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我的小村我的梦》新书分享会在北京图书大厦全国新书首发平台举行,该书的作者胡瀚现场分享了自己任驻村第一书记的亲身经历。

《我的小村我的梦》新书分享会现场。商重明 摄
《我的小村我的梦》以安徽省巢湖市黄麓镇为原型,讲述了清溪镇太和村驻村第一书记李为民深入乡村基层,与干部群众并肩作战,同甘共苦,投身乡村振兴事业的鲜活故事。书外,年近花甲的胡瀚,毅然报名前往巢湖市黄麓镇驻村,投身乡村振兴事业;书内,李为民是众多驻村第一书记的缩影,他们毅然舍弃城市的舒适生活,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为乡村的发展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

《我的小村我的梦》
作者:胡瀚
版本:安徽文艺出版社
2024年8月
虽因病提前结束任期,但胡瀚并未停止追逐乡村振兴之梦的脚步,而是以亲身经历与感悟创作出《我的小村我的梦》这部小说。在该书的序言中,安徽省第六届文联主席吴雪写道,“书中不但描写了清溪镇的美丽风光,而且叙述了清溪镇的历史渊源,同时也描写、叙述了附近烔炀镇、柘皋镇、夏阁镇、银屏镇、散兵镇的美丽风光和历史渊源。书中介绍了巢湖市的两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个是巢湖民歌,另一个是掇英轩纸笺加工技艺。书中还叙述了关于巢湖由来的‘陷巢州’古老传说,描述了巢湖地区清明、夏至、中秋、春节,结婚、‘害伢子’、生子,插秧、上梁、乔迁,放牛、放鸭、跟猪、打猪草等民俗,让人仿佛走进巢湖历史风俗的画卷之中,在不知不觉中品尝了来自巢湖岸边的乡土佳肴,体会到了巢湖这个鱼米之乡的风土人情。”
比如书中提到的打秧草,曾经是巢湖农村孩子最普遍的“功课”。胡瀚这样写道:打秧草主要是铲取漫山遍野的野草,有青稞草、青蒿、蓼子草和刺儿菜等,哪儿草茂盛便往哪儿去,打秧草的目的是积肥。每到这个季节,家家户户的水田边总有一堆堆从四处铲割下来的青草,只等太阳晒热田里的秧水,便把这些青草均匀地撒开,再用脚把它们踩进烂泥里,不出几天,这满田的秧水就会变成灰黑色,而且散发着一阵阵腐臭,青草此时已经沤烂成肥了。也有些草是不能下田的,有刺的草不能要,还有一种叫田蒲胆的草也不能要,据说它下了田,田里的蚂蟥就会疯长……孩子们打秧草的场景和乡村生活就这样跃然纸上。
活动现场,胡瀚分享了书中描述的许多趣事。书中,李为民书记为村民销售农产品,葡萄、蓝莓、粮食等在他的努力下走向更广阔的市场,解决了村民的销售难题;修路、推动村庄整体搬迁,改善了乡村的基础设施与居住环境;创建信用村,为乡村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信用氛围;积极争取八千亩高标准农田治理项目,提升农业生产水平。一桩桩实事见证了一个集体经济薄弱的乡村向强村的转变,清晰地勾勒出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与借鉴样本,也展现了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的鲜活过程与丰硕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