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邓松如,1953年9月出生,湖北赤壁人,退伍軍人,中共党员,事业单位工作,现已退休。国家老年书法协会会员,湖北省书法会员,省老年书法协会会员。市老年书画协会付会长,市直农业糸统老年书法分会会长。中华诗词协会会员,湖北省诗词会员,书法作品与诗词作品多次在国、省、市内获奖和参展及刊物刊登。



墨韵流芳,笔绘诗心——品邓松如书法之美
书法,作为华夏文化的璀璨明珠,承载着千年的人文精神与艺术哲思。邓松如老师的这幅书法作品,以灵动笔墨诠释古典诗意,于纸间铺陈出独特艺术天地,观之令人沉醉,品之思绪万千。


邓松如老师的作品中,草书笔势如龙蛇游走,灵动洒脱。笔画粗细变化自然,或如锥画沙,劲挺有力;或似行云流水,飘逸婉转。起笔收笔间,藏露相宜,既见书写时的畅快肆意,又含对笔法精准把控。线条似有生命,在棕褐底色上舞动,似将诗中意境借笔锋倾泻,让观者透过墨痕,触摸到书写者运笔时的气韵流转,领略草书“一笔而成,气脉通连”的艺术魅力 。


从布局看,字与字、行与行疏密得当,错落中见秩序。字的大小、欹正相互呼应,如“倩谁今日朝朝色”与“高任觉山风痴”等句,字态各异却和谐相融,营造出灵动又规整的视觉节奏。留白处亦为妙笔,与墨字形成虚实相生之境,给人以呼吸之感,恰似诗中意境的延展,让整幅作品既具形式美感,又含深邃文化底蕴,尽显传统书法章法“违而不犯,和而不同”的妙谛 。


邓松如老师的书法,是对传统艺术的虔诚传承与创新演绎。在这幅作品中,我们看到笔墨的灵动、章法的精妙,更感受到诗与书交融的温度。它不仅是艺术创作,更是文化传承的生动注脚,让观者于墨香诗韵间,重拾对传统艺术的敬畏与热爱,期待其更多佳作,继续以笔为舟,载着文化古韵,在艺术长河中破浪前行,滋养更多人的心魂 。


邓松如老师运笔如行云流水,洒脱而不失严谨。起笔处,或藏锋敛锷,如潜龙在渊,蓄势待发;或露锋而显,似利刃出鞘,锋芒毕露。行笔过程中,中锋与侧锋相互转换,巧妙自然。线条的粗细变化、轻重缓急,皆恰到好处,仿佛在诉说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其笔画的转折处,方折与圆转并用,方折时刚劲有力,展现出一种坚毅的气质;圆转时则流畅婉转,透着一股灵动之美。每一笔都力透纸背,富有质感,既有毛笔书写时的温润柔和,又蕴含着骨力与筋节,彰显出老师深厚的书法功底。



在结构方面,邓松如老师对每个字的把控都独具匠心。他深谙书法的平衡之道,巧妙地处理字的重心与比例关系。有的字重心偏高,却给人一种挺拔向上的感觉,仿佛在向天空伸展;有的字重心偏低,显得沉稳厚重,如扎根大地的磐石。字的疏密安排更是精妙绝伦,疏处可走马,密处不透风,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对比。


更难能可贵的是,邓松如老师的书法作品不仅仅是笔墨技巧的展示,更是其情感与精神的寄托。透过这些灵动的笔墨,我们仿佛能感受到老师在书写时的心境。或是在宁静的午后,沉浸于书法创作,将内心的平和与宁静融入到每一笔画之中;或是在激情澎湃之时,挥毫泼墨,让情感如洪流般倾泻在纸上。作品中蕴含的情感,使得它不再是简单的书法作品,而是具有了生命力,能够与观者产生共鸣,让我们在欣赏的同时,也能从中汲取力量和灵感。
众幅作品不仅是老师艺术成就的体现,也为我们这些书法爱好者提供了宝贵的学习和欣赏的范例。期待邓松如老师能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继续为书法艺术的发展增光添彩 。
(文/田野)
欢迎点赞留言,喜欢老师作品随时留言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