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线建设启动60周年征文114

掉落的金刚石
刘家国
我修整好了砂轮准备磨刀,突然发现砂轮刀上的那块比绿豆大点的金刚石不 见了,不由大惊失色。
机床车工加工零件都得用砂轮磨刀,砂轮表面平整是磨刀的前提,这就需要用砂轮刀修整。特别是火箭弹弹尾的零件复杂精密,对刀具的要求是相当的高,磨刀前更要对砂轮进行仔细地修整。
砂轮刀就是在一根十多厘米长的钢筋头上,铜焊安装一块金刚石。天然金刚石坚硬无比,在砂轮的高速旋转中用它修理砂轮的表面和边缘。
没想到在学徒期间竟然出了这样的事,我一时不知所措。我师傅丁薇一边安慰着我,一边和我去看现场。由于工作时间去磨刀的人比较多,砂轮机下面积攒了厚厚的沙土和散落的水渍,不远处的机床旁还堆放着不少盛着产品的竹筐,还有散乱的铝屑,以及人来人往的通道。车间的卫生都是每天下午下班前统一打扫,各班打扫各班的区域,现在的地面不可能干净。师傅简单地问了我一下情况,告诉我在砂轮旁等着,有来磨刀的先阻止一下,她立刻去汇报了班长邴东川,班长又马上去找来了负责生产的副连长苑汉章。这时,附近维修班的班长于维斌师傅也走了过来。他看了一会儿和苑连长建议说,砂轮靠墙,里面不用考虑,以周围五米画个半圆,确定区域,先把地面大件拿走,剩下的地面垃圾全部用扫把扫起来,堆成一堆扒拉着找。于师傅认为,金刚石是被飞转的砂轮打掉了,甩出去的距离不会超过这个范围,落地翻滚也不会远,因为地面不干净。苑连长又查看了一下盖地沟的水泥板严丝合缝,点头同意了。地沟又宽又深,里面是全车间的各种复杂的线路,如果金刚石掉到里面去了,那找都别找了。
万一找不到怎么办?会不会有什么后果?我心里七上八下,后悔不已,心跳加速,满头大汗。偌大的车间大家都在忙着生产,闲人很少。这时技术组的技术员宋宝田师傅恰巧路过顺便问了我一下,接着就蹲下帮着拿东西找,女技术员郭永环师傅看见了也过来帮忙,还有几个正休息的师傅,远远的看见了,也都过来了。
现场情况很复杂。我先把几个竹筐里面的产品一筐筐的倒出来,一个个的检查完,再仔细的查看竹筐的缝隙,然后是机床的周围,脚踏木板,地面的油棉纱……范围不很大,但是相当麻烦。看着这边忙忙乎乎的找东西,全车间都知道了。等我把大件物品检查完了全部拿开,小心翼翼的用扫把把地面垃圾全部堆起来时,马上就有几个人走了过来。他们有的拿着螺丝刀,有的拿着半截粗铁丝,还有的拿根小木棍儿,对着垃圾蹲下围成了一圈儿开始扒拉着找。这些人都还在干活儿,只是利用片刻休息的时间过来帮忙,不可能久留。于是有人刚走倒出个空间,接着又有人蹲下……经过近两个小时的折腾,终于有人大喊找到了!
我迫不及待的接过金刚石,长呼了一口气,有种劫后余生的感觉。等我抬起头发现,周围一个人都没有了,谁帮我找到的也不知道了。我刚进车间不久,很多师傅我都不认识。此情此景,令我感动万分无以言表。我环视着偌大的工房,努力忍住了要掉落的眼泪,从震动的内心深处,真切地感受到了军工厂大家庭的温暖,和军工战士们团结一致互帮互助的战友情。现实,生动的结结实实的给我上了进厂的第一课。
事后我问师傅那块金刚石是不是很值钱?找不到怎么办?师傅笑着说,这不是找到了吗?值不值钱的都是我们车间的财产,得找回来。
因为这次事件,苑连长指示在车间一角建了一个砂轮机房,在房间里面磨刀,再也不怕金刚石掉落了。
作者简介:
刘家国,男,1957年生人。
山东日照市人。
1974年~1975年上山下乡知青。
1975年~1982年招工进入山东红旗机械厂职工。
1982年调回原籍工作。
2017年退休。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