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苟坝:一盏马灯耀光辉
——献给中国共产党建党104周年
◎褚化冰(阳光柔剑)
遵义——苟坝,
一个山村,秀丽幽静,
山沟里,有一群神秘人物,
试图改变什么,时而义愤填膺。
风声呼啸,乌云压顶,
空气凝聚,目光通红。
打鼓新场的会议变成了争吵,
层层巨浪淹没了刚正不阿的伟声。

您在烟雾缭绕的房子里度步,
你在寻找千丝万缕的线头。
您想的是战争以卵击石的代价,
您念的是将士们年轻无畏的生命。
您不想让战争倒入历史旧辙,
您又不愿让敌人暂时的侥幸得逞!
为了一个真理,为了一个胜算,
您总是奋不顾身,即使身家性命!
哪怕再一次丢掉指挥战斗的权力,
您依然探索,依然狂奔,依然前行。
即使在那场面红耳赤的争辩中,
您沉着冷静,毫不示弱,据理力争!
只是有些高层取胜心切,一叶障目,
您却静思默想,如何拯救红军于危难之中——
就在“前总政委”表决掉之后,
您却百感交集,思绪万千——
您对“三次大落”历历在目,
真知灼见使您一次次勇往直前,险中致胜。
国家责任让您陡然起立,催人奋进,
您手提马灯,疾步走在羊肠小道中。

您穿越密林,忘却了凄凌的风声,
您跨过小溪,似乎看到湘江浪汹波红。
您脚踏石子,矫健似燕,快步如飞,
原本几里山路,您却感觉走了好久好久……
是啊——
青山大川为证,
松柏野草为证,
乌云细雨为证,
一盏马灯为证!
您的心力终究没有白费,
她曾化作一股暖流,
融化了每个人的心胸。

您用一腔热血,奋不顾身,
您用一片真情,化异为友。
在凌晨收到前方敌情通报,证实了您的高明——
“敌军正在蠢蠢欲动,大有围堵之行”。
东方的晨曦,穿过树林,在欣赏滴滴露珠,
伟大的眼神,冲破迷雾,露出一丝笑容。
次日,军委一道密令:
制止了一场鲜血淋漓的战争。
铁的事实再一次证明:有时真理在少数人手中!
将士们坚定的一个信念:搞军事,还是靠“毛公”!
新“三人团”成立之后,光芒初绽,
红军心潮澎湃,共推举您——为首领航。
党和人民在在披荆斩棘中携手并进,日益茁壮,
毛泽东军事思想如烈火真金,在战火中铸就辉煌。
鸡鸣十分,轻轻交权,历史车轮滚滚向前,
一个西部小城与党和军队结下了不解之缘——
因为:毛泽东,智慧之光,杨帆破浪于苟坝之巅,
因为:遵义会议,战略转折,犹如灯塔指明了前进方向!

从此,党和军队有了更加坚强的信念和力量,
在您的领导下披荆斩棘,迎来了胜利的曙光。
备注:遵义市播州枫香苟坝村——1935年3月10日至12日,中央在这里召开会议。与会的多数人摩拳擦掌、求战心切,多数同意在打鼓新场与黔敌接战。但毛泽东分析后却认为,我军要12日才赶到新场,届时滇军也赶到新场与黔军汇合,同时川军还能侧击红军,红军将四面受敌、进退不能,有覆灭的危险,因而坚决反对这个作战计划。会议一直开到晚上,争执不下。但是由于大多数同志赞成,仍被通过,还表决撤销了毛泽东在军内的领导职务的决定。当晚,毛泽东反复思考,夜不能寐,就提着马灯,赶到周恩来的驻地“长五间”,陈说利害,才最终说服了周恩来。最后,苟坝会议撤销了进攻打鼓新场计划,避免了红军全军覆灭的危险;采纳毛泽东的战略思想,制定了新的战略方针,有利于红军转移。
(褚化冰写于2019年5月,2025年6月再次修改。曾发表于贵州教育厅多彩贵州网。原创作品,抄袭追责。)











(认证编辑:褚化冰-阳光柔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