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最美,是狭路相逢的勇者无惧
最美,是栉风沐雨的平安守护
最美,是平凡岗位的坚守奉献
最美,是为民服务的赤诚之心
……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群众第一、基层第一、民警第一”理念,“洛宁公安”微信公众号持续推出“寻找最美”系列主题宣传展播专栏,深入挖掘宣传全县公安民辅警忠诚履职、实干担当、勇于创新、甘于奉献、服务人民的时代风采,唱响“最美”主旋律,传递“最美”正能量,激发全警最强战斗力,凝聚起洛宁公安奋发前行的磅礴力量。

刘腾飞
刘腾飞,男,2021年3月参加公安工作,洛宁县公安局陈吴派出所上亿警务室社区民警。
作为一名社区民警,他始终牢记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努力为构建和谐、稳定、安全的社区环境贡献力量。
管理实有人口 夯实基础信息
实有人口管理是社区警务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依托“一标三实”平台,他重点从以下方面开展工作:
(一)精准采集信息,实现动态更新。
一是利用无人机技术,将辖区各个行政村逐一拍摄高分辨率的俯瞰图(即航片影像图),对航片进行拼接后得到一幅完整的社区航片图,通过电脑将航拍图进行标准地址标注。根据农村分散、杂居的特点,利用网格化管理,按区域50户左右为一个网格,然后对网格内的房屋进行编号,在村干部的陪同下按网格进行入户走访,这样按图索骥,确保了信息的准确性。每走访一户,要详细询问情况并登记清楚。属于社区管理的重点人员、重点场所的要特别注明、标明,另外就是收集矛盾纠纷、进行反诈宣传、禁毒等事项。同时为了以后派出所打防工作需要,在入户走访的时候,要登记好监控设备情况,谁家有、哪条巷子有、哪个路上有要在图上标清。
二是对走访的数据按网格进行电子化,相关的基础管控人员、场所以及其他管控要素制成表(类型不一样、要素内容不同),装订成册,形成“一村一册”。真正把“一标三实”这一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化的东西,变成了具体的东西,变成了一本书、一本记录村子的书,极大地方便了社区警务工作的开展。
三是针对流动人口,结合“线上自主申报+线下走访核查”模式,利用“警务通”手机实时更新信息,累计登记流动人口235人次,更新变动信息110条,有效消除管理盲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
(二)以一标三实为载体,开展基础管控工作。一是重点人员精准管控。对重点人群建立“一人一策”台账,联合司法所、村干部定期走访,落实帮扶措施,同时,加强对重点人员的日常监管,及时掌握其活动轨迹,全年未发生重点人员脱管漏管事件。二是重点场所动态管理。定期组织民辅警、乡政府主管行业安全工作人员,对辖区学校、医院、企事业单位、加油站、加气站开展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整改消防安全隐患。三是重点行业源头治理。针对辖区旅馆、废旧金属收购点、寄递物流网点,检查是否严格落实实名登记制度,安装视频监控,落实六必须制度,从源头上切断违法犯罪流通渠道。

掌握社情民意 筑牢平安根基
社情民意是社区治理的“晴雨表”。通过“一标三实”数据与日常走访结合,他着力构建“警民联动”信息网络:
(一)深入社区倾听民意。坚持定期深入辖区,与村民面对面交流,倾听他们的诉求和意见,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存在的问题。通过座谈会、走访等方式,广泛收集社情民意,及时掌握辖区的动态和热点问题。
(二)建立166N团队。在辖区内发展了一批信息员,包括村干部、网格员、治安积极分子等。他们分布在社区的各个角落,能够及时发现和反馈各类治安信息和社情民意。通过信息员的反馈,能够及时了解社区内可能存在的矛盾纠纷、安全隐患等问题,提前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三)用好微信群。加入并利用各村微信群,方便居民随时反映问题和情况。同时,通过分析各村微信群内的话题数据、网络信息等,及时掌握社区的治安动态和社情民意。

加强安全防范 织密防控网络
安全防范是社区警务工作的重中之重。他以“一标三实”为基础,构建“人防+技防+心防”三位一体防控体系:
(一)强化群防群治力量。在人员密集场所、烧烤摊点、台球厅等联合成立最小共治单元,对最小共治单元成员进行安全培训,要求最小共治单元成员佩戴红袖标、红马甲及小红帽等统一标识,遇到突发事件先期进行处置。定期组织警务室民辅警按照既定的巡逻路线和时间,对社区进行日常巡逻。巡逻过程中,重点对人员密集场所、治安复杂区域进行巡查,及时发现和处置各类治安隐患。
(二)开展安全防范宣传。结合社区实际情况,定期开展安全防范宣传活动。通过张贴宣传海报、拉横幅、发放宣传资料、举办安全讲座等形式,向居民宣传防盗、防骗、防火等安全知识,增强居民的安全防范意识。
(三)加强安防设施建设。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加大对社区治安防范设施的投入,逐步在辖区重点场所安装视频监控设备,完善治安防范设施。同时,加强对居民的宣传教育,引导居民自觉加强自身防范,提高社区整体防范能力。

维护社区秩序 净化治安环境
社区秩序是群众安全感的重要保障。他以“一标三实”为支撑,聚焦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
(一)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依托“一标三实”数据定位,主动排查邻里纠纷、家庭矛盾等苗头性问题,发挥组干部、村干部、包村乡干部、包村镇领导和驻村民警、公益律师、“四官”服务队等各方优势,努力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避免“民转刑”“刑转命”案件发生,确保矛盾纠纷化解在当地,解决在基层。
(二)严打违法犯罪。对辖区内发生的治安案件,及时出警,依法处理。在处理过程中,注重调查取证,确保案件处理的公正、公平、公开。同时,加强对违法人员的教育,使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避免再次违法。利用“一标三实”数据精准锁定嫌疑人,协助破获盗窃、赌博案件12起,抓获逃犯1名,辖区刑事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25%。

服务辖区群众 践行初心使命
服务群众是社区警务工作的根本宗旨。他坚持将“一标三实”数据转化为便民利民的实际举措:
(一)提供便民服务。在警务室设立便民服务点,为居民提供户籍业务咨询、证件代办、证明开具等服务。同时,利用各村微信群,及时发布警务工作动态、安全防范提示等信息,方便居民随时了解警务工作情况,咨询相关问题。
(二)关爱弱势群体。关注社区内的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定期上门走访,了解他们的生活需求和困难,及时提供帮助。联合社区干部、志愿者开展关爱活动,为他们送去生活物资和精神慰藉。
(三)回应群众诉求。对居民反映的问题和诉求,及时回应,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加以解决。对于一时无法解决的问题,向居民做好解释工作,争取居民的理解和支持。

在担任社区民警工作中,刘腾飞始终坚守初心、牢记使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优秀社区民警的责任与担当,得到了辖区居民的广泛赞誉和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通过依托“一标三实”平台,社区警务工作实现了由“被动应对”向“主动治理”的转变,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显著提高。下一步,他将继续深化数据应用,创新“智慧警务”模式,推动社区警务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为打造平安、和谐、幸福的社区环境贡献力量。
来源:洛宁公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