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律·立 秋
文/赵术林
炎暑热炉容未尽,蝉鸣羽脱玉穿新。
小桥流水柳和语,池阁荷香鸟唤晨。
山下金川谷恭意,涧台花雨棒宜春。
樽前瓜果长相见,红韵多情醉世人。



评述
1. 结构与格律
首联以“炎暑”“蝉鸣”点明夏秋交替的时令特征,通过“热炉”“玉穿新”的比喻,既保留暑气未消的燥热,又暗含秋蝉蜕变的生机。
颔联转向清幽的秋景:“小桥流水”“池阁荷香”化用古典意象,以“柳和语”“鸟唤晨”拟人手法营造灵动氛围。
颈联拓宽视野,“金川谷”喻丰收,“花雨棒”疑为“耕棒”之笔误,若为“耕棒”则更贴合农事主题。
尾联收束于人间烟火,“樽前瓜果”“红韵醉人”呼应立秋尝俗与秋色的双重意趣。
2. 艺术特色
意象运用:蝉鸣、荷香、瓜果等典型秋景贯穿全诗,既传承了唐宋立秋诗“以物候写节令”的传统,又融入“金川谷”等现代生活画面。
语言风格:工稳中见巧思,如“玉穿新”喻蝉脱壳的精妙,但“棒宜春”稍显生硬,或可再斟酌。
3, 情感升华
全诗由自然景致渐入人间温情,最终以“醉世人”的豁达收尾,暗合传统立秋诗“喜悦丰收”的主旨,但若能加入对时序更迭的哲思(如“叶动秋声”类描写),则意境更深沉。
综上,此诗格律严谨、意象丰美,在继承古典立秋题材精髓的同时,尝试融入个人观察,是一首主题鲜明、情感饱满的节令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