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5年8月18日至19日,西安玉立教育集团举办为期两天的“从个体出发育人教育改革培训会”,聚焦教育本质重构与课堂形态革新。会上评选出三名学习标兵,今特选一等奖获得者赵凯迪的心得佳作与读者分享。其文以“三标课堂”实践为镜,以师者初心为引,从理念共鸣到场景感动,再到实践顿悟,层层剖析“从个体出发新教育”的教育智慧,字间可见教育者对生命成长的敬畏与热忱,为这场改革探索留下生动注脚。
今日参与“从个体出发的育人教育改革专题学习”,《大众教育学》的理念如春风化雨,其中三句箴言如黄钟大吕般叩击心灵——
其一,“我爱我的国家,从个体出发,关注每一个孩子,我早生华发;成就每一个孩子,我怒放心花;成就每一个孩子,我一生荣华”——这不仅是教育箴言,更是师者生命的诗意绽放;
其二,“从个体出发,让不同的人成为不同的人,让不同的人成为快乐幸福的人,让不同的人共建一个大同世界。”——这三重境界勾勒出教育最本真的模样;
其三,“角度决定态度,态度决定高度,高度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出路决定人生。”——这条逻辑链如明灯,照亮了教育者的修行之路。这些金句让我深刻体会到,教师肩头承载的是无数生命的无限可能。
培训会上,我看见的三件事情,最让我感动——
① 学生眼神的变化——从最初的茫然到闪烁自信的光芒。当孟老师引导一个原本怯懦的学生完整表达观点,并给予肯定时,那个孩子眼睛亮了起来,仿佛找到了学习的勇气。
② 课堂氛围的转变——从“教师单向输出”到“师生深度对话”。传统课堂常见“教师讲、学生记”,而三标课堂里,学生不断提问、讨论、争辩,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③ 教师角色的升华——从“辛苦的灌输者”到“智慧的引导者”。看到老师们不再疲惫地“满堂灌”,而是通过巧妙提问和适时点拨,让学习自然发生,我感受到了教育的另一种可能。
一天的培训,我最想说的三句话(三个感悟)——
① 教育不是灌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真正的学习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探索,教师的责任是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
② 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独特的种子,教育就是提供适合的土壤、阳光和雨露。不能用同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学生,因材施教才能让每个生命绽放光彩。
③ 最好的课堂不是教师讲得多精彩,而是学生学得多投入。教学效果的核心指标不是教师"教了多少",而是学生"学会了多少"、"思考了多少"。
今天的培训让我深刻认识到,教育不是机械化的流程,而是充满智慧与温度的生命互动。未来,我希望自己能成为:
学生思维的点燃者,而非知识的复读机;
个性化成长的助力者,而非标准化考核的推手;
终身学习的践行者,在不断反思中提升教育智慧。
教育之路,任重道远,但方向对了,就不怕路远!
青力点评
赵凯迪的文章以细腻笔触记录育人教育改革学习感悟,从理念金句到课堂实践,层层递进展现教育本质的回归。三句箴言叩击初心,三个感动瞬间见证成长,三个感悟直击教育内核,最终凝练出对教育者角色的深刻重构。文字既有理论高度的思考,又有实践温度的体察,将“从个体出发新教育”的理念具象化为可感的教育场景,字里行间流露着对教育本真的敬畏与追求,为教育者提供了兼具思想性与启发性的实践镜鉴。
责编:唐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