国耻警示。
潘江妹,知者理事平台编辑,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海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海南省诗词学会会员,海南省司法系统文学艺术联合会会常务理事,海南诗社秘书长。
著有诗集《思念》《醒海》《2008 中国》(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执行主编《与天涯一海南诗社四十周年诗选》《彩雀吹潮》《文论所以然》《陵水人家》《春山秋水一寸心》《泛舟联海》《南苑沧桑》《偶感成联》《浪花》等。
盛欣夫青墨鱼瓷艺术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