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钧,姓阮,1964年出生,烟台莱阳人,1985年毕业于山东青岛工艺美术学校(现青岛科技大学),大写意山水、花鸟画家。
莱阳美协理事
中联书画艺术研究院院士
淄博八大局书画苑特聘画家
在当代中国画坛这个庞大的群体中,首钧先生以独特的大写意国画,开辟了一片充满着独特韵味与深邃内涵的艺术天地。他出生于山东烟台,这片承载着厚重历史文化底蕴的齐鲁大地,如一座丰饶的艺术宝库,为其艺术征程奠定了坚实而深厚的基础。首钧先生在四十余年的教学及设计艺术之途上,秉持诗书画与研禅学并行不悖的理念,又幸得大写意禅意画家近僧先生亲授,成为其入室弟子。诸多关键要素相互交织与影响,共同铸就了他与众不同、别具一格的艺术风貌。
首钧先生国画题材涉猎广泛,涵盖山水、花鸟、人物等传统大写意领域的经典题材。但他对这个题材的描绘,绝非简单机械的对自然物象进行写实摹写,而是巧妙地借自然之形传达内心深处的精神境界,实现自然与心灵的深度对话与交融。观者在欣赏他的画作时,能够全方位领略到大写意国画的无穷魅力与深厚内涵,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诗意与智慧的艺术殿堂。
笔底藏丘壑 墨韵见天真
—— 首钧花鸟画的精神疆域
当宣纸上的墨痕尚未干透,首钧的花鸟画已在传统与现代的交汇处生长出独特的艺术年轮。他以写生为根、传统为脉,却从未沦为程式的囚徒,笔下的花鸟世界始终跳动着鲜活的创造脉搏。这既是对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古训的坚守,更是一位当代画家对艺术本体的虔诚叩问。
先生的笔墨世界里,工笔的精致与写意的纵逸达成了奇妙和解。牡丹的雍容不必借重艳色堆砌,仅以淡墨皴擦便见风骨;寒梅的傲骨无需依赖疏枝横斜,数笔飞白已显精神。他打破工写壁垒,让紫藤的缠绵与山石的硬朗在同一轴画卷里对话,使翠鸟的灵动与兰草的幽寂共舞,这种跨界的融合,恰似将唐诗的凝练与宋词的婉转熔铸一炉,既见格局之阔,又含细节之微。
那些跃然纸上的生灵,从来不是自然的复刻。先生以哲思为笔,在翎毛花卉间编织着东方美学的密码:残荷听雨时,墨色的浓淡晕染出 “留得残荷听雨声” 的诗意;雏鸡啄食处,线条的顿挫暗含 “万物有灵” 的禅意。留白处不是虚空,而是观者与画作对话的场域,让每个人都能在笔墨之外读出属于自己的山水清音。这种 “画外有画” 的意境,正是文人画 “得意忘形” 的精髓所在。
在这个追逐新奇的时代,先生始终保持着对艺术本真的敬畏。他的创新从不是对传统的背叛,而是像老树新枝,深扎于民族绘画的土壤,却向着时代的阳光舒展。那些看似随意的点染,实则是千锤百炼后的返璞归真;那些浑然天成的构图,藏着 “经营位置” 的匠心独运。观其画,如品陈年佳酿,初尝是花鸟的鲜活,细品则是文化的醇厚,回味竟是生命本真的清甜。
当最后一笔落下,墨香与心香交融,先生早已将自己的生命情怀注入了那些花鸟世界。于是,每一朵花的绽放都成了精神的宣言,每一只鸟的啼鸣都化作文化的絮语,在宣纸的方寸之间,铺展成一片永恒的精神家园。
欢迎点赞留言,喜欢老师的作品随时留言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