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铁成(涟水社)



【正宫•太常引】贺抗战胜利八十周年
烽烟曾黯旧神州,豺虎躏田畴。断壁宿寒鸥,鏖战处、英风贯牛。
【幺篇】
八年浴血,终消氛祲,四海庆安游。国耻刻心头,喜此日、风和景柔。

易铁成《【正宫•太常引】贺抗战胜利八十周年》评述
作者与创作背景
易铁成是中华潇湘涟水社的成员,其诗词作品曾发表于《齐鲁风文学》等平台。涟水社可能是一个地方性文学团体,与江苏省涟水县的文化活动密切相关。这首散曲创作于202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正值全国举办各类纪念活动之时。
曲牌与格律分析
【正宫•太常引】是元曲中的一种曲牌,属于仙吕宫调。其格律特点包括:
双调五十字,前段四句四平韵,后段五句三平韵
严格遵循平仄规则,押韵工整
常用于抒情或叙事表达
易铁成此作完全符合曲牌格律要求,体现了传统散曲的形式美。
诗词内容解析
上阕:历史记忆
"烽烟曾黯旧神州,豺虎躏田畴"——以"烽烟"、"豺虎"比喻日寇侵略,描绘了国土沦陷的惨状。"断壁宿寒鸥,鏖战处、英风贯牛"则通过战后废墟与寒鸥的意象,衬托出抗日将士的英勇精神。
下阕:和平展望
"八年浴血,终消氛祲,四海庆安游"概括了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国耻刻心头,喜此日、风和景柔"表达了铭记历史、珍视和平的双重主题,与当前纪念活动中"警钟长鸣"的主旨相呼应。
艺术特色
意象运用:通过"烽烟"、"豺虎"、"断壁"等战争意象与"风和景柔"的和平意象形成强烈对比。
情感表达:从悲壮到欣慰的情感转变,体现了民族从苦难到复兴的历史进程。
语言风格:既保持了散曲的通俗性,又融入了文人诗的典雅,如"英风贯牛"化用《左传》典故。
时代价值
在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这首作品具有特殊意义:
以传统文学形式承载历史记忆
呼应了"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的纪念主题
展现了中华文化在苦难中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
同类题材作品中,此作以简练的散曲形式表达了丰富的历史内涵,在艺术性与思想性上均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