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六届华语科幻星云奖
组织委员会公告第三号
关于2025科幻星云庆典举办的公告
第十六届华语科幻星云奖组织委员会经研究决定,2025科幻星云庆典将在成都科幻馆举办,时间为2025年9月19日至21日,其中,第十六届华语科幻星云奖颁奖典礼于9月20日举办。中国科幻四大天王刘慈欣、王晋康、韩松、何夕等著名科幻作家已应邀出席。
2025科幻星云庆典包括两大重要活动,2025中国科幻高峰论坛将围绕纪念中国科幻电影一百周年(1925-2025)以及科幻创作新生态为核心主题;第十六届华语科幻星云奖颁奖典礼将对过去一年华语科幻发展成果进行检阅。相关日程附后。
特此公告
第十六届华语科幻星云奖组织委员会
2025年7月15日
附:2025科幻星云庆典日程
2025年9月19日星期五
12:00-23:00 外地嘉宾签到注册、观礼领票
18:30-20:00 时光幻象俱乐部年会晚宴
2025年9月20日星期六
8:30-9:30 本地嘉宾签到注册、观众签到领票
9:30-10:00 2025科幻星云庆典开幕式
10:00-12:30 SFSF2025中国科幻高峰论坛
CSFF100中国科幻电影一百周年纪念大会
第一部分 CSFF100主题演讲
(一)中国科幻电影100周年纪念主题演讲
(二)AIGC与科幻电影主题演讲
(三)AIGC与应用实践主题演讲
第二部分 CSFF100圆桌对话
(一)圆桌:引擎·图景·新纪元:AIGC掀起科幻电影生产力革命
(二)圆桌:画布·荧幕·新未来:中国科幻美术与电影的百年交响
第三部分 “科幻创作新生态”圆桌对话
(一)圆桌:科幻 I P 衍生创新
(二)圆桌:科幻游戏虚实共生
(三)圆桌:科幻创作边界扩展探索
(四)圆桌:科幻新星想象迭代跃迁
第四部分 新书发布与合作签约
(一)“第十三、十四、十五届华语科幻星云奖获奖作品集”新书发布
(二)“超新星宇宙——华语科幻星云奖新星奖获得者作品选集”新书发布
(三)《第十五届华语科幻星云奖青少年作品奖获奖作品集》新书发布
(四)《中国科幻经典文库第一辑青少年科幻》新书发布
(五)《第十六届华语科幻星云奖艺术作品》新书发布
(六)《大国重器科幻小说丛书》新书发布
(七) 合作单位签约仪式
15:00-16:00 本地嘉宾签到注册、观众签到领票
15:50-16:00 科幻共同体·星云大合影
16:00-17:00 星云之礼·红毯入场仪式
17:00-19:00 第十六届华语科幻星云奖颁奖典礼
(1)开场节目
(2)第十六届组委会主席团亮相
(3)颁发青少年科幻征文大赛专项奖
(4)美术作品奖评委会亮相
(5)颁发美术作品奖
(6)颁发七星连珠特别奖
(7)第十六届评委会亮相
(8)颁发2022-2024年度新星奖金银奖
(9)颁发2024年度评论奖金银奖
(10)颁发2024年度非虚构作品奖金银奖
(11)颁发2024年度翻译作品奖金银奖
(12)中场节目
(13)颁发2024年度短篇小说金银奖
(14)颁发2024年度中篇小说金银奖
(15)颁发2024年度长篇小说银奖
(16)颁发2024年度长篇小说金奖
(17)闭幕式
(18)所有获奖者(及代表)手持奖杯上台合影留念
(19)第十七届组委会、选委会、评委会、监委会主席副主席亮相
(20)典礼结束
19:30-21:00 星云之夜·庆祝晚宴
2025年9月21日星期日
8:30-11:30 科学考察
12:30-13:30 送机离蓉

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

华语科幻星云奖是由中国著名科幻活动家董仁威先生为首的世界华人科幻爱好志愿者于2010年共同创立的公益性奖项。自创立以来,为保持战略定力,积极主动做工作,励志重塑科幻格局,在全球范围内发掘、评选和奖励优秀的华语科幻作品、作者、翻译者、评论者、从业者和出版者等。通过对华语科幻进行年度检阅,激发华语科幻人才创新活力,推动华语科幻文化产业振兴,突显华语科幻文学发展成果,引领华语科幻世纪全面到来。
华语科幻星云奖授权成都时光幻象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和海南壹天视界科幻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组成组织委员会开展评奖颁奖,并以年度科幻星云庆典形式包括科幻高峰论坛、科幻星云之礼、科幻颁奖盛典、科幻星云之夜等年会活动团结世界华人科幻作者、研究者、评论者、翻译者、编辑者及其他形式的科幻创作者、从业者、参与者等。
至2024年,作为中国科幻业界公认的权威奖项、世界科幻华语领域的专业奖项、全球华语科幻文学的荣誉奖项,华语科幻星云奖分别在中国成都、太原、北京、重庆等科幻中心城市的文化地标如成都科幻馆、四川科技馆、山西国际展览中心、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未来剧院、重庆大剧院等处,以及风景名胜与文明古迹如陵水清水湾、广汉三星堆等地,连续不断地举办了十五届。
获得历届华语科幻星云奖年度长篇、中篇、短篇小说类金奖的科幻作家有王晋康(第一、三届)、刘慈欣(第二届)、陈楸帆(第三、四、六、七、九、十届)、宝树(第五届、九、十一届)、江波(第七、九届)、韩松(第二、八届)、程婧波(第一、四、十二届、十五届)、何夕(第二、八届)、阿缺(第八、九、十届)、张冉(第四、七届)、顾适(第七、十二届)、灰狐(第十届)、梁清散(第十届、十三届)、七月(第十一届)、谢云宁(第十二届)、万象峰年(第十三届)、靓灵(第十三届)、天瑞说符(第十四届)、昼温(第十四届、第十五届)、迟卉(第十四届)、刘洋(第十五届)等,其获奖作品均对华语科幻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发展地位产生了重大影响。
华语科幻星云奖坚持新发展理念,启动逐年改革步骤,不仅对核心领导班子进行了年轻化换届,在评奖机制上,公正透明、开拓进取,邀请英语星云奖、日语星云赏及世界科幻大会雨果奖组织者来华参会,增进文化交流互鉴,积极吸收国际化办奖经验,优化顶层设计,通过系统谋划,认真实践探索,实现高质量发展,并稳步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截止2025年7月有关影响力指数统计,华语科幻星云奖百度词条查询浏览量超19万次,微博话题相关阅读量达9000万次,均名列中国科幻奖项前茅。
为适应“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形势,华语科幻星云奖在奖项设置上,有的放矢,引领风潮,为讲好中国故事、提炼文化精髓,先后针对少儿科幻、非虚构作品、美术作品、翻译作品、新星作者、电影创意等“新质科幻力”深谋远虑、提前布局,尽心尽力为华语科幻共同体培养中坚力量,并持续发掘新生力量,以使未来可期,促进科幻中国化时代化,全面达成“新科幻,出东方”的宏大目标,激励科幻事业与科幻产业在中国与时俱进、蓬勃向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