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1986年12月份第一批通过考试,交了2500元钱进厂上班的合同制工人,当时能够进入国企《临清棉纺织厂》上班,是足以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我们家兄弟姊妹六个,其中有四个都进了国棉厂,我、大姐、二哥、又都是找的国棉厂的对象,算的上是纺织之家了。因为父亲去世早,母亲又没有工作,我上班交的钱是由当时早我上班的哥哥姐姐拼凑的,这份血缘至亲情份永远珍藏在我心间。

进厂后我被分配到织布有梭学挡车,在运转班一干就是二十年,期间除了休婚假、产假,从没记得因家事休过班,没有因风雪雨雾极端天气不到岗,学员那会儿,学接头、练开车、背理论,下班后练兵,单项,巡回综合考试成绩达到两级,才可以上车独立顶岗,师傅是尽心尽力的教,我们是认认真真的学。二十年的时间里,评过先进、当过标兵,带过无数的徒弟。1999年国棉厂改制成为华润合资企业,四班三运转改为三班三运转 ,月工资能拿到500—800元,最高时也没有超过千元。2006年4月份,因为生活所迫,我和爱人选择了离职进入私企上班, 继续从事熟悉热爱的纺织行业,一直延续到退休。正是有了在国棉厂打下的坚实基础,在国棉厂学习掌握的精湛技术,才得以在后来的工作中被领导得以重用,干了十七年的管理岗位。

时过境迁,临清国棉厂已经不再是原来的模样,取而代之的是《1960国棉产业园》,在仍保留的空旷旧厂房和已经被装饰改造的地方,依稀还能记得曾经工作的车间,吃饭的食堂、医务室;遍布在南、北门口,以及各个醒目位置及分散在各个角落里的关于国棉的字眼、标识、老照片、旧机器,记录着临清纺织业的发展史,记录着临清国棉厂曾经的辉煌,记录着几代纺织人的青春岁月和对国棉厂永生难忘的情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