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后再遇“日照”
黄海之滨的日照,恰似一颗被晨光吻醒的明珠。这座镶嵌在山东半岛东南部的滨海之城,因古人笔下“日出初光先得照”的独特意境得名,数千年间,海的壮阔与山的灵秀在此交织,孕育出自然生态的纯净、历史文化的厚重、港口经济的活力与旅游休闲的惬意——四大核心特质如同四条经纬线,在这片土地上勾勒出独树一帜的城市肌理,让“日照”之名不仅镌刻在地理版图上,更成为无数人心中的向往之地。
2025年8月13日21时,暮色中的日照机场灯火璀璨。当《裸山》《裸河》作者王世安走下舷梯,晚风带着海的咸湿扑面而来,瞬间唤醒了他尘封30年的记忆。上世纪90年代,他曾以新闻记者的身份踏足此地,那时的日照还带着青涩的滨海小城模样,沙滩上的渔船、老街里的叫卖声,是他镜头里最鲜活的底色。而此刻,眼前的航站楼玻璃幕墙映着漫天晚霞,远处的跨海大桥如银链般连接着两岸,道路上新能源汽车川流不息——30年光阴仿佛被压缩成一幅流动的画卷。这位以神笔描绘裸山裸河的作家,竟一时语塞,只是频频举起手机,想将这新旧交织的震撼瞬间,定格在镜头里。
这份震撼,藏在一组组亮眼的数据里。如今的日照,早已不是人们印象中单一的旅游城市:在海洋经济领域,它的深水港年吞吐量稳居全国前列;在生态保护方面,城市森林覆盖率连续多年领跑全省;在旅游产业这块“金字招牌”上,更是交出了令人惊叹的答卷。仅以海天旅游度假区为例,2025年五一假期,这里就凭借沙滩音乐节、帆船体验等特色活动吸引了超百万游客;时隔一个月的端午假期,游客量指数再创新高,达到128.79,连续两次位居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榜首。
当晚,《裸山》《裸河》作者王世安老师,在朋友圈发了一组照片:有他30年前拍的日照黑白老照片,有此刻机场外的璀璨夜景,还有一张他与“日照”路牌的合影,配文写道:“30年,从笔端到心头,这座城的光,一直都在。”字里行间,满是一位知名作家对这片土地的深情——那是对时光流转的感慨,更是对一座城市在岁月中愈发璀璨的由衷赞叹。而这份热爱,早已超越简单的重逢,成为人与城之间,一段跨越三十年的温暖对话。
【吴健/文 周琨 /图】视频/齐绍亮(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