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线建设启动60周年征文094

想三线光明,忆军工往事
张永强
前 言
距离全国第二届三线军工文化旅游节举办还有两个多月的时间,二零二五年五月底召开了“第二届全国三线军工文化旅游节筹备工作会议”。会议由“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会理事”,山东军工文化研究室副主任兼秘书长张志强主持。会议听取了“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会常务理事”,岱崮景区总经理曹兴刚介绍了落实第二届文旅节的准备情况。研究室副主任穆宝忠通报了省直机关有关部门正在组织“纪念三线建设六十周年”的活动情况,研究室副主任夏兆芳,李佃玉,李建军,先后发言;部分参会的研究室人员对开好“第二届三线文旅节”提出了建议。按照张秘书长的部署,落实“八项活动的负责制”分工不分家,积极,认真,参与,支持,办好“第二届全国三线文旅节”。
本着分工不分家的原则,我与光明厂(9347)的老画家,老书法家沟通,传达组委会的通知要求,征集优秀作品参展。
1968年的秋冬季节,也就是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年代,德州机床厂七车间生产60迫击炮.82迫击炮;七车间遵从国家的指令,搬迁至茂密的沂蒙山区的坦埠镇鑫中山村,取名“国营山东光明机器厂”,军编号(9347)。1966年的某天我在德州机床厂南宿舍搬家前曾去光明厂的厂长李鲁活家里串门,知道他家也快搬迁了,可是不知道什么原因最终他家没有来,由王庆常副厂长主持工作。12月下旬,我在岱崮医院体检以后就分配了工作,由于其他工人没有搬迁到新厂,我这位学员级的元老就参加了擦拭机床,整理卫生,砸石子铺公路的工作,现在从坦埠到光明老厂区的柏油公路依然完好使用。自1988年搬迁至泰安,多次往返行驶在这条光明大道上。
2018年在原光明老厂址立碑期间,我驾车数次到蒙阴,坦埠采购会场所需绸带,花卉等物品。到泰安花园小区走访老同事,安排立碑相关情况,到岱崮安排就餐,住宿等事宜。特别是加入"山东三线军工文化研究室”以来,数次参加东蒙集团和军工文化研究室安排的活动,路过光明老厂区的时候一定要去看看我们当年生活工作的宿舍,大食堂,幼儿园,学校,山洞,大厂房,办公楼,还有我们立了7年的光明碑,行驶在光明人自己铺设的柏油大道上,这就是情感的驱使,这就是牵挂的力量。
始建于1966年的光明厂,由东沟和西沟,南郊和北山坡组成,东沟有办公大楼,职工食堂,大礼堂,锅炉房,钢材下料车间,职工澡堂,医务室,幼儿园,北山坡是宿舍楼和单身宿舍。
西沟是大片的工房和家属区。
一九七一年由临建一连建成的总装车间一派繁忙的景象,这里是60迫击炮。82迫击炮,40火箭筒,82无后坐力炮,研发和生产农用三轮车,手动托盘车,电动托盘车,堆垛车系列的电焊,喷漆,组装的生产基地。有一次援外的40火箭筒为赶工期,总装车间干部职工和厂各科室同志日夜奋战,晚饭在车间吃,累了就睡在桌子上,地板上。
70年代随着企业规模的壮大,人员的齐整,生产已完全正规化,各车间各工序严格执行军品生产工艺,军代表和检查员严把质量关,防止次品,杜绝废品的发生。光明厂生产的40火箭筒,82无后坐力炮在中苏边境反击战,中越反击战斗中发挥威力,震慑敌胆,60迫击炮,82迫击炮携带方便,杀伤力强,尽管现在先进武器装备部队,但是60迫击炮仍然配备在常规作战的编制中。
自1968年参加工作到2008年退休再到2018年协助王岚厂长在光明老厂址立碑,50年的时间里我一直在为光明做贡献,2017年至2025年退休的这些年在山东三线军工文化研究室工作,以各种形式赞美当年的老军工,中国军工文化园,岱崮地貌,与各厂的军工战友相聚,并多次参观走访了各地军工遗址和正在奋进发展的老军工企业,累与羡慕并存着。
我是60年代16岁的小军工到现在72岁的老军工,时光就在转瞬之间,如果不和身边人谈论年龄岁月,根本没有老龄的感觉,但是数字在那里摆着,老了就是老了,有一次女儿女婿问我还有什么愿望没有实现,我的回答很干脆,"没有了",因为我想到的孩子给安排好了,我没有想到的孩子也给安排好了。2024年孩子们开车带我两口子游玩了新疆;今年又带我俩游玩了广西,云南等景点,生活在琼海半年的时间里,心情舒畅的唱着那首名曲,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
60年代末,我们来自全国各地的精英,在沂蒙山区艰苦创业,造出了一批批常规武器和新式武器,为支援部队建设,为保家卫国做出了贡献。在发展小三线军工企业的同时,我国的高科技事业迅速发展。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研制爆炸成功,1967年第一颗氢弹研制成功,1970年第一颗人造卫星升上太空,宏亮的东方红乐曲响彻祖国,传遍世界。中国成为了腾飞的巨龙。创造这一奇迹的科学家和工作人员就像我们当年一样,无人知晓也不可能让人知晓的幕后英雄。航天员杨利伟是中国航空史上第一位飞上太空的中国军人,航天员景海鹏四次,聂海胜是三次飞上太空的中国军人,他们在书写中国航天史的辉煌和奇迹,女航天员刘 洋是第一位飞上太空的中国军人。他们是全体航天员的代表,他们在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中国航天的伟大篇章,记入史册。中宣部向全社会公开公布航天员群体的先进事迹,授予他们时代楷模荣誉称号,党和国家也给予他们最高荣誉和待遇。而将航天员送上太空的也是一批幕后英雄。
随着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号投入使用,第二艘自行研制的山东号,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号已经航行在祖国的万里海疆。我们小三线系统也在表彰军工功勋,军工楷模,大工匠等30多位先进人物。光明厂有王庆常书记,谷元业主任,刘公荣师傅。他们的塑像将落座岱崮军工文化园旅游景区,向世人展示军工形象,让后人了解我们这些老军工当年的创业史,了解我们这些为三线建设献出青春的幕后英雄。
如今的岱崮民丰老厂址经过东蒙集团的辛勤努力和精心装饰,使得军工老厂址变成国家重点军工文化旅游景点之一,正在向世界级旅游景点迈进。军工文化正在普及,军工精神正在传承,我们这些老军工正在被世人了解和尊敬。毛主席塑像底座的题词“好人好马上三线"是对我们的最高褒奖。三组军工塑像映衬出三线人的光辉形象,让人欣喜,给人希望。60年代我们小三线各企业在深山生产60迫击炮,82迫击炮,40火箭筒,82无后坐力炮,高射机枪,高射炮,手枪,步枪,子弹,炮弹,地雷,炸药,潜望镜,夜视仪等军工产品。80年代我们搬出深山,开发民品,自谋发展。2017年,我们这些老军工相聚军工家园,用散文.诗歌和歌曲歌颂三线军工生活,歌颂岱崮军工文化园景区,挖掘和传承军工文化和军工精神。
2018年山东光明机器厂{9347}在蒙阴坦埠鑫中山老厂址立碑,以纪念当年艰苦创业,为国防事业做出贡献的军工光明人,怀念与我们日夜相伴的乡邻乡亲,这是军工行业内第一座丰碑。
回想在光明工作的几十年值得总结的事情很多,特别是在总装车间参与了多项开发生产工作,三轮车,叉车,手动托盘车,电动托盘车,油田升降房等。最自豪的是光明反腐败期间,几位厂级,一些中层,业务员受到审查,有的蹲班房,判刑,我们两口子没有任何腐败行为,也没有被审查一说;在销售公司清账期间,对方为达到多占便宜的目的,承诺给我一辆桑塔纳被我拒绝,并且坚持数日清账成功,开回来一辆原装奥迪,为光明厂避免了经济损失,增加了效益。这就是老军工的情怀,这就是老光明人的情怀。
光明三轮在我们总装车间用最短的时间完成测绘和15辆样车投产和下线,而且很快通过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鉴定,并获得所有认证书和许可证,这也就为光明厂大批生产农用机动三轮车铺好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尽快批量投放市场,厂长专门试行分厂制,由三分厂生产三轮车,并抽调精兵强将开发市场,这就有了后来的三轮车更新换代,把式改为方向盘式,简易挡风板改为半封闭,最后升级为全封闭驾驶室三轮车,值得骄傲和自豪的是光明三轮在1996年4月12号和4月22号两次开进中南海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李鹏,朱镕基及国务院其他领导人检阅,刘立田副厂长向中央领导汇报,之后光明厂获得中央有关部委颁发的军转民优秀企业称号,这是全国军转民企业的一面旗帜。
完成了农用三轮车的研制任务,我们又开始了工业搬运托盘车,手动托盘车,电动托盘车,仓库堆垛车的研制工作。这些产品的制作是需要大批工装模具的,特别是手托车的两个叉体和面板都是需要压型焊接的,工艺复杂,而且精度高,操作非常困难。车间书记,.老专家王玉坤再次接过重担,他亲自策划和绘制图纸模具,指导着技术人员反复试验,反复研究,如同三轮车厢压制瓦楞板一样,手拖车叉体和面板的压制在王书记的指导参与下再次获得成功。手拖车从而大批生产,远销全国各地,并出口多个国家,挣得外汇。这又为光明厂注册第二个厂名,成立" 山东叉车总厂” 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叉车产品的不断升级,光明厂陆续生产电瓶和燃油叉车,最大搬运吨位6吨。
王岚厂长不满足现状,他亲自跑市场,在胜利油田淘来了缸套,攻锥,安全阀,升降房等钻井配套产品。
1988年搬迁到泰安后光明厂开始第二次创业,在逐步走上正规的同时我调到了热处理喷漆车间,并荣幸的参与了为胜利油田制造的立式抽油机的工作。两年后我调到了武保部,多次到市公安局帮忙检查登山节期间的安全保卫工作。到泰山区公安局和郊区公安局协助侦破案件。和内保处,装备处,交警,派出所,消防支队建立了友情,方便了光明厂和职工与社会交往的工作。
三年后来到了新成立的喷漆车间,上马了喷塑和喷漆两条生产线,提高了工作效率,满足了生产的需要。为光明三轮装饰美丽色彩。
两年后被厂领导抽调到销售公司促销,开发市场。并取得优异成绩,让光明三轮大量占领农机市场做出了贡献。
在光明厂工作的最后一站是服务公司,负责监管三个食堂,两个招待所,加油站,托儿所,2008年退休。
2025、6、9
张永强,中共党员,山东三线军工文化研究室研究员,山东三线建设研究联谊会会员,山东《军工文化研究》副主编,临沂市作家协会会员。1968年在山东光明机器厂(9347)参加工作。曾先后在车间,科室,公司担任中层管理工作。退休后和王岚厂长一起落成了军工企业第一座纪念碑。参加山东三线军工文化研究室期间多次报道研究室工作,报道东蒙集团,报道中国军工文化园,赞美岱崮景区,向山东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推荐岱崮景区为“红色教育基地”并获得省关委会批准和授牌。
链接:
关于“中国三线建设启动60周年”
征文和征物活动的启事

2025年是中国三线建设启动60周年,为了宣传“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弘扬三线建设者为了国家安全默默无闻数十年如一日,在深山密林、大漠荒烟进行国防科研、生产的峥嵘岁月,铭记历史,弘扬党的优良传统,特举办纪念“中国三线建设启动60周年”主题征文活动。启事如下:
一、活动主题
纪念中国三线建设启动60周年
二、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
山东省写作学会
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山东三线军工文化研究室
承办单位:
山东福寿园发展有限公司
山东人文纪念公园(山东红光化工厂原址,军工代号:5805)
成立由主办、承办单位领导参加的组委会,聘请有社会影响力的知名作家、专家为顾问。
三、征稿体裁
本次征文限散文、纪实文学、报告文学、诗歌四种体裁,突出思想性、文学性、时代性。散文要求3000字以内,古体诗和新诗均可,新诗100行以内。
本次活动同步征集反映时代变迁、承载历史记忆的老物件(如照片、书信、工具、日用品、票证等)。这些物件将作为时代背景的重要素材与征文作品共同呈现。
四、稿件要求
为深入挖掘三线建设的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征文内容应为中国三线建设故事;对三线精神的理解和感悟;对三线建设者的赞美和歌颂;对三线建设历史的研究和思考,对山东红光化工厂的历史建设故事。
来稿需注明“中国三线建设征文”字样,文后注明作者200字以内简介、单位、电话等信息;
所有作品必须原创首发,若发现抄袭或一稿多投者,取消活动资格;投稿一律用真实姓名,化名重复者不予评审;
五、征稿和征物时间及邮箱、微信
2025年6月21日起至2025年9月30日
投稿联系人、电话、邮箱、微信:宋先生13325115197(微信同号) 1025924131@qq.com
老物件收集联系人、电话、邮箱、微信:杨先生 15662725195(微信同号) shandongqh@fsygroup.com,
快递收件地址(可到付)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孝里镇龙泉官庄村南山东福寿园,收件人:杨老师 15662725195
六、作品刊发及评奖
经初审符合征文要求的作品,将在《都市头条·济南头条》开设专栏发表。
征稿结束,将组织由专家、学者、教授、编辑等组成的评委会,评选出优秀作品(组委会、评委会人员作品不参加评奖)。
一等奖1名,奖金各1000元,证书;
二等奖5名,奖金各500元,证书;
三等奖10名,奖金各200元,证书;
优秀奖若干名,证书。
另设人气奖5名(按阅读量、点赞、留言等权重),奖金各500元,证书;
获奖名单将在《都市头条·济南头条》发布,获奖作品择优向《中国企业档案》等其他纸媒报刊推荐发表。
七、颁奖
评奖结束,将在山东省老战士纪念馆举行隆重颁奖典礼,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八、其他
征文将在山东省老战士纪念广场举行启动仪式,启动后征文活动期间,将由组委会组织作家、诗人等山东老战士纪念广场、小三线红光化工厂原址等进行采风活动。
2025年6月21日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