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星期五(北京雷阵雨/24℃至31℃),福建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是改革开放的先行区,更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全省84个县中,有70个老区县,其中原中央苏区县有37个,长汀,就是其中之一。
从2018年9月27日—2025年7月17日,我五次踏上汀州这片“红土地”,与长汀苏区结下了红色的不解之缘,与老区人民培育了深厚的“军民”鱼水情。
长汀,在历史上有许多个第一,而在《文化新长征》路上也同样有许多第一:
首个国家社团发起、老区社团接力联动的《文化新长征》队伍从长汀中复村出发(有红头文件为证);首次在全国文化公益活动中出现多名先锋队员400天全程身穿长汀款红军服的风貌(有图片物品为证);首篇入选国际华语诗歌艺术奖的佳作《妈妈 请送我们再出征》诞生在长汀;首位“参访出征、全面总结、成果巡展、红色盛典、红色村晚”全程亲历者在长汀产生(林文清、卢兴求);首个《东方榜样-乡村文化会客厅》在长汀县河田镇南段村永久设立......
长汀会用:希望紫秋老师多回“家乡”看看的亲切话语,让我感受老区人民的真情实感,7年的2480多个日日夜夜,长汀始终魂牵梦绕的陪伴我,它带给我温暖和前行的力量。
当我完成了长汀十天的“老区调研、榜样访谈、红色村晚启动、会客厅设立”的文化公益任务,即将返回北京的那个早上,吴福秀妈妈为我准备了“红军蛋、糯玉米、蜂蜜水、小零食”,还有一块拾来的爱心石........她用并不标准的普通话嘱咐我:上了火车要好好休息,好好吃东西,不要太累了。
送我到家门口时,她再一次像七年前那样叮嘱我,要换一双解放鞋,皮鞋走远路太累脚,下次再来家里啊.......我忍住泪水点点头,眼前浮现出当年送我们出征的景象。
忽然,新加坡华侨作家的诗文涌上心头,如我此刻的心情:
“今天,我们再一次扑进您的怀抱,我们来看望您了-妈妈,我们来汲取您的力量了-长汀,请您,像当年送红军出征一样,再一次送我们出征吧,送我们踏上新的长征路!”
再见,长汀老区!再见,吴妈妈,我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会带着诚意和成果,再回长汀向您汇报的!
吴妈妈的暖心送别

2025年7月9日和17日,吴福秀妈妈两次为紫秋煮的“红军蛋”,她说:当年接送红军就是这样的……(摄影/紫秋)

2025年7月17日早上,2019全国十佳榜样家庭男主人公卢成贵叔叔代表《东方榜样—乡村文化会客厅》陪伴结束长汀深入基层参访的紫秋老师一起,与长汀老区人民说:感恩,再见!

2025年7月17日,吴福建妈妈接受采访后,叮嘱紫秋回京的路上好好吃饭,好好休息,再来家里……

2025年7月17日,第五次参访福建长汀老区区的中国红色文化传播大使紫秋老师在返回京城的火车上吃午餐,蜂蜜水、红军鸡蛋、老区玉米都是吴福秀妈妈很早起来煮熟的..

吴妈妈还带了第十二届全国榜样大会特邀记者卢兴求从广东带回家的香蕉,卢成贵叔叔买的瓜子、糖果等零食,让我路上吃的(感恩摄影/紫秋)

2024年7月,红军后人吴福秀妈妈送的爱心石、红军后代刘九金送的一条老区裙承载了深厚的鱼水情(感恩翻拍/紫秋)
新长征路上的长汀第一

2018年9月27日,“365重走长征路大型系列文化公益主编”总部先锋队抵达福建长汀,并于9月30日从中复村举旗出征(制图/紫秋)

2019年3月15日,“365重走长征路大型系列文化公益活动”走进贵州茅台红军小学,来自北京的总部先锋队,部分老区助力队成员身穿统一的长汀款红军服(摄影/张小波)

文化新长征1476‖新加坡著名诗人韩昕余红色史诗《妈妈 请送我们再一次出征》入选《东方作家名人录》榜样专栏

今日头条||365先锋队总部先锋队再次参访福建长汀县区红色遗址2019年10月2日报道——林文清讲解、卢兴求拍摄

2020年1月14日,2019全国十佳红史专家林文清教授和卢成贵手持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文产委颁发的“2019全国十佳榜样家庭”合影留念(摄影/紫秋)

文化新长征2485‖中国首个《东方榜样—乡村文化会客厅》在福建长汀革命老区河田镇南段村永久性设立
榜样家庭七年助力

2018年9月30日,卢兴求带领记者团队在长汀杨成武广场采访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文产委发文主办的“365重走长征路大型系列文化公益活动”总部先锋队、北京助力队、福建助力队、长汀接力队成员

2018年10月1日,卢成贵、吴福秀一家与365重走长征路总部先锋队队长紫秋、新加坡华侨诗人韩昕余与长汀退役军人楷模黄马金会长题赠的《长征精神万岁》墨宝合影留念

2020年1月14日,第四次到达长汀老区的中华榜样文化大使紫秋与吴福秀妈妈感恩拥别

2020年春节,2019全国十佳榜样家庭主人公卢成贵、吴福秀带领全家第二代、第三代为“365重走长征路”助力并见证的卢兴求和哥哥、妹妹,孩子等,借助中国著名书画艺术家傅继英教授题赠的红《福》,为全国革命老区送上“抗疫”的祈福

2025年7月15日,中国首个致力于乡村文化的《东方榜样会客厅》在福建长汀河田镇南段村永久设立,首批参加“村访”的嘉宾在吴福秀家门口合影留念
福建长汀老区纪实

文化新长征2486‖ “用红军文物传承苏区精神”—《东方榜样会客厅》记者团队走进福建长汀县策武镇李城村
文化新长征2485‖中国首个《东方榜样—乡村文化会客厅》在福建长汀革命老区河田镇南段村永久性设立
文化新长征2484‖拜访福建龙岩市长汀县老苏区百岁红军妹妹官满嫂 送《福》祈祷她寿比南山
文化新长征2483‖一条花裙子的故事:福建长汀革命老区红军后代刘九金用心为紫秋送上一份鱼水情
文化新长征2481‖东方榜样曾宪富:从北京中关村返回家乡长汀老区创业 用林下经济带动119户村民致富
文化新长征2480‖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龙岩老区种下的生态之树 成为长汀水土流失治理典范的源动力
文化新长征2479‖两万五千米红军长征微缩线路将在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革命老区河田镇大山下家庭农场规划建设
文化新长征2477‖走进福建长汀革命老区河田镇南塘村乡村文化会客厅欣赏“红旗跃过汀江•两山实践走廊”的新面貌
文化新长征2476‖全国《红色村晚》在福建长汀革命老区红军长征第一村中复乡村大舞台启动
文化新长征2475‖《东方榜样》栏目组走进福建长汀老区塘背村—采访优秀村医、品赏红军可乐、敬拜开国将军
文化新长征2474‖《红色村晚》福建龙岩工作组参访长汀中复村“长征出发地主题邮局”
文化新长征2473‖《东方榜样 凡人星光》栏目组编导紫秋和卢兴求走进福建龙岩红色汀州
老区新长征,我们在路上
(资信/福建长汀红色驿站,摄影/卢兴求,紫秋,编撰/紫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