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人民的好公仆”“城市建设的奉献者”,他曾以实干参与家乡的成长;退休后深耕创作,又以笔墨、镜头与旋律继续为故土“画像”。无论是诗集中的乡土情怀,歌曲里的家乡韵律,还是这些摄影作品里的城乡风貌,都指向同一个内核——对肥城深沉的爱。这种爱让他的作品既有“德”的温度,又有“艺”的质感:镜头下的每一帧,无论是市井烟火、城市新貌,还是如十二孔闸这般藏着生计与智慧的乡土印记,既是他眼中的家乡风景,更是一位赤子写给故土的“视觉情书”。而他对十二孔闸这类细节的精准捕捉,恰是懂故土、爱故土的证明——知道哪处景致里藏着家乡人的生活根基,才能把看似普通的闸口,拍成带着生活重量与情感温度的画面。 孙其昌,笔名子耕,山东肥城人。文学爱好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泰安市作家协会党支部书记、副主席,泰安文学功勋人物,肥城市文联名誉主席、桃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已出版发行诗集《乡情放歌》《岁月风景》《都君新韵》《桃乡之歌》,诗与影专集《肥子国里好风光》《天南地北好风光》,桃文化专著《桃文化初探》,原创作词歌曲《肥子之歌》《桃花在来的路上》《千古送吉祥》《最可爱的人》等40多首歌曲,各类作品多次获奖。其中,孙其昌创作的歌词《肥桃熟了》,参加由山东省委宣传部、省文学艺术联合会、省农业农村厅主办的村歌嘹亮·2024山东省新时代乡村歌曲征集展演,荣获优秀作品奖;歌词《桃花在来的路上》,参加由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省互联网传媒集团主办的“我的小康,我的梦”山东省首届正能量全国征歌大赛,荣获银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