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洛宁县长水镇长水村一项惠民修路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工程涉及部分土地征用和树木砍伐,这本是提升村民出行便利的好事,却因一棵杨树的归属权,在工业区板厂门口引发了村民贺某家人与白某家人的激烈争执。
双方家人均坚称这棵即将被砍伐的杨树系自家所种,互不相让。归属权不明,争执不休,树影下情绪升腾,邻里情谊面临撕裂。闻讯后,长水派出所民警迅速响应,第一时间奔赴现场,在炎炎烈日下搭建起临时调解阵地。
面对各执一词的复杂局面,民警没有急于下结论,而是积极与村委干部沟通,并耐心倾听当事双方诉求,梳理过往点滴,从蛛丝马迹中寻找依据。
经了解,该杨树树龄十余年,种植时手续不全,村集体无明确登记,双方均能提供部分间接人证,但缺乏直接、过硬的权属证明。在掌握关键信息后,民警精准定位争执核心——该杨树历史归属模糊,双方均缺乏过硬的权属证明。鉴于此,民警巧妙引导双方跳出眼前利益,回溯邻里互助岁月,唤醒彼此心底那份质朴乡情,并顺势提出兼顾双方情感与利益的折中方案。
在民警和村委会干部见证下,双方现场签下调解协议。树影婆娑中,两只手紧紧握在一起。工业区门口的这场风波,终在法与情的交融中平息。
这场因修路征地引发的“树争”风波,民警没有就事论事,而是深挖根源、精准施策、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将矛盾调解,用心修复了濒临破裂的邻里情谊,保障了惠民工程的顺利推进。
汗水浸湿的警服,见证了他们服务群众的赤诚;当事人握手言和的瞬间,诠释了“枫桥经验”在基层的旺盛生命力。
供稿:长水派出所 马皓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