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在网上买到了莫言的《不被大风吹倒》、《晚熟的人》两本新书,在《不被大风吹倒》中的《人活着,就是要在虚无之中找出意义》一文里,这样一段话,让我心生感悟:
“想想宇宙,我们的地球无非是宇宙当中的一粒微尘,在这粒微尘上的一切,功名利禄、是是非非又有什么价值?所以你想到在浩渺无边的宇宙里,能成为一个人就是巨大的幸运,即便是痛苦,也是我们作为一个人的体验。”
莫言先生的“即便是痛苦,也是我们作为一个人的体验”,意思很明确,就是让我们要正确对待痛苦,并要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痛苦,接受痛苦的挑战。
受此启发,我于是便想到了“体验痛苦”的问题。
要说体验痛苦,我们中国人最有资格,最有发言权。翻开中国近现代史,“痛苦”两个字比比皆是。列强入侵,中国人遭受天大的痛苦。昨天,我刚刚整理编辑完本家大姐卢淑琴的回忆录,大姐回忆录里就写到日本鬼子开着大卡车闯进他们家所住的山沟,一把火将沟里所有房子烧了,毁掉了原本美好、恬静的田园生活,让100多口人无家可归的痛苦经历。其中就有这样一段:
卢家街遭到灭顶之灾,一个美好的田园和一个诺大的家业被日本鬼子给毁了。100多口人无家可归,哭叫声响彻了整个北沟。那一个悲惨的情景,在我弱小孩子的心里打上了最深刻的烙印,让我一辈子都恨透了日本鬼子。我爸爸跪在地上,拉着我奶奶的手,边哭边说,“妈妈呀!这就是国破家亡啊!”说着两个人抱头痛哭。我一个弱小女孩子,除了站在他们身边哭,啥也做不了。因为房子都被烧,有的就地搭个窝棚,有的投亲靠友,有的妻离子散。瘸老叔卢喜春最惨,老婶带着孩子到外村另嫁他人,瘸老叔一个人流浪讨饭,再无音信。
日寇侵华的至暗时期,大姐一家所遭受的痛苦,仅仅是一个缩影。“三光”政策、南京大屠杀、“731部队”给中国人造成的痛苦真是罄竹难书。
“同样的泪水,同样的痛苦,过去的苦难深藏心中。”中国人也正是经历了这些痛苦体验,才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更加爱好和平。
要说痛苦体验,70以上的老年人都体验到了挨饿和生活艰难等许多痛苦,所以,这一代老年人对现实生活都非常满意和知足,对生活要求都不很高,生活也比较节俭。

再说痛苦体验,如今的绝大多数年轻人和孩子们是的的确确、实实在在地缺少的。他们从呱呱坠地就生活在蜜罐里,在他们成长的字典里根本找不到“痛苦”两个字。这是他们的幸福所在,也是他们的缺憾之处。同样面临痛苦的现实,体验过痛苦的和没有体验过痛苦的,其感受,其承受力,其心态,其采取的行动,应该有很大的区别。举一个最常见最简单的例子。连续吃几天的棒子面就咸菜,70岁以上的老人应该没问题,五六十岁的可以勉强忍受,三四十岁的三天后可能挺不住,二十岁左右的第二天就受不了,更小的孩子们甚至当时就得熬熬叫,或者干脆一口不给你动。

所以,我们当下不缺幸福的关爱,而缺痛苦的体验。孟子是说了,“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可是,还有一句更响亮“再苦不能苦孩子”的话呢。听谁的?当然不能听孟子的。中国从古到今,圣人太多,老师太多,不知道谁说得对,更不知道听谁的好。扯远了。
体验痛苦是一种勇气,一种智慧,更是一种成熟,一种进步。
2025年8月9日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