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洛宁仓颉造字处碑考
(三)创修三清殿碑记
乾隆五十三年
(1788年)
原文
紫虚洞左有庙三楹,乃祖师之故宇,前人之修营也。朝代姓氏。俱有石碣,不容再叙。迨其后有薛君者,迁建新庙于洞之上原。说者曰:神之祠非人所宜居,故问空O年而风雨飘摇、倾圯殆尽矣。予则谓:神位固所宜避,而神物亦所当惜。每存改造之念,而力不逮。去年癸卯,予次男希贤重修广生圣母殿,O数金而不足禄息,年後而仍欠O。因会集化主数位,劝捐赀财,众皆慷慨乐施。约捐五十余金, OO成功,O嵗改造 ,撤旧从新。凡诸物件完好者存之,败坏者补之,相厥方位易西向而O南面,OO三楹,而塑三清神位于其中。户牖墙垣,暖阁台座,咸务整洁,不贪华丽,O始于丁未秋,迄今年戊申春三月告竣。斯举也,神明之余泽不致沦弃,前人之功德不终掩没,O足以遂予之夙志也,是序。
首事人:袁士友 儒交氏自序
次男:希贤 书丹
募化人:胡彦孔 胡彦卓 金克让 韦光实 袁士林 袁锦 韦秉儒 刘璿 薛尚友 张兴让
主持人:OOO
旹 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岁在戊申春三月之吉

意译
紫虚洞左侧建有庙宇三楹,此乃祖师旧居,为前人所修造。关于朝代及修建者姓氏,皆刻于石碣之上,无需赘述。其后,有薛君于洞上方的塬地迁建新庙。有人称,供奉神灵之处不宜人居,故而历经多年,庙宇在风雨侵蚀下,几近倾塌。
我却认为,神位固然应当避让,然神之居所亦当珍惜。我心中常存改造之念,无奈力有不逮。去岁癸卯年,我次子希贤重修广生圣母殿,花费数金仍不足,即便以禄息相抵,年后仍有亏欠。
于是邀集数位化主,劝众人捐资助修,众人皆慷慨解囊。共约捐得五十余金,得以成功修缮,当年改造,拆除旧物,焕然一新。凡物件完好者予以保留,败坏者加以修补,审视方位,由西向改为南向,重建三楹庙宇,并于其中塑三清神像。
门窗、墙壁、暖阁、台座等,皆力求整洁,不追求华丽。工程始于丁未年秋,至今年戊申年春三月竣工。此举使神明恩泽不致消逝,前人功德不被埋没,也终能了却我长久以来的心愿,故为此序。

作者简介:杨小沪,男,洛宁县景阳镇人,1947年生,中教一级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