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步韵徐夤《萤》
隆光诚(广西南宁)
寥寞芸窗四壁空,幽光明灭映檐栊。
知音总是良时外,遂意偏逢黯夜中。
寂寂孤清桑梓月,翩翩隐逸草花丛。
灵辉瞬霎足惊艳,狷士陶欣魏晋风。
唐·徐夤《萤》原玉:
月坠西楼夜影空,透帘穿幕达房栊。
流光堪在珠玑列,为火不生榆柳中。
一一照通黄卷字,轻轻化出绿芜丛。
欲知应候何时节,六月初迎大暑风。
评述
格律与步韵严谨性
本诗严格遵循七律平仄规范,押冬韵(空、栊、中、丛、风),与原作韵脚次序完全一致,体现"步韵"的严谨性。颔联、颈联对仗工整:"知音/遂意"(并列)、"寂寂/翩翩"(叠词对),"桑梓月/草花丛"(意象对),延续了徐夤原作中"珠玑列/榆柳中"的典雅风格。
意象创新与情感表达
诗人将萤火意象从自然物候(大暑)转向人文精神:
"芸窗""桑梓月":以书斋、乡土背景替换原作"西楼""房栊",赋予萤火更强烈的孤高气质。
"狷士魏晋风":尾联点题,将萤火的光辉隐喻为魏晋名士的狷介风骨,较原作单纯写节气更富哲思。
总体而言,本诗在继承原作细腻描摹的基础上,成功拓展了萤火的象征意义,展现了步韵创作中"守格律而求新意"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