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末伏吟
蒙世清(云南昭通)
赤轮垂野烁金辉,燥雾蒸林鸮倦归。
纨扇徐摇驱溽暑,冰瓷慢敛沁秋霏。
蝉鸣裂石穿疏影,桂魄流霜浸翠微。
梧叶未黄风已动,衡阳信至授青飞。



意象经营:
首联以“赤轮”“燥雾”奠定末伏酷暑基调,鸮鸟倦归的细节暗含动态,强化了热力对生态的侵扰。
颔联转以人之应对,纨扇、冰瓷的雅趣消解了暑气,与“秋霏”呼应,暗示节气更迭的微妙。
声律与对仗:
“蝉鸣裂石”与“桂魄流霜”形成视听通感,裂石之躁与流霜之静构成张力,末字“影”“微”押灰韵,清越收束。
颈联“梧叶未黄”与衡阳雁信(尾联)的时空联结,未落叶而风先至,暗合末伏“秋前暑后”的特征。
文化符码:
“衡阳雁”作为秋信,与《滕王阁序》“雁阵惊寒”异曲同工,赋予末伏以时间流逝的隐喻。
“桂魄流霜”化用李商隐“玉轮顾兔初生魄”,将月华与清凉意象绑定,反衬余暑。
总体而言,此诗工于立象,声律严整,既有对末伏暑气的摹写,又含对秋序的敏锐捕捉,技法成熟而意境开阔,堪称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