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上午,鄂城区凤凰街道东升社区暑期爱心托管班第二期正式开班,社区特邀请退役军人郑云昌为孩子们开展一场意义非凡的“学雷锋红色宣讲”活动。

郑云昌,湖北鄂州人。曾多次受到上级嘉奖,被评为“五好战士。2022年7月1日获中组部颁发的“光荣在党50年”荣誉纪念章,并被聘为鄂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老兵红色宣讲团成员(副团长)和鄂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老兵红色宣讲团成员。他以饱满的热情和生动的语言,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深刻而感人的宣讲。他围绕“雷锋精神永不过时”“雷锋精神是一座永不褪色的丰碑”“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以及“如何学习雷锋精神”四个方面,深入浅出地阐述了雷锋精神的内涵与时代价值。

郑云昌同志通过讲述雷锋的生平事迹和感人故事,让孩子们深刻感受到雷锋精神的力量与温暖。他强调,雷锋精神不仅是一种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精神,更是一种积极向上、勇于担当的生活态度。在新时代,我们更要将这种精神传承下去,让它在我们的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雷锋精神,一座永不褪色的丰碑
郑 云 昌
雷锋,一个名字,一种精神,一座丰碑,在几代中国人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记忆。今年是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62周年,雷锋的名字家喻户晓,雷锋的事迹深入人心,雷锋的精神永不过时。一名22岁解放军战士的故事,为何被传颂了大半个世纪?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名字,为何总让亿万颗心同频共振?在第六十二个学雷锋纪念日到来之际,重温他的事迹,我们依然能获得人生的启迪,汲取奋进的力量。
今天我从四个方面讲述学雷锋精神:1.雷锋精神永不过时;2.雷锋精神,是一座永不褪色的丰碑;3.将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4.如何学习雷锋精神并落实在行动上。
1、雷锋精神永不过时。我们要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更好发挥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加强志愿服务保障和支持,不断发展壮大学雷锋志愿服务队伍,让学雷锋精神在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中蔚然成风,让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化作经常,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强大力量。
“积小善为大善,善莫大焉,这和我们党‘为人民服务’、‘做人民勤务员’是一脉相承的”。时间拨回到62年前,1963年3月,毛泽东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发表。从此,这个响亮的名字印刻在中国人的心里,他的故事传遍神州大地。1940年出生的雷锋,年仅7岁就成了孤儿。新中国成立后,他在党的关怀下走进明亮的课堂,戴上鲜艳的红领巾。入伍后,他在部队的大熔炉中百炼成钢,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并光荣地入了党。向上的力量,源自祖国;火红的初心,注满感恩。至今仍被广为传诵的《雷锋日记》,跃动着蓬勃不息的时代脉搏。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小小的螺丝钉,是否永远坚守在你工作的岗位上……”平凡中铸就伟大,从号召各地兴起以“学雷锋,送温暖”为主题的关爱活动,到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半个多世纪以来,党和国家将弘扬雷锋精神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引领越来越多的人追寻雷锋的脚步,感动身边的你我。
2、雷锋精神是一座永不褪色的丰碑。“生命有限,很多英雄模范人物崇高精神的形成过程也是有限的,但形成了一种宝贵精神财富,是一个永恒的定格。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红旗渠精神等都是共存的。”
跨越雄关漫道,一路跋山涉水,一代代英雄模范的奋斗牺牲凝结为伟大建党精神,挺立起共和国的脊梁。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超1.15亿中国人通过网络投票,选出了278名最美奋斗者,雷锋名列其中。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
心存善念相互搀扶、互相激励,人人都可以做雷锋。我们要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走过一个甲子,为什么总有世人感叹“雷锋还活着”?为什么总有后人痴心仰望、执着追随?我们从《雷锋日记》中寻找答案——什么是时代的美?战士那褪了色的、补了补丁的黄军装是最美的,工人那一身油渍斑斑的蓝工装是最美的,农民那一双粗壮的、满是厚茧的手是最美的,为社会主义建设孜孜不倦地工作的人灵魂是最美的。这一切构成了我们时代的,契合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和延伸,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雷锋精神依然具有跨越时空的无限魅力。
雷锋说:“我是党的儿子,人民的勤务员”。因有着共同的身份标识,谦卑而又自豪。一段段质朴无华的心声告白,诠释雷锋精神的平凡与伟大。纵然百转千回,那些始终被人们珍藏的集体记忆,是精神的凝聚、价值的沉淀、文化的认同,在新时代依然会被热切回应、动情呼唤。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雷锋身上所具有的信念能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进取的悦气,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最好写照。如果十四亿国人,九千多万党员都能学好雷锋精神,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我们的凝聚力、战斗力将无比强大,我们将无往而不胜。
雷锋精神代代传承,续写新时代的生命礼赞,要做雷锋精神的种子,把雷锋精神广播在祖国大地上。雷锋精神好似燃烧的火炬,点亮凡人善举,温暖社会角落。因为对美好家园的向往从未停止,雷锋精神好似蒲公英的种子,扎根于神州大地,播撒在百姓心田。“雷锋是时代的楷模,雷锋精神是永恒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更多时代楷模。”“我们既要学习雷锋的精神,也要学习雷锋的做法,把崇高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追求转化为具体行动,体现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
比如首都北京,海淀实验小学的少先队员利用课余时间义务劳动、清扫校园;山东枣庄,人民路小学的师生走进社区捡拾垃圾;四川宜宾,崇文实验小学的志愿者们为敬老院老人们送去温暖……等等英名因传承而不朽,丰碑在奋斗中永驻。穿越浩荡的历史,雷锋精神早已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深处,撑起中国人民的底气、骨气,汇入奔腾向前的时代洪流。面向壮阔的未来,我们无比坚信,在迈向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雷锋精神必将迸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激扬奋进新时代的磅礴力量!
3、将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六十多年来,一代代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学生,将雷锋作为学习的榜样。人们始终高擎学雷锋大旗,面向全国弘扬新时代雷锋精神。我们要把弘扬为民服务做孺子牛、创新发展做拓荒牛、艰苦奋斗做老黄牛的“三牛”精神与雷锋精神结合起来,像雷锋一样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用雷锋精神为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凝聚深厚的道德修养、汇聚强大的精神力量。
雷锋精神至今一直为人们所传颂,事实证明,不管时代如何变迁,环境如何变化,雷锋精神不但没有过时,还因为其不断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与社会进步潮流相契合、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拥有的精神财富。因此,我们应该积极认真学习和传承雷锋精神,为社会奉献自己的力量。
4、如何学习雷锋精神?我们要始终怀抱“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聚沙成塔,不因公益之小而忽视不为,知难而进,不因奉献之大而望而却步。激励更多的人,特别是青少年,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新时期学雷锋活动的内涵和形式,在此过程中,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和信念,积极倡导文明新风尚。
学习雷锋精神,弘扬劳动美德。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可以是家庭劳动,也可以是公益劳动。积极参与家庭劳动,体验生活万象,锻造劳动力量,锤炼劳动意志;积极参与公益劳动,不仅是为社会尽力,还能陶冶情操、美化心灵,塑造劳动品质,发现劳动之美。
学习雷锋精神,厚植家国情怀。少年强则国家强,青年兴则国家兴。不管是在前几年的疫情防控之中,还是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都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活雷锋”。历史的雷锋“为我们铺陈前行的道路”,当代的“雷锋”为我们吹响时代的号角,新时代新青年面对国危家困,应百折不挠,面对突发灾难,应临危不惧。让我们以信仰的名义、团结的力量、博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进取的锐气,怀秉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鸿鹊之志,将真诚奉献的小我融入到织就中国梦的大我中。以雷锋精神作伴,脚踏实地,行稳致远。
学习雷锋精神,要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作为老党员和参战退役军人,我们应起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参加所在社区治理和有意义的各项活动,当好志愿者(本人是濠塘社区退休人员党支部书记和党员红星志愿服务队队长)应积极参与典型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协助所在社区解决居民的急、难、愁、盼等问题,多为居民群众做一些力所能及实实在的好事实事,为老百姓排忧解难出力流汗,这也是我们应尽的义务,使学习雷锋活动在实践中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