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 - 西厢”圆梦欧洲文旅三部曲
8月7日至18日,中国《西厢记》文化学者、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特邀院士雷建德,业界称其“雷 - 西厢”,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欧洲文旅之行。在张仕辛Cindy翻译、雯婷摄影师的支持和协助下,雷建德特别到访“巴黎莎士比亚书屋”、“意大利朱丽叶故居”和“意大利比萨斜塔”。这一系列行程宛如一部精彩的中外文化旅游三部曲,并且通过“都市头条”、“今日头条”、“华人头条”、“中宏网”(国家经济视窗)及其相关日报、晚报、青年报、市场信息报等媒体系列报道,在文化交流领域激起层层涟漪。
中国文化学者雷建德拜访巴黎“莎士比亚书屋”
巴黎:邂逅莎翁之境,中西爱情文学共鸣
雷建德的欧洲文化之旅来到了巴黎塞纳河左岸的“莎士比亚书屋”。这家世界闻名的书店与巴黎圣母院隔河相望,是当地著名的文化地标和“网红打卡地”。踏入书店,雷建德仿佛置身于一个跨越时空的文学殿堂,店内琳琅满目的书籍中,莎士比亚的经典作品熠熠生辉,其中《罗密欧与朱丽叶》更是占据了重要位置。
作为深入研究中国古典爱情名著《西厢记》五十一年,并系统将其与《罗密欧与朱丽叶》进行纵横向比较的学者,雷建德深知两部作品虽诞生于不同国度和时代,但在爱情主题的表达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他先在书店门前留影,后在书店中与读者们热情交流,生动地介绍中国《西厢记》的故事和文化内涵,分享自己对中外两部爱情作品比较研究的独到见解。他的讲述引发了现场读者的浓厚兴趣,不少人表示对中国古典爱情名著《西厢记》充满了好奇与期待。此次在“莎士比亚书屋”的交流,为中西方爱情文学的对话搭建了新的桥梁,让更多人感受到了中国《西厢记》的独特魅力。
中国文化学者雷建德拜访意大利维罗纳的“朱丽叶故居”-1
中国文化学者雷建德拜访意大利维罗纳的“朱丽叶故居”-2
中国文化学者雷建德拜访意大利维罗纳的“朱丽叶故居”-3
维罗纳:走进朱丽叶故居,探寻爱情传奇
离开巴黎后,雷建德一行来到了意大利维罗纳的“朱丽叶故居”。这座充满浪漫气息的故居因莎士比亚笔下的经典爱情故事而闻名于世。故居的庭院中,朱丽叶的雕像静静伫立,墙上满是来自世界各地游客留下的爱情寄语。
雷建德站在故居前,思绪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中国古典《西厢记》中张生和崔莺莺的爱情故事里。他感慨地说:“虽然《西厢记》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背景和表现形式有所不同,但它们都表达了人类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这种情感是跨越文化和地域的。”
先在故居外,雷建德赠送了其先前与音乐大家张福全、宗国昌合作出版的《民族交响叙事曲<西厢记>》;与此同时,还赠送了中国工艺美术家李兴骏书画作品“萧伯纳(世界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评论《西厢记》和《罗密欧与朱丽叶》”。
后在故居内,雷建德与当地的文化研究者进行了异国文化沟通,交流了他新近发表的研究成果:《悲喜交织的爱情镜像 :<西厢记>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戏剧美学比较》和《再论<西厢记>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纵横向比较》,探讨了两部作品在爱情表达、人物塑造等方面的异同。希望能让更多的世界友好人士了解《西厢记》,感受中国古典爱情文学的魅力。
(中国文化学者雷建德观赏意大利比萨斜塔)
比萨:仰望斜塔奇观,感受文化交融
雷建德欧洲之行一站是意大利的比萨斜塔。这座举世闻名的建筑以其独特的倾斜姿态吸引着无数游客的目光。站在斜塔下,雷建德不仅被其壮观的建筑风貌所震撼,更联想到了自己作为景区文化顾问中国山西永济普救寺里的莺莺塔。莺莺塔同样具有独特的声学效应,与比萨斜塔一样,都是世界公认的人类建筑智慧的结晶。
雷建德认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遗产虽然各具特色,但它们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这次欧洲之旅,他希望能够进一步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让更多人认识到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他表示,未来将继续致力于《西厢记》的研究和传播工作,让这部中国古典爱情名著在世界文化的舞台上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雷建德的这次欧洲文旅之行,不仅是一次有目的的文化探索之旅,更是一次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生动实践。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文化传承与交流的重要意义,相信在他的努力下,《西厢记》所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将在国际上获得更广泛的认可和传播。
(本报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