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方言137
作者:每小平
长安方言一直保留着秦地古风,体现出古韵悠长,是长安大地的语言瑰宝。它宛如一部历史典籍,每个语句、每个词汇都包含着典故传说、生产生活等方面。
长安方言是大唐雅韵,是有生命力的。任何一种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完全有赖于多少人说了它多少年。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妙语连珠和口吐莲花,在千百年中传承至今。恰似一锅熬煮了千百年的老汤,最终凝聚成了今天的长安方言。
方言是地域文化的独特标志,在长安大地上,方言如同璀璨星辰点缀着华夏文化的浩瀚夜空,恰似一颗古老而明亮的星,闪耀在长安大地;承载着千年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和情感记忆。
雅言出长安,传承大发展。陕西自古帝王都,长安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是十三朝古都、是京畿之地,长安方言曾经是当时使用的官方语言。经过了融合发展形成各民族共同口口传播的长安方言,形成了丰富多彩一字多音多意的文化内涵。在长安人的语言中,至今仍保留着许多古老传统的俚语方言在城乡通用。这些方言既通俗又大雅,极具西安特色。
长安方言中保留了很多古汉语,若消失对我国文化是种缺憾和损失。《诗谱》载:“商王不风不雅,而雅者放自周。” 即三千多年前的周朝在丰镐建都开始,丰镐地区的语言即成为官话(雅言) 。秦汉时期民族大融合使长安话影响到全国各地,唐代达到鼎盛时期。
长安方言承载着浓浓的文化乡愁和文化基因,在戏剧,民歌、民俗等都以长安方言为主要展示方式,浓缩着陕西文化的精华。因而古汉语,史记及唐诗宋词、都需要用长安话来读,才能理解其中的方言词汇,读出当时的韵味来。方言字的考证,专家学者主要以宋代韵书《广韵》《韵集》等典籍为依据。《辞海·雅言》释义:“雅言,古时指共同语同方言对称。” 月是家乡明,话是家乡好! 雅言最早兴起于周朝,因周朝在长安沣建都,人们以说长安话为荣,说长安话成为一种风尚,足见长安方言的坚韧和持久。
语出长安,留住方言。长安方言历史悠久,属于主流语言,是中华方言的瑰宝。长安方言通行于大长安,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产生出集体智慧的结晶。长安方言是活的,充满了生生不息的动态和绵绵不绝的文化前景。在千年时间的流逝中,慢慢沉淀出长安方言,可有效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近乡情更浓,方言传心声。方言本身就是文化,尤其是方言就是地域文化第一符号,无论是腔还是调,通过方言就知道家在哪里,根在哪里、可让我们记住乡愁。长安方言朴实亲切,有着豪放高昂的腔调。方言就是我们的乡音雅言,是人们情感交流的纽带,人类文明通过方言将优秀文化得以留存和传承。
长安方言在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化发展史上,发挥了不可磨灭的重大作用,在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因此,保护和继承优秀传统的长安方言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让长安方言文化流淌至今,服务当代,留传后世!
长安方言是古老文明的体现,是地方语言的精华;是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独特的文化基因,通过长安方言能追寻一个地区、一个族群代代相传衍变的历程。长安方言保留了很多古汉语,若消失则是对我国文化的缺失。他从远古飘来,充满着活力、是古汉语在长安方言中的留存,也是古汉语的活化石。《礼记·曲礼》曰:“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 了解好长安方言,掌握好长安方言,宣传好长安方言,解释好长安方言,是我们的一项光荣义务。通过不断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到长安方言的独特魅力,从而激发大家对方言的热爱与保护意识。
时代在变迁,文化大发展。随着普通话的推广宣传,长安方言正在快速消失,仅有一些老人或偏僻乡村的人们仍在使用,但词汇、发音及用字、词汇量仍存在缺憾。长安方言保留了很多古汉语,其消失对我国的文化是一种缺憾。重视和牢记长安方言,千万不要让她流失和消失……
长安方言是长安人生的根,是从祖宗延续而来的标签。长安方言是身份认同的标志,是在外人的情愫,也是与故乡沟通的纽带,承载着背井离乡的愁苦和拚搏奋斗的信念。长安方言是河流,源于祖宗的血脉,不断传承弘扬广大。不论在那里,长安方言根深蒂固,铭刻着人的一生,并不断孕育延续。
方言的培养在家庭,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老辈传少辈,子子孙孙无穷尽。“我们是方言的载体,愿为它传承并发扬光大。” 每当听到乡亲们说的长安方言,吾就感到很亲切、很温馨,真正使人感到方言就是家乡,就是吾永远的乡愁。
《长安方言》1-----136分别在《长安人》《爱长安》《京兆文学》《今日头条》《复兴文化传媒》《作家新地带》《西部都市网》《三秦文学》《西安盟讯》《百花洲诗刊》、《南山窗》《三秦散文家》《西安政协》《艺空联盟》《长图荐读》《网易》《新新文学》《百度》《都市头条》《现代文学小说分会》《顶端》《关中文学》《新浪》等网站平台上刊载后,受到132.646万读者5839位网友的留言点赞;许海峰、成鹏、贺博、王群英、王小侠、章文、郝振宇、秦风、黄超旺、张同辉、鱼总编、杨余良、陈雯、李乃生、刘德明、张湛奇、武稳祥、高志德、郭鹏辉、骆忠学、李晓姣、毋东汉、董联合、傅功振、赵利平、李安良、马有山等60217位读者先后分别多次写出宝贵的评语进行点赞,还有的为某句某字某方言与我进行探讨、并给我发来他人文章对照,令我欣慰不已。
文字改革,白话文运动,普通话的推广,原先的古言旧语已无藏身处,皆归入方言里。方言的消亡变得无可挽回,成为人们耳朵的乡愁。
长安方言似松柏那样在长安千年存在,但愿方言能唤醒人们的乡愁。方言是文化,需要大家来传承,长安方言是地域精髓不能丟!吾有责任来把先辈的方言保留和传承。不管你在哪里,只要听到长安方言,就会倍感亲切的。
感谢张利萍和子女为本稿的鼎力支持!
恼丧咧:喻指人对某人某件事厌烦极咧的意思!
例句:困难时期吃的瓜菜带多咧,一望就恼丧咧!
他把我打咧骂咧!我一看见他心里就恼丧咧!
脑脑:喻指部门领导或单位头头的意思!
例句:在座的都是各单位的头头脑脑!
俺局里的脑脑这些日子出外参观学习去咧!
颡(头):指人的头、脑袋瓜的意思!
例句:他就是个大颡(头)!
大颡(头)有宝,提个笼笼就跑!
闹仗:指发生争吵而打架、起哄闹事的意思!
例句:你俩咋又闹仗咧?奖金分配不公又闹仗!
拆迁安置过程中有失误,群众又上访闹仗咧!
皮:指人或动植物表皮;皮子;包在外面东西;表面;薄片状东西;有韧性的;酥脆受潮后变韧;顽皮调皮;斥责过多无所谓;又指姓氏的意思!
例句:猪皮!牛皮!荞麦皮!皮鞋!皮包!皮袄!
包袱皮!大鼓皮!土地皮!熬制豆腐的豆腐皮!
铅皮!粉皮!皮糖!吹糖人的糖人皮!
瓜籽、花生放的时间久,受潮放皮咧不好吃!
他家的娃子太顽皮还调皮,惹人心烦!
老师批评他,他习以为常又不改正成了白豆皮!
小学生用的橡皮!女娃跳皮筋用的长皮筋!
在华夏姓氏中,还有皮姓人家!皮家的饭菜好!
皮层:指人或动植物表皮;又指大脑皮层的意思!
例句:肾脏皮!莲菜皮!萝卜皮!土豆皮!
对于外界的刺激,大脑皮层会做出灵敏反应!
疲倦(困倦) :指人干活时间久咧很疲乏的意思!
例句:他干了一昼夜很疲倦(困倦) !让他歇歇!
疲塌(疲沓) :指松懈拖沓的意思!
例句:她这人不起性!干啥都是疲塌(疲沓) 的!
皮松:指皮带松:不知错要挨打受骂的意思!
例句:电机和轮子间的皮带又松咧!
我看你娃是不是皮松咧?要不要给你紧紧皮!
耍:指玩;玩弄;施展等的意思!
例句:俩娃在院子里玩耍!学习时不能玩耍!
他爱耍刀!她爱耍花枪!他娃人瘦爱耍猴!
她爱耍态度!他爱耍脾气!他爱耍威风!
他爱写作耍笔杆子,可越写越穷!但他仍然执着!
耍的大:贬指不知天高地厚、势大的意思!
例句:打麻将向我借800元!这个娃你耍的大!
再甭耍的大!谁相信你能举起200斤重的石碌碡!
耍奸:贬指耍猾头的意思!
例句:他最善于耍奸!靠嘴哄骗他人!
耍赖(耍无赖):贬指使用无赖手段耍赖的意思!
例句:他三年前欠了我3000元,至今耍赖(耍无赖) 不给我还!
耍弄:贬指玩弄、施展的意思!
例句:小伙子人品不正,最爱耍弄女性!
耍贫嘴(耍嘴皮子) :贬指卖弄口才;光说不干;不顾对方是否愿意听而唠叨的意思!
例句:他这人最贱!常爱在众人面前耍贫嘴(耍嘴皮子) ,说些不切实际的话!
他爱耍贫嘴,一年前许诺请我喝茶吃饭,至今不吭声!
耍钱:贬指用钱财赌博的意思!
例句:耍钱不是个好事!耍钱伤神伤身伤关系!
每个人的心理承受有大小!她昨天晚上打麻将耍钱输了500元就睡不着觉,吃不下饭!
赔付款到手,二货又准备耍钱咧,媳妇警告他不许耍!

每小平 笔名 每牧 每文 网名 长安美 长安区作家协会理事 民俗委员会主任 区诗词学会监事长 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 市民盟老盟员联谊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陕西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文艺评论分会会长 陕西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诗词分会会员 陕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 乡土文学委员 陕西省柳青文学研究会会员 理事 副秘书长 陕西省唐诗与杜甫研究会理事 原长安区政协委员 区政协特聘文史员 民盟长安区工委原副主委兼韦曲支部主委 长安区武术协会名誉顾问 西安地名协会特聘专家 陕西省仓颉文化研究会长安分会副秘书长 杜曲乡贤 人文地理 方言 习俗 秦腔 社火 武术 民协文化研究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