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啼序·飞夺泸定桥(词林正韵)
作者:薛志鹏
荒崖怒吞铁索,任硝烟骤起。
那泸定、汹涌沧澜,泣诉艰厄时势。
十三链、孤悬两岸,难消勇士英雄气。
一日奔二百,夜飙四十余里。
安顺场边,敌众我寡,问英雄何畏。
洒热血、抛却头颅,诸君无怨无悔。
踏泥丸、雄浑激越,破重障、霜刀频试。
二郎山,绝壁凌霄,离天三指。
渔家放桨,巧渡精兵,更前赴后继。
炮火烈、漫天倾覆,匍匐前行,奋力争先,以身为垒。
嘶穿海岳,烟波呜咽,凌空飞纵惊洪破,记当时、一啸千河泪。
西风怒吼,廿二勇士冲锋,欲与天公相比。
丹心如故,赤帜高擎,仗救民大义。
忆往昔、峥嵘迢递。绝境重生,一往无前,古今堪纪。
身经百战,饥寒交迫,披霜撼月捐躯处,看今朝、恍若魂犹似。
长歌泸定精神,光照千秋,万年铭记。
【注】
①本作,是笔者应周总理秘书、国宝人物、书画艺术家古今明先生托付所创《三长精神诗词300首》暨《长江精神诗词100首》《长征精神诗词100首》《长城精神诗词100首》之一。
②飞夺泸定桥:红军长征至大渡河,为渡难关,红四团一昼夜奔袭240里,22勇士踏索夺泸定桥,破敌防线,打开通道。
③泸定、安顺场、二郎山:飞夺泸定桥战役的关键地点。
④十三链:泸定桥上的十三根铁链。泸定桥,建于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大渡河上的关键通道,由13根碗口粗的熟铁链构成。敌军拆除桥上木板,仅留13根光秃秃的铁链,桥头构筑碉堡、架设机枪,封锁铁链通道,脚下是巨浪滔天的大渡河水,无任何遮挡。
④一日奔二百,夜飙四十余里:指红四团一昼夜奔袭240里的急行军壮举。据载,1935年5月28日凌晨红四团接到必须在29日夺取泸定桥的紧急命令,立即开始奔袭,并于29日清晨6时许赶到泸定桥展开夺桥战斗。
④廿二:二十二。廿(niàn),意为二十;廿二暨二十二。古籍、诗词、文言文中常见作用词汇。
⑤渔家:指飞夺泸定桥战役中,帮助红军摆渡的当地渔民。
⑥2024年12月18日,书于浙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