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唯美的情怀
作者:谢述连
故乡是一首未曾写完的诗,每一个标点都浸着岁月的沉香。它藏在记忆的褶皱里,每当月光爬上窗棂,便会在心底泛起温柔的涟漪,让漂泊的灵魂找到归途。
故乡的清晨,总是被薄雾轻轻托起。老屋的瓦片上凝着夜露,在晨光中闪烁如碎银。灶膛里的余烬还留着昨夜的温度,早点的香气穿透木格窗,与竹林间新生的雾气缠绵在一起。村口的古樟树下,一阵牛群的项铃声如约而至,那声音穿过小溪和田间,惊飞了树林里打盹的小鸟,却在孩子们的睡梦里化作甜美的韵律。
故乡的四季是轮回的诗篇。春天,山坡上开满野花,紫的、粉的、白的,像打翻的颜料盒,肆意泼洒在青山绿水间;夏日,蝉鸣阵阵,树荫下老人们摇着蒲扇,讲着陈年旧事,孩子们追逐嬉戏,笑声惊飞了枝头的麻雀;秋天,稻田泛起金浪,沉甸甸的稻穗随风摇曳,收割的镰刀划过,留下一地丰收的芬芳;冬日,雪落无声,覆盖了屋顶与田间,整个世界变得纯净而安宁,只有炊烟从烟囱里袅袅升起,驱散了冬日的寒凉。
故乡的情,是烟火人间的温暖注脚。老表嫂总会坐在自家门口,手里忙着家务活,目光慈祥地扫过路口,见到每一个从外地回来的乡亲,都会微笑着招呼一声”回来啦”;村头的便利店,大门永远敞开着,老掌柜从不多言语,却总会在孩子们赊账时默默记下那小小的欠款,那种发自内心的微笑服务让人感觉很温馨。离乡越久,越懂得“亲不亲故乡人”的真谛。那个送你高山茶油的竹马之交,那个送你豆腐乳的嫂子,他们递来的不是简单的食物与问候,而是根系相连的归属感和熨帖人心的情感。
故乡的人,是最质朴的风景。他们总是笑着,眉眼里带着岁月的温和与生活的坚韧。遇到谁家讨亲嫁女,儿子弥月等喜事,总是亲朋好友来往频繁,左邻右舍穿梭不断。逢年过节,家家户户炊烟袅袅,飘出油炸果子的香气,杀猪宰羊的欢腾声与爆竹声响彻村落,交织成最动人的年味交响曲。人与人之间没有多少隔阂,有的只是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互相依存。
故乡的黄昏,暮色是一滴融化的蜜糖,缓缓渗入青瓦的缝隙。远山收起黛色的裙裾,将最后一线日光揉碎成粼粼的波光,撒在蜿蜒的溪流上。炊烟袅袅升起,裹着柴禾的暖香,与晚风跳一支缠绵的圆舞曲。田埂边的野菊镀了金边,蝉鸣声渐弱,仿佛大地轻哼的摇篮曲。露水开始草籽般降落,而蛙声已从芦苇荡的深处,铺开第一层夜的绸缎。这黄昏多像一封旧信——墨色渐淡的字迹里,藏着所有未曾说尽的乡愁。
多年后终于懂得,故乡从来不需要寻找。它是血液里流淌的月光,是童年那支芦笛吹出的旋律,是深夜梦中突然清晰的石拱桥。这份唯美情怀,早已化作生命的经纬线,无论走得多远,它始终是我们心灵的坐标系,标记着来时的路与永恒的归途。当城市的霓虹刺痛双眼时,只要想起故乡瓦檐上那一轮明月,便能洗净风尘,在人间烟火里,再次触摸到生命最初的温柔与安宁。
如今我漂泊在外,故乡却始终在心底最柔软的地方生根发芽。每当夜深人静,那些熟悉的画面便会浮现在眼前:老屋门前斑驳的门槛、屋后的那口老井、父母站在门口张望的身影......这些都化作思念的藤蔓,缠绕着我的心房。故乡,它用最质朴的美好滋养着我的灵魂,无论走多远,它都是我永远的精神原乡,是我心中最深沉、最唯美的情怀。
2025年8月18日
作者简介
谢述连(笑章爷),江西兴国人,中共党员,经济师。曾在多种报刊杂志上发表过多种类型的文章,多次获得各种奖项。退休后喜欢摄影和写作,容易触景生情,喜好借景抒情,用景物抒发不一样的情怀,用素笔书写不一样的人生,不唯书而书,只为抒而书。
(图文供稿:谢述连)
《新京都文艺》
欢迎原创首发佳作投稿!
投稿请加微信:874376261
投稿邮箱:874376261@qq.com
来稿请附个人介绍、自拍照片
以及注明作者微信号等通联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