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线建设启动60周年征文088

老军工刘明利
刘家国
招工进入山东红旗机械厂四车间的第二天,班长邴东川就带我到了刘明利家。“咱都是老乡,到这里就是到了家。”说着,他顺手就从床底下拉出两个马扎,和我一起坐下。
刘明利,日照市人,1945年出生,中共党员,复员军人,在部队上受过特种训练。他中等身材,瘦长脸型,目光犀利,腰板挺直,负责四零火箭弹弹尾翼片的铆合工序。
红旗厂北沟家属区比较分散,房屋都是沿山坡顺势而建。刘明利一家五口,只他有工作,家属和两儿一女三个不大的孩子的户口,都迁移在附近的刁崖村,靠生产队种地分口粮,生活清苦。厂里按规定分给他家两间房,里间是土炕,墙上糊着报纸,上面贴了几张厂里发的先进工作者的奖状,下面是个镜框,镶着他在部队上和战友们的合影。
熟悉之后发现,他家实际上成为了我们日照老乡在外地的一个“家”了,啥人啥时候都可以去,随便吃随便拿随便玩。但凡去的人都会叫一声“大哥”、“大嫂”。北沟几十个老乡,如果不是休探亲假,有几天见不到的人再去他家时,大嫂就会凑过去轻声问:“怎么回事?好几天不见了?”挨批评的,吵架的,失恋的,家务事的,都会去诉说、发牢骚。有的甚至咬牙切齿,摩拳擦掌,大呼小叫。大嫂就会苦口婆心,大哥就会正襟危坐,说出一番话来。最后,烟消云散。
我刚进厂,由不习惯到习惯到有事无事的都过去,就拿他当了亲大哥。他嘱咐我,你还年轻,注意形象,好好学习,要顺利考试出徒。话虽不多,句句切中要害。那时我们军工厂光职工就有三千多人,男女老少来自五湖四海,各种生活习惯五花八门。厂里对学徒工的生活方面是有严格要求的。主要是学徒期间不准谈恋爱、不准戴手表、不准穿鸡腿裤和奇装异服、不准留长发大背头,不准吊儿郎当,否则延期出徒,记入档案。言传身教,受益匪浅,在大哥身上我学到了很多有益的东西。
不几年,老乡战友们有的成家了,有的要结婚了,有的找了女朋友,有的要离开北沟到厂里其它岗位去上任了,来他家的人自然就越来越少了。每走一个,大哥大嫂就会一直送到大路,目送老远才回来。有一次我去他家躺在土炕上,突然有了想回家的感觉。也是,整整一年没和父母联系了,来玩的单身老乡也很少了。劳累,孤独感瞬间涌上心头,眼泪无声的哗哗地流了下来……大哥大嫂就在外屋,见我独自一人躺着半天不动弹,他们心里很明白但啥都不说。直到军号响要去打饭了,见我起身要走,大嫂只轻轻地说了一句话:“走了?好好吃饭。”
刘明利大哥比较内向,干工作是老黄牛式的。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数年如一日。春夏秋冬,他站在铆机前一站就是一上午,很少见他喝水休息。特别是班里有学徒工干的产品退回返修率比较高,这就加大了工作量。他什么也不说,拉过竹筐,默默地全部干完再下班。多年以来,没见过他和谁红过脸,倒是帮助了很多人,还帮助车间领导做过许多人的思想工作。指导员连长们看重他,战友们也尊重他。每年评先进必有他,全车间接近二百人几年才有的两个三级工进四级工的名额,民意投票决定,他又是其中一个。
没有轰轰烈烈,没有惊天动地,刘明利大哥就是一滴纯净水,折射出了军工战士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
在四车间,在红旗厂,又有多少和刘明利一样的军工战士,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任劳任怨,爱岗敬业,不计报酬,像颗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真正诠释了什么是军工人,什么叫军工精神。
刘明利,让人永远铭记。
作者简介:
刘家国,男,1957年生人。
山东日照市人。
1974年~1975年上山下乡知青。
1975年~1982年招工进入山东红旗机械厂职工。
1982年调回原籍工作。
2017年退休。
链接:
关于“中国三线建设启动60周年”
征文和征物活动的启事

2025年是中国三线建设启动60周年,为了宣传“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弘扬三线建设者为了国家安全默默无闻数十年如一日,在深山密林、大漠荒烟进行国防科研、生产的峥嵘岁月,铭记历史,弘扬党的优良传统,特举办纪念“中国三线建设启动60周年”主题征文活动。启事如下:
一、活动主题
纪念中国三线建设启动60周年
二、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
山东省写作学会
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山东三线军工文化研究室
承办单位:
山东福寿园发展有限公司
山东人文纪念公园(山东红光化工厂原址,军工代号:5805)
成立由主办、承办单位领导参加的组委会,聘请有社会影响力的知名作家、专家为顾问。
三、征稿体裁
本次征文限散文、纪实文学、报告文学、诗歌四种体裁,突出思想性、文学性、时代性。散文要求3000字以内,古体诗和新诗均可,新诗100行以内。
本次活动同步征集反映时代变迁、承载历史记忆的老物件(如照片、书信、工具、日用品、票证等)。这些物件将作为时代背景的重要素材与征文作品共同呈现。
四、稿件要求
为深入挖掘三线建设的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征文内容应为中国三线建设故事;对三线精神的理解和感悟;对三线建设者的赞美和歌颂;对三线建设历史的研究和思考,对山东红光化工厂的历史建设故事。
来稿需注明“中国三线建设征文”字样,文后注明作者200字以内简介、单位、电话等信息;
所有作品必须原创首发,若发现抄袭或一稿多投者,取消活动资格;投稿一律用真实姓名,化名重复者不予评审;
五、征稿和征物时间及邮箱、微信
2025年6月21日起至2025年9月30日
投稿联系人、电话、邮箱、微信:宋先生13325115197(微信同号) 1025924131@qq.com
老物件收集联系人、电话、邮箱、微信:杨先生 15662725195(微信同号) shandongqh@fsygroup.com,
快递收件地址(可到付)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孝里镇龙泉官庄村南山东福寿园,收件人:杨老师 15662725195
六、作品刊发及评奖
经初审符合征文要求的作品,将在《都市头条·济南头条》开设专栏发表。
征稿结束,将组织由专家、学者、教授、编辑等组成的评委会,评选出优秀作品(组委会、评委会人员作品不参加评奖)。
一等奖1名,奖金各1000元,证书;
二等奖5名,奖金各500元,证书;
三等奖10名,奖金各200元,证书;
优秀奖若干名,证书。
另设人气奖5名(按阅读量、点赞、留言等权重),奖金各500元,证书;
获奖名单将在《都市头条·济南头条》发布,获奖作品择优向《中国企业档案》等其他纸媒报刊推荐发表。
七、颁奖
评奖结束,将在山东省老战士纪念馆举行隆重颁奖典礼,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八、其他
征文将在山东省老战士纪念广场举行启动仪式,启动后征文活动期间,将由组委会组织作家、诗人等山东老战士纪念广场、小三线红光化工厂原址等进行采风活动。
2025年6月21日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