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线建设启动60周年征文061

军工情满四合院
李佃玉
现在,每当我从电视和网络等各种媒体上,看到一件件人情淡漠,甚至冷酷的报道时,心中就非常难过。特别是有一次,看到某地一个监控拍下的视频,一个才几岁的小女孩不幸遇到了车祸,此时,如能及时抢救,小女孩肯定能存活,但毫无人性的司机,竟故意倒车,对小女孩进行二次碾压,然后逃之天天。更令人气愤的是,先后有十几个成年人,从躺在血泊中的小女孩身边走过,竟无一人伸出救援之手。看到小女孩伸着小手在血泊中挣扎而无人救援,最后静静的死去的画面,我的心都要碎了,现在的社会这是怎么了?人与人之间难道除了金钱之外,真的没有一点人间情感了吗?此时,我不禁想起了我在军工三线的激情岁月中,我们军工战士之间所建立的真情厚谊。特别是我在国营山东民丰机械厂,居住在四合院里的三年时间里,我女儿出生前后的一些看似平凡,但却异常珍贵的人间真情,让我至今想来还是心潮难平,激动不已。
我于一九七五年十月,在军工企业国营山东第一机械修配厂结婚后,奉山东省军工局的调令,调到国营山东民丰机械厂宣传科工作,到厂后,就被安置在北山宿舍区的四合院里居住。这个四合院,和其他宿舍并不相邻,而是孤零零地坐落在北山坡下的一块平地上,四周都是农民的庄稼地,南边是一条常年流水不断的山溪。一到夏天,满目翠绿,蛙叫蝉鸣,潺潺的小溪中,鱼儿在游,虾儿在跳,令人心旷神怡美不胜收,真的是一个不是田园胜似田园的优美所在。但在这里让我终生更难忘的,不是这优美的居住环境,而是四合院里邻居们的浓浓亲情。
我家刚搬到四合院时,因人生地不熟,深感孤单。但没几天,就很快融进了四合院的大家庭中。住北屋的是李文明师傅一家八口人,李师傅在技术科工作,是民丰厂第一批入厂的人员。他戴着一副眼镜,长的文静、朴实。他的爱人严老师,在山北子弟学校教学,她的母亲也在一起生活。李师傅的母亲从老家出来一直跟随他们一起生活。李师傅有两个男孩,大的乳名叫小杰,小的叫小青。还有一对双胞胎女儿叫大妮二妮。李师傅的母亲那时已六十多岁,长着一个慈眉善眼的脸庞,一副助人为乐的热心肠。这院子里谁家有事她都主动帮忙,就像是四合院的家长一样。后来,我从其他邻居口中了解到,李大娘还是烈属,在她刚生了李文明的妹妹不久,她的丈夫因参加革命,被敌人抓住,敌人就当着她的面,一刀将其丈夫的头砍落在她的面前,她当时就昏死了过去。后来由于过度悲痛和惊吓,落了一身病。但她凭着坚强的毅力,吃尽千辛万苦,将李文明兄妹拉扯成人,当李文明调到民丰厂后,李大娘也就随迁到了四合院居住。知道了大娘的身世后,我对李大娘更觉敬佩和亲切。而李大娘也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照顾着我家。当时,我夫妻二人因是刚结婚,既不会生炉子,也不会炒菜做饭,只好天天吃食堂。李大娘就手把手地教我们怎样生煤炉子,怎样炒菜做饭,使我家的生活有了很大改善。但到了过新年时,我家包了水饺,我在下水饺时,把水饺和冷水一块放在锅里煮,结果搅成了一锅粥。李大娘知道后,就去我家帮着重新包了水饺,又教我下熟,她才回家吃饭。
到了一九七六年四月份,我爱人怀孕后,出现了严重的妊娠反应,吃饭喝水都呕吐,走路也困难,只好休班躺在家里休养。而恰在此时,我接到省军工局的通知,要我去泰安参加省委召开的理论讨论会。当时,我真是左右为难,这时李大娘对我说:“你就放心去吧,家里有我们”。
听到大娘这一说,我也就真的放心的走了。等我开了五天会回来后,看到我爱人,精神好了许多,特别是当我听了我爱人讲述了这几天,李大娘和各家邻居对她的热情细心的照料后,又看到桌子上摆满了李大娘和其他邻居送来的各样饭菜时,心里真的是说不出来的感动。
后来,在我女儿出生前,有一次李文明师傅要去湖南出差,李大娘就主动吩咐李师傅一定要给我们制点奶粉回来。当时我知道因为物资供应紧张,各地奶粉都要凭票不好买,就不想给李师傅添麻烦。但李大娘说: “不行,一定要买点奶粉备用,万一孩子生下来奶不够,也好接济一下”。李师傅就二话没说,千方百计的从湖南给捎回来两袋奶粉。结果,我女儿出生后,母乳就不够吃,亏得这两袋奶粉掺着小米粥,帮助我的女儿度过了初生缺乳的困难时期。
女儿出生在一九七六年,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灾难最多的一年。这一年的一月八日,我们敬爱的周总理逝世,七月六日,敬爱的朱老总逝世,九月九日,我们最敬爱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又逝世。在听到中共中央关于毛主席逝世的讣告后,厂长吕华林和党委副书记张燃就马上安排我到第二天,赶快去想办法买花圈,准备为毛主席召开追悼大会。第二天,我带着厂领导专用的北京吉普车,跑了整整一天,连一口水都没喝,中午饭都没顾得吃,一直跑到天黑,最后终于在沂水县城买到了花圈,总算完成了任务。可到了晚上半夜时,我突然发起高烧,腹部和肾区剧烈的疼痛,疼得我直在床上打滚。此时,我爱人已怀孕六七个月了,吓得直哭,住在东屋的邻居江玉正师傅听到后,马上穿衣起床,二话不说,背起我就朝厂医务室跑,医务室里是李桂芳大夫值班,她马上为我忙前忙后地进行诊断治疗。江师傅一直陪我到天亮,直到我的病情稳定了,他才回家简单吃了点饭,就接着去上班了。江玉正师傅高高的个子,一副憨厚、朴实的样子,当时他是三车间的一个班长,工作认真负责,在班组职工中享有很高的威信。他的爱人牛大姐,在厂托儿所上班,整天脸上带着笑容和蔼可亲。他们有一个儿子,乳名小果,一个女儿叫玲玲。一家人都是热心真诚的好邻居。我也是从江师傅深夜帮我看病这件事上,第一次深深体会到了,为什么古人就说“远亲不如近邻”的。
到了这年的十一月份,已进入初冬,天气转冷。而此时上级却预报鲁东南地区有地震,要求各地认真防震。因为七月二十八号凌晨三点四十二分在我国唐山、丰南一带发生了强度为里氏7.8级的大地震,强震产生的能量相当于400颗广岛原子弹爆炸。造成死亡24.2万人,伤残16.4万人,财产损失在100亿左右。此次地震名列20世纪世界地震史上死亡人数第一。当时,一听防震,人人恐慌,谈“震”色变。一到晚上,家家不敢在屋里,都抱着被子在露天睡。此时,我爱人已怀孕八个多月,每天上完班,还要在野外睡觉,非常痛苦,江玉正师傅看到我们的难处,就帮我用厂里发的废高射机枪弹壳料和废纸箱子,在北山坡上,搭了一个简易防震棚,又放上了一张床,这样使我爱人能得到了较好的休息。但后来天气越来越冷,我爱人又将近临产,在野外的简易防震棚里已不行了,江师傅又和与我爱人一起在大五金库上班的綦振宽师傅一起,牺牲了周末休息时间,为我家盘了一个烧地炉子的火炕,还在屋里的火炕上,又用木棒和废弹壳料片搭了一个防震棚。就这样,我家早早地就搬进了暖烘烘的火炕上,十二月十一日,我的女儿在岱崮军工医院顺利出生。这一天,我高兴地为女儿起名叫“芳丽”,“芳”是为纪念毛主席、周总理等老一辈革命家流芳百世,“丽”是为纪念华国锋当国家主席,取“华丽”一词的词义。为了纪念女儿的出生和邻居们的爱,我即兴写了一首小诗,小诗是:
龙年天灾人祸至,娇女不惧墜落地。
伟人去世她出生,百姓无奈顺天意。
不求吾女成凤才,但愿她怀鸿鹄志。
天伦之乐缘于爱,世界有爱更美丽。
女儿出生后,就在这融着暖暖爱心的火炕上,度过了她来到人世间的第一个寒冷的冬天。
后来,我女儿从呀呀学语,到蹒跚学步,在四合院里成了各家的宠儿。谁家有好吃的,一定会给女儿留一份,每天,她从托儿所回来,基本不在家里,她愿意到谁家就去谁家,在那里吃,在那里喝,在那里玩,累了就在那里睡,而她去的最多的是东屋江玉正师傅家和南屋王君师傅家,几乎每天都要在她们家吃一次饭。我的女儿那时基本没有家的概念,认为四合院里的所有邻居家都是她的家。有时我爱人去邻居家找她时,她竟会将她妈妈推出邻居家的门外。李文明的儿子小杰和小青兄弟,江玉正的儿子小果和女儿玲玲,以及王君师傅的女儿媛媛姐妹俩,都把我的女儿当亲妹妹一样对待。四合院里每天都充满着这些孩子们的嬉闹欢笑声。各家邻居对我的女儿甚至比对自己的孩子还好。有一天,江师傅的儿子小果,在和我的女儿玩耍时,不小心让火勾子烫了我女儿一下,江师傅竟然气得暴跳如雷,拉过儿子就狠狠地打起来,我们几个人拉都拉不住,直打得他儿子哭着喊:“爸爸,爸爸,我再也不敢了”才算完。当时,我爱人都心疼的掉眼泪。我后来也已为人父了,深知谁养的孩子都是自己的心头肉,要是为了别人的孩子而痛打自己的孩子,那是需要多么无私的大爱呀。
我的女儿,就这样在四合院里邻居们这种亲情的关爱呵护下,长到一岁半时,要从山南托儿所小班转到山北托儿所大班。而我和爱人都在山南办公区上班,接送孩子有些不方便。江玉正师傅知道了这个情况后,马上决定,以后让他在山北学校上学的儿子小果,负责接送我的女儿。从此后,我们上班前,小果就把我女儿送到山北托儿所,下午我们下班前,他早就把我女儿接回来,带到他家里吃、喝、玩、乐,这样,大大解除了我们的后顾之忧,使我们从没因为孩子而影响工作。从我的女儿一岁半,到我因工作调动离开民丰厂,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小果风雨无阻地按时接送我的女儿,从未出现一点闪失。而我直到调走,都不知道山北托儿所在什么地方。军工战友的情和四合院里的爱,就这样延续到了军工二代的身上,也深深地铭刻在我的心底上。后来我退休后,有感于民丰厂四合院的邻居亲情,创作了一个文艺节目表演唱,名字就叫“夸邻居”,因为这个作品非常贴近生活,情真意切,很受欢迎,在日照市的多次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并由日照市电视台选为当年上本市电视春晚的节目。
后来,在我离开民丰厂这三十八年的时间里,由于各种原因,我没能再回民丰厂,也就再也没有见过四合院的邻居们。在二O一六的七月份,民丰厂的张志强老战友,邀请我一起去民丰厂参观并和岱崮地貌旅游有限的王吉德总经理,探讨军工遗址的开发利用问题,才使我有了重回故地的机会。从岱崮镇一拐进去厂区的道路,我的心情就开始激动起来,就有一种归心似箭探家的感觉。一进厂区,就感到特别亲切,那里的山,那里的路,那里的房屋,那里的遗物,无不勾起我点点滴滴的美好回忆。但使我更难忘的还是四合院。我和爱人急匆匆地赶到山北宿舍区去找四合院,可是,物是人非,四合院早已拆除,原址也已变成了肥沃的桃园,我站在那里,顿感失落异常。此时,我家曾经居住在四合院里一千多天的一幕幕,像回放电影一样,在我眼前闪过,四合院里邻居们的每张笑脸,仍非常清晰地印在我的脑海中,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仿佛就在我的耳边,邻居们的亲情大爱,更让我永藏心底。从民丰厂搬家走的那天,李大娘紧紧抱着我的爱人不愿放手。牛大姐抱着我的女儿一直眼泪直流。江玉正师傅紧紧拉着我的手,眼里闪动着真诚难舍的泪花。山坡上站着我的四合院里在家的所有邻居,以及认识的和不认识的送行的战友们。民丰厂啊,四合院,就因为我住在那里才仅仅三年的时间,我们就结下了这终生难忘的真情厚谊,所以,我才会在三十八年后,仍会梦魂牵绕,记忆优新。我站在那里久久的不愿离开, 不由自主地朝着四合院的旧址,深深地鞠了一躬,眼里不自觉地流下了两行热泪…….
补记:现在,可以告慰四合院邻居的是,你们最疼爱关心的我的女儿李芳莉,今年已经四十九岁了,她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现在已经大学毕业,成为了一名国家机关正科级公务员,工作优秀,并成为了中国共产党党员。并且也有了自己幸福的家庭,有一个和她小时一样可爱的女儿,她的女儿也很优秀,在上小学时就多次被评为全校十佳金牌少年,现已上大学。我们全家永远感激在我女儿出生前后,受到的民丰四合院各位邻居们的无私关爱。我们也将会把四合院里的人间真爱,代代相传。
作者简介:李佃玉,1950年出生于山东日照市,中共党员,大专文化,高级政工师。1969年在日照三庄区政府参加工作,1970年后,先后在山东三线军工九七六厂,九三八一厂,第五八O五厂和日照市属企业工作。担任过中层和厂级领导。现任日照市作家协会会员,日照市音乐家协会会员,《日照日报》老年记者团记者。《齐鲁晚报》壹点号终端记者。山东三线军工研究室和山东三线建设联谊会副主任,山东《军工文化研究》杂志副主编。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会研究员。
链接:
关于“中国三线建设启动60周年”
征文和征物活动的启事

2025年是中国三线建设启动60周年,为了宣传“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弘扬三线建设者为了国家安全默默无闻数十年如一日,在深山密林、大漠荒烟进行国防科研、生产的峥嵘岁月,铭记历史,弘扬党的优良传统,特举办纪念“中国三线建设启动60周年”主题征文活动。启事如下:
一、活动主题
纪念中国三线建设启动60周年
二、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
山东省写作学会
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山东三线军工文化研究室
承办单位:
山东福寿园发展有限公司
山东人文纪念公园(山东红光化工厂原址,军工代号:5805)
成立由主办、承办单位领导参加的组委会,聘请有社会影响力的知名作家、专家为顾问。
三、征稿体裁
本次征文限散文、纪实文学、报告文学、诗歌四种体裁,突出思想性、文学性、时代性。散文要求3000字以内,古体诗和新诗均可,新诗100行以内。
本次活动同步征集反映时代变迁、承载历史记忆的老物件(如照片、书信、工具、日用品、票证等)。这些物件将作为时代背景的重要素材与征文作品共同呈现。
四、稿件要求
为深入挖掘三线建设的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征文内容应为中国三线建设故事;对三线精神的理解和感悟;对三线建设者的赞美和歌颂;对三线建设历史的研究和思考,对山东红光化工厂的历史建设故事。
来稿需注明“中国三线建设征文”字样,文后注明作者200字以内简介、单位、电话等信息;
所有作品必须原创首发,若发现抄袭或一稿多投者,取消活动资格;投稿一律用真实姓名,化名重复者不予评审;
五、征稿和征物时间及邮箱、微信
2025年6月21日起至2025年9月30日
投稿联系人、电话、邮箱、微信:宋先生13325115197(微信同号) 1025924131@qq.com
老物件收集联系人、电话、邮箱、微信:杨先生 15662725195(微信同号) shandongqh@fsygroup.com,
快递收件地址(可到付)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孝里镇龙泉官庄村南山东福寿园,收件人:杨老师 15662725195
六、作品刊发及评奖
经初审符合征文要求的作品,将在《都市头条·济南头条》开设专栏发表。
征稿结束,将组织由专家、学者、教授、编辑等组成的评委会,评选出优秀作品(组委会、评委会人员作品不参加评奖)。
一等奖1名,奖金各1000元,证书;
二等奖5名,奖金各500元,证书;
三等奖10名,奖金各200元,证书;
优秀奖若干名,证书。
另设人气奖5名(按阅读量、点赞、留言等权重),奖金各500元,证书;
获奖名单将在《都市头条·济南头条》发布,获奖作品择优向《中国企业档案》等其他纸媒报刊推荐发表。
七、颁奖
评奖结束,将在山东省老战士纪念馆举行隆重颁奖典礼,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八、其他
征文将在山东省老战士纪念广场举行启动仪式,启动后征文活动期间,将由组委会组织作家、诗人等山东老战士纪念广场、小三线红光化工厂原址等进行采风活动。
2025年6月21日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