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历下区作协举行第七期明湖读书会
王方晨倾听畅谈新作《快雪时晴》

为助力全民阅读、共建书香社会,8月17日,济南市历下区作家协会第七期明湖读书会于济南尊御府营销中心举行。山东省文联副主席、著名作家王方晨、《山东工人报》《职工天地》杂志副总编辑丁秀胤、历下区作协主席刘勇及副主席杨福成、王玉河出席了读书会,历下区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曹竹青主持活动。本期活动以“书香泉韵”为主题,围绕书写历下进行创作分享与作品研讨,助推历下文学创作繁荣发展。

王方晨携新作《快雪时晴》参与读书会创作谈并与大家深入交流。这部短篇小说刊登于《中国作家》2025年第5期,后被《小说选刊》《小说月报》《新华文摘》等文学选刊转载,王方晨在小说中开辟了老济南柔佛巷这一地理坐标,泉水、护城河、青龙桥、泉城路等都是历下的重要地理符号。

刘勇、王玉河分别从小说的传统文化底蕴与历下的地域性进行了评价,姜志强、于海跃、孙朴君、吴云珺、周士诚、马秀芸等人从自身文学经验出发,分享了阅读小说《快雪时晴》的感悟。其中,姜志强认为,王方晨《快雪时晴》意蕴深刻,借老竹的“舍”“得”人生,以及“空书”“知音”等情节,将传统文化与现代书写相融,展现文人风骨,表达了对艺术虔诚、情义坚守等永恒价值的追求,于小故事中蕴含大格局与深哲理。
王方晨倾听了大家的观点,并结合自身经历强调了阅读对于创作的重要性。随后,王方晨以《快雪时晴》为例,说明创作先确定方向,从题目、观念出发,充分调动知识储备。为什么作品题为《快雪时晴》?王方晨讲到,他想创作一部反映传统文化的作品,要有儒雅的气质、有内涵、还要轻快、透亮。《快雪时晴》是从王羲之书法名帖获得灵感,主人公老竹因为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坚持,在逆境中找到了自己的光明之路。王方晨谈到个人经验在创作中的作用,认为创作要深入挖掘内涵,融入真实生活和情感,把当地元素巧妙融入情节,与人物生命情感紧密相连。比如,泉不仅仅是一个实际存在的事物,更是一种象征和情感的载体。最后,王方晨表达了对历下区作协工作的肯定以及对青年作家们的期待。

会员创作分享环节,孙葆元分享了自己创作的历史小说《砚里山河》和在“山水泉城·诗画历下”诗词大赛中的获奖作品,对如何创作符合时代需求的历史小说和古诗词的写作经验做出阐述;黄鸿河分享了散文《小河:五龙潭生产渠的由来》;赵志刚朗诵了诗歌集《初心致远》中写济南的作品;高嵩分享了诗歌《趵突泉东路》等,老作家与年轻作家在对话中不断启发灵感。

丁秀胤表示,文学的花园应当有各色花朵争奇斗艳,即使成为不了最灿烂的那朵,也应当努力开花,让文学真正滋润与之互动的每一个灵魂。
刘勇在活动最后总结:文学是个人关于世界人生的切身体会,文学作品由个人经验上升至共性思考,并通过独特的表达与万千读者的个人经验相互碰撞,达成许多切身的震颤,进而让更多人感受世界的丰富与深刻。







茶水分离 市树市花,扫码聆听超然楼赋
超然杯订购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
丛书号、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