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南京明城墙
隆光诚(广西南宁)
倾朝竭力筑高墙,失道劳民日久长。
叠叠瓮城蟠铁壁,重重凤阙固金汤。
钟山风物英灵秀,玄武烟波渺漭泱。
帝制大君终覆灭,管他是否缓称王。
结构与主题
本诗以明城墙为切入点,首联直斥统治者“倾朝竭力”的劳民之举,颔联以“瓮城”“凤阙”等实景描绘城墙之雄,颈联借“钟山”“玄武”转向江南风物的咏叹,尾联回归历史批判,呼应“失道而亡”的核心命题。整体起承转合分明,符合七律格律。
二、艺术特色
用典凝练:
“金汤”化用“金城汤池”典,暗喻城墙的军事防御功能;“缓称王”反用刘邦《大风歌》典故,讽刺朱元璋急于集权的野心。
意象对比:
“铁壁”与“烟波”刚柔并济,既显城垣森严,又透出金陵山水柔情,暗示暴政终难敌自然永恒。
批判视角:
尾联跳出咏物窠臼,以“覆灭”二字升华反封建主题,与唐代罗隐《金陵怀古》“不伐谋”句异曲同工。
三、历史回声
诗人将明城墙作为明代兴衰的物证,与清代袁枚《谒明孝陵》“冷雨凄风打六朝”的苍凉感形成跨时空对话,赋予古迹更深沉的警示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