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其彪,字华杰,戊子年生,湖南省南县人,辽宁大学毕业,工程师。是中国书法家协会辽宁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沈阳市书法家协会第三届理事。其书法作品隶书《诸葛亮诫子书》六条屏被沈阳美术馆收藏,曾在辽宁省政协,辽宁省文联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华章百年妙笔盛世》书中有參展作品,曾多次在《百度》;《国粹艺术名家》;《知乎》等网上办展。还著有《温其彪书法作品集》20卷。


隶韵诠道,墨章演德——观温其彪《道德经》隶书作品
在书法艺术的长河里,以经典文本为载体进行创作,是书家与先贤对话、向传统致敬的重要方式。温其彪老师以隶书书写《道德经》,在墨色与笔画的交织中,为这部道家经典赋予了独特的视觉与文化意涵,让古老智慧在隶韵里重焕生机。



隶书之美,源于汉碑的古朴雄浑与简牍的灵动率真。温其彪老师深谙此道,其笔下《道德经》,取法汉隶经典。观其笔画,“蚕头燕尾” 特征鲜明,起笔藏锋蓄势,如春蚕吐丝般温润含蓄,收笔燕尾舒展,似鸿雁掠空般洒脱自然。横画“一波三折”,在提按顿挫间,尽显隶书独特的韵律节奏,仿佛能让人触摸到汉隶碑刻历经的岁月摩挲的质感。



《道德经》蕴含深邃的哲学思想,既有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的超脱,也有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的温润。温其彪老师在书写时,注重因文赋形,以隶书的形式语言诠释文本意境。 书写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时,字形取纵势,笔画修长舒展,墨色稍淡且灵动,营造出一种空灵、神秘的氛围,恰似踏入深邃玄妙的哲理之门;而写 “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 时,字形扁阔,笔画厚重敦实,墨色浓郁,传递出大国谦下包容的气象,与文本内涵相得益彰。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疏密得当、虚实相生,如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这般语句,通过字形的大小错落、墨色的浓淡变化,展现出矛盾统一的哲学美感,让观者在欣赏书法的同时,能直观感受到《道德经》的思想韵律,实现了书法艺术与哲学思想的交融共振。



墨法是书法表达情感、传递精神的重要手段。温其彪老师书写《道德经》,墨韵丰富且富有层次。浓墨处,笔力沉雄,如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以厚重墨色彰显道家宇宙生成论的雄浑磅礴,似能感受到天地初开的磅礴气势;淡墨时,含蓄悠远,像书写 “致虚极,守静笃”,淡墨轻染,营造出虚静、空灵的意境,契合道家追求的修身境界。



温其彪老师干湿墨的运用也极为巧妙,干墨飞白增添了笔画的金石韵味与古朴质感,如历经沧桑的箴言,诉说着岁月沉淀的智慧;湿墨晕染则带来朦胧含蓄之美,使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等语句,多了几分自然无常的哲思。墨韵与文本精神相互呼应,让《道德经》的深邃思想,不再是抽象的文字符号,而是通过墨色的流转、浓淡的变化,转化为可感知的艺术形象,传递到观者心中,实现了精神内核的可视化表达。



温其彪老师对隶书传统的研习堪称深入骨髓。汉隶作为隶书发展的高峰,诸多经典碑帖如《礼器碑》的瘦劲挺拔、《乙瑛碑》的端庄典雅,都是他取法的源泉。在他的作品中,能够清晰地看到对汉隶笔法的精准把握与传承。起笔处,或藏锋逆入,尽显含蓄内敛之美,如同冬日大地之下潜藏的生机;或露锋轻落,似清晨第一缕阳光,明快而不失沉稳。行笔时,线条沉稳而富有弹性,如屈铁盘丝,不疾不徐地铺陈开来,每一次的提按、转折都恰到好处,彰显出扎实的基本功。收笔的燕尾,形态各异,有的轻盈飘逸,如燕子掠水;有的厚重饱满,似鸿雁归巢,将汉隶“蚕头燕尾”的典型特征演绎得淋漓尽致。当人们在展厅中驻足欣赏一幅幅隶书《道德经》,从笔画的律动、墨色的变化中体会道家思想时,传统经典便在当代语境中实现了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温其彪老师也以书法创作,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了力量。



在当代书法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下,温其彪老师的隶书创作既有对传统的坚守,又有对创新的探索。他明白,传统是书法的根脉,只有深深扎根于传统,才能汲取足够的养分,使自己的作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而创新则是书法发展的动力,只有不断探索新的表现形式和审美内涵,才能让隶书艺术在当代焕发出新的活力。他在保持隶书基本特征的前提下,尝试将现代审美观念融入其中。比如在作品的形式构成上,他借鉴了一些现代艺术的元素,使作品更具时代感和视觉张力;在情感表达上,他也更加注重与当代人的精神共鸣,让隶书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审美需求。



墨法的运用,是温其彪老师隶书作品的又一大亮点。他善于根据作品的风格和情感表达,巧妙地调控墨色的浓淡干湿。在一些作品中,他运用浓墨,使笔画显得饱满厚重,如重峦叠嶂,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彰显出隶书的雄浑大气;而在另一些作品中,淡墨的使用则营造出一种空灵悠远的意境,仿佛山间云雾,若隐若现,增添了作品的含蓄之美。在他的笔下,隶书不再仅仅是一种文字的书写形式,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一种情感的寄托、一种精神的追求。相信在未来的艺术道路上,他将继续砥砺前行,不断攀登隶书艺术的新高峰,为我们带来更多优秀的作品,让隶书艺术的光芒照亮更多人的心灵。




品读温其彪老师的书法,那隶书的筋骨、墨韵的呼吸、哲思的回响仍在心底震荡—— 温其彪的《道德经》隶书作品,不仅是书法创作,更是一场文化的修行:以隶为舟,载道而行,让古典与当代对话,让哲思与审美共生。这,或许就是传统书法在当代最珍贵的价值:不是复刻过去,而是用笔墨的温度,照亮传统文化走向未来的路。
温其彪老师的隶书书法,是对传统的深情回望,也是对当代的积极回应。他用手中的毛笔,书写着对隶书艺术的热爱与执着,为我们呈现出一幅幅精彩纷呈的书法作品。
(文/田野)
欢迎点赞留言,喜欢老师作品随时留言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