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区的石头爷(一)
作者:每小平
长安区有12个石头爷,分布在不同的地方,吸引着众人络绎不绝地来参观。
受《三秦文化研究》编辑、西安地名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琪玖教授的精心安排,吾经过十多天调查后成就本文和图片。
长安区地大物博,文化积淀深厚,仅就石头爷就有12处12个,泥塑彩绘大颡爷2处,反映着不同时期的传统文化和农耕传说。长安区的田野文物石头爷是独具特色的历史文物,具有较高的民俗文化价值。
石头爷又称社公爷、舍公爷、畲公爷、大头爷、大颡爷等五种称谓。

一.石头爷分布
长安区的石头爷分布分别处在沿终南山的子午、黄良、太乙等地(子午的南豆角村1个、子午东村1个、递午村1个、张村1个、甫店村1个、曹村2个;黄良西湖村1个、东古城村1个;太乙黄岱湾村1个、新南村1个;关中民俗博物院1个)。此外,灵沼冯籍村泥塑彩绘大颡爷1处、王莽韦兆韦二村泥塑彩绘大颡爷庙1处等(略)。据区政协特聘文史员曹韵讲:1956年,长安县文物普査有26个石头爷。县内以前有多处石头爷,历经多次运动或被深埋、盗运或被砸毀,现已荡然无存,令人扼腕叹息不已。当地人称“石头爷”“社公爷”或“畲公爷”,2014年,经文物部门认定:“石头爷”被鉴定为三级文物。

二.后稷的农业神信仰
石头爷的原型被人们广泛认为是周人的始祖后稷,他是尧舜时代的农官,教民耕种、及时收割。如果有人偷懒,就会有很多鸟儿(算黄算割)从他眼中飞出,不停地叫你“算黄算割”!传说后稷一生致力于农业和土地,临终前嘱咐后人将其头朝外露在地面上安葬,继续守护庄稼。后稷死后一股灵气出窍,变成了杜鹃化为催收鸟。若麦子黄了仍无人收割,眼睛里就飞出布谷鸟来催促农民快点收割。因而每到麦梢黄时它就从黎明开始不停地鸣叫“算黄算割”!“算黄算割!!”鸣叫不绝于耳……此信仰在长安区广为流传,当地人将石头爷视为守护庄稼的神明,因而石头爷多分布在村旁地头。
后稷,周始祖,姬姓,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姬,生于山西省稷山被尊为稷王(稷神)、农神、耕神。他辅佐大禹,教民稼穑,树艺五谷。
后稷是一位中华民族历史上极具特殊意义的人、神叠合的传说人物,具有非凡的才能。他善于种植各类谷物,在尧舜时代担任农官,教导民众耕种,被视作开启种稷和麦的先驱、尊为司农之神。后稷精通农作物种植技术,心怀百姓传授农技,建立粮食储备库,放粮救饥等善举。
人们为了纪念后稷,就用大块山石刻成后稷的头像,几乎每个村都有,供奉着神明后稷。周人祭祀后稷有庙祀和郊祀两种方式。后稷被尊为稷神,其荣誉超出了普通农官,反映出他在百姓心中的神圣地位和不可替代的影响力。

最早以前,石头爷都是立在地里,看着乡亲们种庄稼、种麦子、收苞谷、收谷子豆类。娃们和大人有时还用手摸摸石头爷的鼻子、眼和脸。
“石头爷”是古老的“社稷”文化在长安地区的特殊民间文化遗存现象,“石头爷”具有很高的民间美术、传统文化研究价值。“石头爷”就是古时的“后稷”,是周氏的祖先,夏朝禹时管理粮食供应的官员。后稷很爱庄稼,负责农业尽职尽责。有一年麦收时节,眼看麦子成熟,他预见会有暴雨,急忙催促农民抢收麦子,可人们不听他的话不及时开镰收割。结果暴雨来临,狂风大雨下了多日,麦子全烂在地里,庄稼都毀了颗粒无收!气死了后稷,临终前嘱咐后人将其头朝外露在地面上安葬,继续守护庄稼看着五谷生长,看着百姓丰衣足食、以便观察物候以指导农时收获,村民奉后稷为保佑丰收的神明。
此外,民间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石头爷是明代军事防御的标志。人们推侧,这些石头爷石像可能是作为西安南界或村界存在的界碑,用于防止南人或他人的入侵占领。
三.民间传说与历史遗存
石头爷的寓意是长寿与坚韧的象征,在传统文化中,石头被视为永恒和不朽的象征。因而石头爷常常被赋予长寿的寓意,代表着人们对健康长寿的美好祝愿。人们通过崇拜或供奉石头爷,祈求自己和家人健康长寿。
石头爷作为民间信仰与历史遗存传说的双重属性,其具体起源可能因地域不同而有所差异,但其核心都是围绕农业神和军事防御的传说而展开。
石头爷安放时大都面朝南(少数面北),古代讲究朝南为尊。为表示对石头爷的尊敬,在安放时古人都让石头爷面朝南,而后人就沿袭了这个传统。石头爷是农业神,是古老的“社稷”文化在长安区的特殊民间文化遗存现象,具有很高的民间美术、传统文化研究价值。石头爷是村庄的文物,他能保一方平安,因而村民把它当作神一样供奉。
石头爷的形像多为花岗岩质的石头像,雕刻风格各异、但遵循统一模式。村民称其为“石头爷”或“社公爷”,奉其为守护庄稼的神明,并认为其具有保护农作物的作用。
现场调查观测,由于处于村旁田间地头,风吹日晒、风霜雪雨,石像大都存在明显的裂痕或硬物器具的损伤痕迹,也与历史战争或政治运动破坏相关联。2013年,子午曹村的石头像曾被盗,后被警方追回。此后,各村重新重视村内外的“石头爷”“社公爷”石头像,用钢筋栏网等措施加强了对石头像的保护力度。
四.12尊石头爷雕像
石头爷雕像大多存在于各村所筑夯土城堡的南门外,面向南方,日日夜夜看着田间地头的庄稼。历史变迁,社会变化,如今村堡大都不复存在,石头像的位置屡经迁移,但仍分布于村巷路边地头等处。
1 子午东村最帅气石头爷
在子午东村无量祖师庙(子午东村村南)有尊最帅气石头爷石头像,面朝麦田,紧挨无量祖师庙后墙存放。石头爷石头像保存完好,剑眉大眼,有种给人以粗犷的帅气美。村民们讲:由于石头爷紧挨着寺庙,这尊石头像得到了很好的保护,而且逢庙会活动很多人到寺庙上香,都会给石头爷也上几炷香,因而被人们称为“最帅气石头爷”。

每小平 笔名 每牧 每文 网名 长安美 长安区作家协会理事 民俗委员会主任 区诗词学会监事长 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 市民盟老盟员联谊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陕西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文艺评论分会会长 陕西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诗词分会会员 陕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 乡土文学委员 陕西省柳青文学研究会会员 理事 副秘书长 陕西省唐诗与杜甫研究会理事 原长安区政协委员 区政协特聘文史员 民盟长安区工委原副主委兼韦曲支部主委 长安区武术协会名誉顾问 西安地名协会特聘专家 陕西省仓颉文化研究会长安分会副秘书长 杜曲乡贤 人文地理 方言 习俗 秦腔 社火 武术 民协文化研究者。

