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驴走山东,运河明珠聊城(2)
2025年5月下旬,夏天的热浪气势迅猛,许多地方高温上了摄氏40度。太暖的风把山河四省的地面温度烤到了70度。嘿,3天之后又从西北吹来了冷空气。还裹着风带着雨,穿上外套还打抖索。
就在这个当口出了门,想去山东转转。头一站便选择了冀鲁擦边的城市聊城。走的匆忙,也没做什么文旅功课。反正明白一条,华夏文明黄河流域的山河四省,即河北,河南,山东,还有我们的家乡山西,这块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无论去哪儿,任意抓起一把黄土,都可讲出一篇历史故事。

这两年出门坐惯了高铁,但太原到聊城没有直达,动车到了河北衡水再倒京九线的绿皮火车,是麻烦了点儿。不曾想收获还挺大。绿皮火车没有高铁车坐的舒适,但慢牛的速度很适合旅行。到一个陌生的县市,随时做点儿手机导引,边走边唱,或有意外的收获。近几十年社会发展真的快。还记得当年锣鼓喧天的庆祝北京到港九的铁路线修通,全国人民都知道。如今京九线已被土豪高铁线贬低了。绿皮车仿佛成了大交通的丑小鸭,沦落为贫下中农的专线了。衡水南下到聊城,跳过冀省的枣强,清河,即到鲁地的运河古城临清,然后是目的地聊城。
突然就想到来聊城,一定是有道理的。人一辈子的行为,都受潜意识的控制。不定什么时候跳出一个想法,后来就变成行动。为什么各种城牌子,人牌子,以至生产的商品注重吆喝推广宣传,一连串声音与符号记忆,加上时间的熬制就岀现了品牌效应。不断的往人的脑子里灌水,不定哪天就有了药效。一个念头驱动了行为。
本人来聊城也是有药引子的。往往因为一个人惦记着上一座城。
好几年没有耐心看一部电视连续剧了。却莫名的被一部抗日剧《铁血将军》吸引住。剧中的原型人物是国民党聊城游击司令范筑先将军。范将军与平民为伍,抚恤百姓,担负民族大义,不惜牺牲为国捐躯的事迹令人催泪。特别是饰演范将军的演员候勇,自带朴质的本色,把人物饰演的惟妙惟肖。悲情壮烈的色彩浓郁。看过后激荡的久不平静。电视剧不断闪现聊城的古老壮美景致,一片湖光映射的古老水城,地际建筑物是座高耸的古楼。
那阵子产生了愿心,得去聊城走一趟。
因没有直达的高铁动车。衡水北站下来还得移步到衡水老站换成绿皮火车。

现在的绿皮车也挺好,过去的木头硬板凳早已不在。比较高铁车还是烟火气十足。出门旅行是看景的,绿皮车悠哉悠哉的,过路的陌生画面慢镜头电影一样翻篇。生命本是一个过程。旅行也如此。我们每天所见的人和物,多数是这一生的头次和末次。所以人要认真的活,俭省的用时间有道理。不经意的一次快闪,不定就伏埋了今后的故事。
过了衡水就是枣强县。当年广告了多年的枣强暖气片沉寂了。不知现在怎样了。一会儿到了冀鲁接壤的清河县。本人自媒体工作室的美编小常祖籍地,爱物及乌。得多看两眼。清河县的站名叫"清河城",大概是为区别北京市的清河而加了个城吧。哈,瞄一下站台"武松文化之乡"。哦,小吃一惊。原来施耐庵笔下的水浒传原型人物取自清河,武松,武大郎,潘金莲,西门庆。好了,于是有了意念,返程时必来清河快闪一游。
清河县过了。一条古称漳卫河为界,现在人称清河。这头是河北省,河对面是山东省的临清市。临清市是要去的。曾经大运城上的水陆码头,写尽500年繁华。古称"南有苏杭,北有临张",可见其当年的辉煌。临清是要去的,在下先不细表。
聊城到了。还好,头两天山河四省热的要命,这天好了,老天爷给面子。聊城给的是凉爽的拥抱。风儿扑面,小雨时而淅沥。出门携带的夹克背心也套上。出门有风有雨,这就是运好,风生水起。心情好爽。
几乎是超乎想象的,当年鲁西南名不经传的小城,聊城这些年发展的有模有样。现在已跻身于山东省百万人口的大城市。
山东省是我国数的着的大省份,总人口上亿,聊城说起来还是小市,比起胶东或沿海的青岛,烟台,临沂等,人口不到6百万算小的。这块土地以一马平川为主,基本见不到崇山峻岭。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和蔬菜基地。/地球饿不着勤快人。紧靠聊城市区的莘县有一燕店镇,靠种大棚香瓜为主,镇上年收入可达百亿。

聊城市主城区恢复了旧城名,东昌府区。看过《水浒传》的都知道,梁山泊好汉结义的后期,卢俊义带领一众好汉攻打东昌府。东昌府守将张清有一手绝技是飞石打人,几乎百发百中。连连把武艺高强的15个好汉打的滚落马下。后来吴用设了妙计,才生擒了张清。后来吸纳成为结义厅座次排名第16位的好汉。东昌府原来是聊城。
聊城建成于战国或更早时期,有人说因聊水得名,聊水是今称谓的徒骇河。究竟还是模糊数学。千年的东昌府却是叫铁了。
东昌府区的城市历史骨格打的是运河文化,城市建设主打的牌子是东昌湖水城。因为山主贵,水主财,一座城二者都没有就是缺陷了。好在千年之前的东昌湖有了人工大运河的惠顾,从此给聊城注入了文化灵魂,又在古城周边建了护城河,水域面积的规模越来越大,渐渐的成了聊城的一景。也形成缺水的北方地区难得的水城形象。聊城古城池不大,四下里湖水包围,有桥梁联接。尤其在当今,在千孔一面的城建格局中,聊城显得别致个性。
现在文旅人看大小城都不新鲜。高楼大厦立交桥,宽大街面林荫道,我们家门口不缺这一口。到聊城玩儿的人驴们不约而同,首选去处就是东昌府水城。风景排头的就是古城中央的光岳楼。光岳楼是聊城人的心尖子。在聊城驴友榜上占据鳌头。
水城是聊城人的骄傲,宣传的口号是堪比意大利威尼斯。不应该是一回事儿。这倒有点儿迷糊广大群众了。威尼斯是一座建在水上的怪物,水世界里建起了一座美丽城。交通是船只,房子地基钉在水上,抬头低头都是水。东昌湖古城只是被水包围,把古城拱成了一座岛屿。面积有百万平方米,里面保存了许多明清时期的古街巷老房子。能使现代人有穿越到古代的感觉。东南西北4条街,中间就是巍峨耸立的光岳楼。砖木建筑的光岳楼建于清初,有300多年。是所谓康乾盛世的作品。大清乾隆皇帝九次南巡大运河,六次登临光岳楼。几十米高的古楼放到以前自然是摩天巨物。拾级登顶光岳楼,四周窗子俯瞰,城在水中,水围古城。又极目远眺,现代高楼大厦的天际轮廓毕现,美丽聊城尽收眼底。光岳楼铁定是聊城的地标,聊城人心中的最爱。据介绍,东昌湖的水域面积比杭州西湖略小一些。大运河穿城而过,河湖相映,湖水仿佛是运河停歇的驿站。经过现代园艺技术的扮靓,东昌府成了聊城人怡养身心,休闲娱乐的好去处。阅读聊城,包括我们这些外乡人,第一页先从光岳楼掀开。

东昌湖中的古城保持了过去的低矮建筑,居民住户,商业网点等一应俱全,烟火气十足。此外还密集的设置了不少人文旅游点。聊城近现代一些重要的人物的文化小院。如文化名人傅斯年博物馆在古楼东,抗日名将范筑先的纪念馆,当代好干部孔繁森纪念馆等。还有婚姻博物馆等。文化气息浓郁。人们在古城游览时自然受到熏陶。
聊城所以美丽,一是大自然的馈赠。山东是黄河下游入海处,豫省进了鲁地后菏泽是第一站,东向就是打聊城经过。依傍在中华母亲河的身边,呼吸的是大地的灵气。其二是历史对聊城的垂青。隋朝暴君隋炀帝虽很不得民心,但修成了贯通南北的水运大动脉京杭运河,给沿线带来了经济繁荣。聊城是大运河的重要商业中心。宋代往后的近千年里比现今的名气要大。明清时朝达到鼎盛期。
一地的文化现象,有天然山水与后天的人杰豪雄出现两因素。聊城治下的阳谷县出了武松,武二哥成了山东好汉的标志。
读明清以来的聊城,古城外紧靠大运河的"山陕会馆"是活化石。
紧靠东昌府古城的大运河,就是闻名遐迩的山陕会馆。之前就有印象,会馆的门脸建的华丽精致,冲击记忆。明清时代,全国十多支有名的商帮中,晋商独占鳌头,纵横江湖。那时靠马驴物流的年代,水运自然是大宗货物的主流通道。聊城是繁华的商埠,山西及陕西的客商异常活跃。山陕会馆是商帮的集合会盟中心。会馆目前已是聊城著名的人文旅游打卡之地。会馆完整地保存了明清建筑的格局和风貌。门前20米便是大运河泊船的码头,大门斗拱式豪阔,两边钟鼓楼对称耸峙。正厅院几棵与会馆同令数百年的古槐树参天。几处串院按功能分祭供的神坛,会客,合议,驻驿等列左右。神坛主供的是侠胆义胆的关圣大帝,偏殿是水神火神财神爷等。商人会馆,类似现代商人自发组织的民间商会,大家筹资兴建的活动场所。据介绍聊城山陕会馆兴建了6年,耗资数万两白银,折算下来约合2亿多人民币。由此可见一斑,聊城晋陕商帮在漕运中的经济实力。也映照出东昌府当时的繁盛景象。
明清时期民间早有传说,大运河沿线8个主要城市比较,南有苏杭,北有临张。苏州杭州自不必描述,临张是说东昌府区北面的临清,张是以南的阳谷县张秋镇。临清市有当时朝廷设在大运河沿途最大的税务机构,钞关。每年收税11万银两之多。而同期山东省税收还不到万两。而南面的阳谷县张秋镇,就是我们熟悉的景阳冈,英雄武松之地。景阳冈附近即是黄河与大运河交叉汇合之地。当时商贾之集,百舸争流,写尽了繁华。清代皇帝爷们选择在聊城做行宫驻跸,也给聊城几百年的兴盛做了背书。

今天的聊城,也是崭新的现代化都市,网格化的街道宽阔舒展,高楼大厦林立,所到之地干净整洁,仿佛男女老少的脸上写着幸福二字。嗅出的尽是欣欣向荣的上升气息。原以为这里没什么大工业,只听说兴旺了若干年的东阿阿胶。不想聊城有几颗制造业的巨星,如主城区仕平区的"信发铝电"集团,是国内最大的热力电厂,铝工业领军企业,年营收达到2千亿元,利税上百亿元。东昌府区南行东阿县的路上,见到了一处化工巨无霸,这就是听说的"鲁西化工"。规模巨大,是我国化工业的巨子。
聊城工业不逊色,农业的表现更是不俗。正值春夏之交,一望无际的冀鲁大平原,麦浪翻滚,菜果飘香。这里不次于胶东的菜蓝子,是全国蔬菜蛋奶菌的主要供应地。知道莘县一个燕店镇,光3万亩香瓜一项,收入就达百亿规模。
聊城超乎想象,是令人神往的好地方。
聊城聊城,有聊之城,故事有的讲。充满人间光辉的城市。小聊城,指市府所在地的东昌府区。水泊古邑,光岳楼映照之下,出了无数英灵豪杰。大聊城是说管辖的8县市,家家有历史文化的光彩。
匆匆忙忙快游聊城几日,吃了东昌府的熏鸡,临清的什香面,阳谷的武大郎烧饼,每早餐必吃的高唐的老豆腐……。
好客山东,古老齐鲁,话说的实衬。快驴走一遭,不虚此行。
附图: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